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57】石首景贤祠/关帝庙/喻家庵)

(2013-09-08 15:17:49)
标签:

石首景贤祠

石首关帝庙

十三世祖喻恪

十二世祖喻于载

十三世祖喻恺

分类: 1、石首文史

    石首景贤祠/关帝庙/喻家庵

作者:石首喻家碑,201398日。

声明:严禁转载。如果引用片段或观点,须注明“作者”和“来源”。

(一)石首景贤祠简介。

   石首景贤祠,俗称“喻家庵”,又称“关帝庙”,在石首县南郊的显扬湖之北,即今天石首城区太平坊、肖家岭一带。喻恪早逝无子,其弟喻恺遵照喻恪之遗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立庙宇,奉祀关帝圣象,并设喻恪之牌位以奉祭祀。有香火田,招僧守护、供奉。乾隆九年(1744),喻恪之父喻以文殁,复设山主牌位。景贤祠在1866年编纂《石首县志》时仍然保存完好,但其被毁年代不详。

乾隆丙辰(1736)《石首县志》卷之五第五十八页刊载:“寺观·关帝庙,原名景贤祠。在县东五里,上喻家坊。邑人喻恪建,有香火田”。乾隆乙卯(1795)《石首县志》卷之三第十七页和同治丙寅(1866)《石首县志》卷之二第五十三页有相同记载。旧县志亦刊载了其他的关帝庙。石首《喻氏家谱》刊载了《景贤祠碑记》。族谱《三房景贤祠嘉猷公分伯叔考妣茔墓图兹合庙基图》详载了景贤祠的方位图,旧县志亦有关帝庙的图示。据吕永昌先生曾经采访当地老人,告知今天建宁大道南侧砖瓦厂一带有很小的地名“喻家山”。这个“喻家山”应该就是景贤祠旁的喻氏祖茔。 


(二)喻恪简介。

喻恪(喻之恪),字震江,号宗一。邑庠生。生于康熙十五(1676)二月初八亥时,殁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冬月十八丑时。匹高氏。喻恪早逝无子,建景贤祠,奉有香火。田致课租,号亩山场另有刻载石碑。墓葬景贤祠之东的祖茔,即石首喻氏十世祖喻嘉猷公左畔辛山乙向。喻恪是石首喻氏十三世祖,系京山县训导喻以文的长子,河南获嘉县丞喻恺(喻之恺)之兄。 


(三)《喻家钟:景贤祠碑记》(【】属于整理着注解)

碑者,悲也,所以悲往事也。记者,记也,所以记其事,以传示后世也。故墓隧、宫室、庙屋之所以有碣焉。况先祖之遗徽、神庙之灵赫、禋祀之重大,讵可使后世无所传示而致于废坠乎?予家有家庙——景贤祠。予曾祖棠牧公【喻恺】因伯曾祖恪公【喻恪】惨悲伯道【伯道,指无子】,公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建立庙宇,奉祀关帝圣像,设伯曾祖恪公牌位,以奉禋祀。有香火田,招僧守护供奉。此余曾祖为伯曾祖禋祀之计,忧深虑远之极设也。

乾隆九年【1744】高祖怀璞公【喻以文】殁,复设山主牌位,同附享祀,则子孙宜世守以勿替焉。但原庙在前所,乾隆十七年,叔曾祖懋公【喻懋】新开屋基因迁庙址,故庙之所以重建于此也。噫!秦城万里,究非长策。当年之堂,之转为他家之故物矣。虽然已往不究,而后事宜追。数十年来修理不给。幸余先父【喻德源,监生】克承先志,董狐【董狐:春秋史官,借指尊重史实】修理。乾隆六十年,加修卷棚一层。嘉庆七年,余【喻家钟】复鸠修山门一座,重塑满堂神像。即以余之不吝,是亦力体余曾祖与先父之志意也。嗣后子孙当深追远之,思以景仰我曾祖创建之遗徽、先父重修之艰辛。知庙产可以长保,神灵可以永安,伯曾祖之禋祀亦可以并享千秋乎!

兹值修谱之际,恐将来传失无考,有致废毁。特附刊于谱,刻碑记载,以传示后世,永垂不朽云耳。所有山场、水陆田地开列于后,记开:

庙基一所,四抵以堑为界,庙后夹堑柴山一叚,夹堑外山场一叚、水田一号。下堰边子坵青四分二,梭子坵青二亩四分,三号上堰边子坵青四分,四号塌坵青一亩九分,五号七分子,六号长坵青二亩七分,七号庙旁堑外接连五坵共青一亩八分,八号东改坵青一亩二分。以上水田共十一亩七分。

十号庙前堑外陆地二坵共五分,十一号庙后尖坵青,十二号庙后团坵青三分,十三号庙后大块坵青一亩五分。以上陆地共二亩分。

    嘉庆八年【1803】仲夏月

        宗孙家钟【十六世祖】敬撰付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