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意义重大
(2013-01-09 10:57:37)
标签:
合力人民群众左右战略可持续发展教育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甘肃省教育厅
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前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80%左右。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包括农村地区“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问题成为目前的突出矛盾。我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提高教育质量、解决“上好学”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因此,必须配足配齐教师,开足开齐课程,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远大教育理想、先进教育理念、一定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乐教善教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特别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择校问题、为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而进城务工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消除城乡教师素质差距,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才能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实现均衡发展,促进公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不在单纯意义上的设备、校舍都一样或绝对均等,而是在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缩小或消除教育质量的差距,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素质的相对均衡。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城乡一体、配置均衡、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这是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促进农村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得到了空前重视,获得了较大发展,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校舍不足、危房较多、家庭困难无力交费、公用经费没有保障、课程繁难偏旧等已逐步解决,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改革滞后、音体美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等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能使各项农村教育改革的政策得以充分发挥,也是促进农村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补充、配备、培养、培训、交流、待遇保障和表彰奖励等方面,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必须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动,形成共同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