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固执己见

(2017-01-16 13:31:55)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固执己见

董薇

家有固执老人,这的确让人头疼,而且这样的现象在很多老人身上都会出现,心理学上将之称为“固着”。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心理固着是精神过程的停止性。”实际上,它也是人格偏离群体的一种特殊心理表现,其主要特征为:自满自信、思维刻板、敏感多疑、嫉妒苛刻、情绪冲动异常等。

可是为什么原本很通情达理的一个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开始变得有点霸道、不讲道理?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固执己见呢?

首先,大脑生理结构发生了改变

人上了年纪之后,社会活动范围开始变小,接受新鲜事物开始变少,大脑受到的刺激也相应变少。因此,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明显减退,脑细胞活力下降,大脑退化速度加快,思维能力减退,反应能力变缓,从而产生心理固着。

其次,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变差

老年人经常会感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情况开始变得无法理解。与晚辈之间的代沟增多,晚辈做的很多事情让他们感到变得陌生甚至无法接受,进而与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甚至处于脱节和紧张状态。当老年人自身的原有观念与家庭成员的想法发生冲突时,老年人会感到自己得不到家庭成员的同情、理解和尊重,因此与家人产生矛盾,变成“不受欢迎的人”。

再次,社会价值感缺失

老年人都有一段漫长的社会经历,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积累了不少积极的或消极的经验,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总结了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教训,由此对客观事物有自己主观的态度。这些已有的经验和观念往往被老年人视作生命中的珍宝,希望能够传递给自己的晚辈,为他们的生活有所借鉴。而在当今社会中,思想观念变化太快,老年人固有的经验往往已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因此,当这些宝贵经验无法被当下环境所接受时,老年人内心会产生一种“无用感”,觉得自己的价值已经丧失。而有的老年人又不愿意客观面对这种情况,因此,当自己的主观态度不适应客观环境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只有去主观强调自己言行的一贯正确性。

也有少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注意学习,从而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还有极个别人为了“面子”,掩盖自己的好胜心和虚荣心而固执己见。

最后,某些病理性原因

某些病理性原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思维狭窄、焦虑、注意转移困难等问题,过分固执己见则是这些病理性症状表现之一。这种情况需要结合临床其他症状由专业医生加以鉴别。

摘自《中老年保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人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