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北外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专业考研初试经验整理分享

(2016-06-20 13:33:52)
标签: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北外美国研究考研

北外考研经验

2016北外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专业考研初试经验整理分享

 

一、基本情况

我今年二战,总分384,专业课238,去年考的也是美研。本科是江苏一所极其普通的二本院校,就是江苏考生过二本线几分就可以上的学校,专业英语师范,专四77,专八73,三笔考了两次才考过,二笔实务和高口裸考都差几分没过。。反正水平真的一般,但是抱着名校梦,硬着头皮考了两年,总算是工夫不负有心人。虽然看往年经验贴说北外不歧视,但还是会有些担心,现在可以再次让大家安心,北外真的不看出身。

择校择专业

选择北外其实是机缘巧合,最初只是想随便报个省内学校混个学历,后来受到老师的鼓舞,决定要考名校。一开始定的南京大学,但是南大没有我特别喜欢的专业,然后就把目标锁定在北京,后来发现北外有国别研究,正好把我对历史的兴趣和英语结合起来,碰巧那段时间在看《天才知道》这个节目,北外有参加,看完更加迷恋这个学校了。敢报北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年我们学校有个学长考北外高翻被二外卡住了,还有个学姐考上外MTI差两分,所以觉得北外这样的名校也许并没有想的那么遥不可及。选择美研是因为我大二暑假参加了一个江苏省境外交流活动,当时去的美国杜克大学,回来自以为了解一些,想都没想就选了美国,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热门专业,后来知道真相的我。。

二战总结

我第一年政治69,日语66,基英94,作文105。今年分别是6680114124。第一年考完后总结经验,发现方法有问题。第一年采用题海战术,只顾着背单词做题目,没有注重积累也没看外刊,以为考研和专四大英四六级一样刷刷题就好,结果阵亡。其实第一年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看看自己水平有多高,心想如果差的不多就再来一年,成绩出来感觉199还行吧。。

第二年考完专八后,四月五月准备三笔终于过了,真正开始复习考研是五月底。这次我没有一直刷题,主要把精力花在外刊阅读和写作积累上。之前一直想着如果考上一定要写个经验贴,尤其是美研复试,论坛里关于美研的帖子确实很少。由于每个人基础不同,学习效率也不一样,所以大家可以适当借鉴,但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实际调整。

二、初试备考

1、政治:

政治我没报辅导班,这门用一位学姐的话,只要你认真背了想不过都难。而且北外复试排名不看政治,所以不用太担心。

先说简答题。我第一年在政治上花了些时间,九月中旬红宝书一出就买来通读一遍,肖秀荣的背诵版一出买来背了一遍,当然只背一遍的结果就是并没什么用,考试考到非公有制经济那个点,我只记得我背过,但没什么印象了,最后主要是靠背肖四,背了四遍,第一年69

第二年也是红宝书一出就买了,但是看了几天,感觉浪费专业课时间,就把红宝书弃掉了。因为我是担心过多的人,不敢只押肖四(事实证明肖老押题水平真是牛掰),考前40天觉得该背点东西了,就把肖八的大题背了,12月初背肖四。最后肖八背了三遍,肖四背了四遍,今年66

选择题主要就是刷题,刷点手感出来。肖秀荣1000题刷了一遍,肖八肖四做完又看了两三遍,每题每个选项都搞透,12月把任汝芬蒋中挺徐之民的冲刺版都买来,看着顺眼的挑着做了十来份。

2、二外日语:

日语学的挺心酸的,新标日四本书,本科学校只教了第一本,后三本全自学,主要就是背课后单词,背语法,刷真题,我背了N2N3红宝书单词,不过N2N3都没考。北外二外日语每年都有一些往年考过的题,所以真题要来回刷,就算实在搞不懂也要把答案记住。。考二外的时间足够充裕,我在考场上数了下今年大概有30道题是往年考过的。真题可以去某宝上买,便宜而且年份多。

专业课:这两门课的经验都是源于我基础不好的情况,专业课就不说第一年错误经验误导大家了。

3、基础英语:

改错

一共用的四本:星火、华研和冲击波专八改错,其中冲击波有黄色封面和绿色封面两本。星火华研相对简单些,做完可以把要点写在每篇下方笔记栏里,然后及时巩固。冲击波相对较难,有些点也比较偏,这两本建议做两遍,第一遍用铅笔写,把错题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在本子上,然后每周及时复习,感觉差不多了就擦掉做第二遍(可能还是有不会的)。这四本书前面都有基础知识点讲解,虽然不全但个人觉得挺有帮助,还有不会的可以借助语法书。总而言之,我主要就是整理自己薄弱的知识点,然后复习复习再复习,考试不可能所有题都会,但至少要保证如果遇到相同点一定不能丢分,有时看一遍两遍你以为你懂了,但实际并没有搞透。

阅读

前期主要靠读《经济学人》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尤其是用外国人的思维思考阅读的能力,我从去年5月开始读《经济学人》,主要关注社论、美国和中国部分,每天精读2-3篇,挑一篇写summary,每篇读3遍,第一遍通读,把不认识的单词词组以及好词好句标注好,第二遍深层理解,第三遍再通读一遍,顺便摘抄好词好句用于积累写作素材,经济学人笔记我一共记了三本,其实记多少无所谓,关键还是要复习,我到后来直接开背了。。我大概是在十月开始计时刷星火专八阅读,每篇最多不超过15分钟,题量根据进度安排,有时一天两篇有时一天四篇。冲刺阶段可以拿北外真题练手。

翻译

今年中译英考的命运共同体,但总的来说偏重文学类翻译,08年考了《枯叶蝴蝶》,去年考鲁迅的文章,所以一般首选散文108篇和张培基散文选。我练了一本张培基散文选和星火专八翻译。第一年只顾着量,自欺欺人以为练了不少,考试时好多不会都瞎写。第二年吸取教训,把进度放的很慢,散文选不管文章长短,大概都是一天一面,开始练得时候有很多地方不会翻,我是实在想不出如何下笔再看译文或者直接跳过最后一起看,然后直接在书上做笔记。记号笔可以配着用,关键还是去及时反复的复习,个人感觉这种笨办法还是挺管用得。由于进度十分慢,我十一月才把一本散文选翻完,然后开始做专八翻译,不同类型每天一篇中译英一篇英译中轮着翻,同时复习散文选。这次考完庆幸没全压散文,还好练了专八翻译里的时政演讲类文章。英译中没啥经验,108篇挑了几篇说理性文章练,《英语世界》里也挑了几篇,其余就是专八翻译了,这个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中英文底子都不太好,翻译把我折磨的好苦,过程中你可能感受不到进步,但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水平在不断提高。

4、写作

除了《让你在IELTS考试中更像一个Native Speaker》,里面是分类的地道词组表达,其他没买任何写作类用书。同阅读一样,前期主要靠读《经济学人》积累好词好句好观点,隔个一两周心情好或者突然不想看书时,可以挑个话题写一篇,我当时微博关注了鬼谷一喵,从他推送的一些MTI写作话题里挑了几个练手。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让老师或者水平不错的同学给些建议,好的老师可能英语水平不如你,但他能一眼看出你文章逻辑、结构和论证论点不合理的地方。我比较幸运遇到了好老师,每篇都给我修改意见,才长进了一些。

此外还要注意时事,不光是政治新闻,社会事件都应该留意,多看看社评,中英文都可以,主要是看看别人的观点,再形成自己的见解,给肚里多装点货。我当时手机下了中国日报APP,主要看推送的重大新闻和社论,这个读起来比较轻松没什么生词,可以当个消遣。此外还关注了人民日报评论的公众号,每天看两篇,把好的观点记下来,然后看着能用英文表达就可以,最后十几天开始复习,这个办法貌似真的很笨,但对我挺有用,因为我经常看完一篇文章过几天就忘了。感觉多写多记还是有好处,能回想起社会事件,没准能做素材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