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资料—北外高翻学院的MA和MTI并无实质区别
(2014-01-06 16:17:21)
标签:
文化 |
北外高翻学院的MA和MTI并无实质区别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作为近两年招生异军突起的热门专业,翻译硕士专业的需求主要是基于该专业设置的实践性、应用性契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翻译专业硕士(MTI)与英语语言文学下的翻译方向(MA):北外高翻的MA和MTI并无实质区别 近两年来,北外高翻学院开始招收翻译专业硕士(MTI),这与北外高翻之前招收的英语硕士相比,有什么特殊要求呢?针对这个问题,北外高翻学院的MA(文科硕士)和MTI(翻译硕士)并无实质区别。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北外高翻学院的前身是联合国译员训练班(1979-1995),1995年改为高翻学院之后,培养宗旨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即为国家培养高级翻译人才,课程体系也没有什么变化。译训班毕业不发学位,毕业后按硕士研究生对待。高翻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可以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的文科硕士(MA)学位。 2007年,国家参照译训班(高翻学院)的培养模式,设立了翻译专业硕士(MTI)的培养模式。北外高翻也是首批有资格招收MTI学员的单位之一。但前两年并没有以MTI的名义招生,而是继续沿用原来的MA体制。近两年,北外高翻也开始在MA的基础上,同时招收MTI学生。目前在校生中有4个班的MA学生,有3个班的MTI学生,还有一个复语班(中英再加一个小语种)。MTI的报名和招生与MA分开进行。
但由于报考MTI的人较少,每年约300人,而报考MA的每年有1200人,为了保证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北外,高翻学院仅从报考MTI的考生中招收10来个优秀考生,其余的则从报考MA,但在面试中落选的考生中选拔。无论进入MA班,还是进入MTI班,所学课程完全一样,老师的配备也一样。只是学费有些差异,毕业后获得的证书不同。但用人单位似乎并不区分MA或MTI,他们看的是北外高翻的牌子。 报考北外高翻重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考生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题意思没有完全理解、逻辑不通、词不达意、把原本没多大关系的句子生拉硬扯变为复杂句。北外高翻的MA和MTI考察的目的一样,最看重考生外语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招生的综合试卷每年均由北外英语学院出卷、阅卷。通过翻译,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英译汉部分,最主要的是考察考生翻译的意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并不要求语言华丽。汉译英则看考生写出来的究竟“是不是英语”。在这点上,汉译英不要追求大词、长句、复杂结构,翻译的逻辑要清楚明了,意思准确。译出的英文读起来要像自然的语言,不要故弄玄虚,切记不能死译。北外高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什么诀窍,“基础好的,一年就考上了,基础差的,考了多年也许也考不上。” 基础差的考生不妨自己多看看英语写作的书。“把国外的中小学教材拿来学习一下,想想自己如何学的汉语,就知道如何学习英语了。” 学翻译,多一些选择与积累北外高翻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是100%,几年前,毕业生在国家机关、跨国企业、高校就业的,大概各占三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如果在北外高翻学得好,将来也许可以做到高端
的翻译。但总的来说,学生不要指望通过翻译赚大钱。通过在北外高翻的学习,可以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多一些积累,将来进入不错的机构,能够有能力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北外翻译专业硕士学业压力很大在北外高翻学院,只有口译专业,没有笔译专业,笔译专业设在英语学院。北外高翻对笔译同样十分重视,一年级硕士生每周要上两次笔译课(双向各一次),作业也十分繁重。学生将来毕业,无论在哪里工作,离不开笔译,笔译也是口译的基础,而正因为由于北外高翻学院的办院宗旨是培养“高级”翻译人才,所以学生们理论课很少,只有硕士二年级第一学期有一门理论课,其余全是课堂内外的翻译实践和练习。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北外高翻的学生没太多的精力干别的事情。互联网是译员必须利用的查询工具,翻译专业的特殊性,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需要靠学生自己的体会、摸索,真正要做到技巧的内化,还需要自己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