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硬装实践第3周周报
20180108-20180113
http://s12/mw690/002zEq8Hzy7hmK1h5yP4b&690
实践时间:20180108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硬装基地教室面授课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宁海军、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因为今天下了一整天的雨,所以无法进行室外上站安装操作,大部分时间在教室自习,主要实践内容如下:
教室授课:微波天线安装及对调
动手实践:RJ45、电源线OT、GPS用RG-8U、直DIN跳线端子的制作
【实践收获】
一、 微波天线安装及对调
第一周跟着周勇其老师学习过微波天线相关的知识点,也在站点安装的时候亲自安装过微波天线,也熟悉了安装微波天线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但是上次安装微波天线只是安装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安装后的微调操作则省略掉了。今天宁海军老师又重新简单的给我们温习了微波天线安装的注意事项,而且将安装微波天线后的对调方法重点给我了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让我们在教室内操作学习了一遍。自此,微波天线的安装操作应该是学习完整了。
这里将第一周安装微波天线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1. 微波天线有上下两个防水孔,安装微波天线的时候,将朝上的防水孔堵上,朝下的放水孔封起来。
2. 安装微波天线的时候,一定要安装工程图纸上的勘测数据来确定挂高。
3. 微波天线是成对出现的,微波天线的方向也是彼此正对。
4. 两个微波天线之间不能有障碍物,保证一个非常好的视通路径。
5. 微波天线一般有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工程图纸设定的极化方式设置微波天线的极化方式。
6. 调整微波天线参数之前的需要的准备操作是:安装微波天线-上电-配置设备-调整微波天线的参数。
宁海军老师还教会我们如何查看一张微波天线的基本数据表格,如何快速提取非常重要的微波天线信息。
http://s10/mw690/002zEq8Hzy7hsgie0n7c9&690
http://s14/mw690/002zEq8Hzy7hsgujbhH3d&690
二、 RJ45、电源线OT、GPS用RG-8U、直DIN跳线端子的制作
因为周五就要进行端子操作考试了,这次端子现场制作考试涉及4类端子的安装,分别是RJ45、电源线OT、GPS用RG-8U、直DIN跳线。考试要求是:必须要在10min
15s完成这4类端子的制作,RJ45
网线端子要求8路网线全部通电,GPS用RG-8U和直DIN跳线也要用万用表测试芯线的导通状态,只要这4类端子全部安装完毕且测试通过,才可以拿到满分,对于一个实操经验不多的我们,在考试之前还是有必要再去教室多练习几次的。经过几次的练习之后,发现这4类端子中,RJ45网线端子最耗时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现在这里将制作RJ45网线端子的心得总结如下:
1. 用网线钳中的环切刀切去一定距离的网线外保护层,漏出网线。
2. 一定要严格遵循8路网线在水晶头中的排列顺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3. 顺序排列正确之后,一定要将8路网线依次缕直,然后用斜口钳(不推荐用网线钳)平整的剪平,使留有一定长度的网线末端。
4. 剪平网线末端之后,一定要用力塞进水晶头中,并用网线钳将水晶头和网线压紧。
http://s11/mw690/002zEq8Hzy7hsgAsRFUda&690
http://s12/mw690/002zEq8Hzy7hsgAn2oX1b&690
==================================================================
实践时间:20180109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硬装基地教室面授课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王一行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今天又是一天的雨,所以依然无法进行站点安装工作。
理论学习:FTTx理论学习+机房参观+安装操作。
实践操作:FTTx熔纤实践操作。
【实践收获】
一、FTTx理论学习和机房实践
巩固有关FTTx组网架构以及节点产品的理论知识(OLT、ODF、FDT、FAT、ATB、ONT、MXU、ONU、D-CCAP Head
End Device等);拆除已安装的OLT后重新安装。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提供网络侧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并且连接1个或多个ODN/ODT,与用户侧的ONU通信。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配线网络是基于PON设备的FTTH光缆网络,其作用是在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可分为两点三段,分别为光分配点、用户接入点、馈线光缆、配线光缆和入户光缆。
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位于CO中,是ODN网络的核心部件,实现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连接、成端、分配和调度功能。
FDT(Fiber Distribution
Terminal):实现馈线光缆和配线光缆的接续、成端、跳接功能。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后,使用跳纤将馈线光缆和配线光缆连通。
FAT(Fiber
Access Terminal):实现配线光缆与入户光缆的接续、分纤、配线等功能。
ATB(Access
Terminal Box): 室内终端盒,用于室内入户光缆的成端,起到尾纤盘储和保护接头的作用。
http://s1/mw690/002zEq8Hzy7hsgNKDwAa0&690
二、熔纤操作的理论知识学习和FTTx熔纤实践操作
下午,王一行老师结合他在客户机房拍的实践照片给我们讲解熔纤操作的理论知识学习和FTTx熔纤实践操作注意事项,并让我们在教室内以小组为单位练习FTTx熔纤操作。
光纤实质是石英管,细如头发,弯折时易折断,为了防止折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光纤的外表再堵上一层其他物质,增加光纤的韧性使其不易折断。这次在熔纤操作过程中也接触了几个新的工具如光纤熔接机、光纤剥线钳、光纤切割刀等,在用光纤剥线钳剥去光纤表面的镀层时要注意力量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导致光纤断裂。剥去镀层的光纤上含有杂质,需要用蘸有酒精的试纸清理干净。切割光纤的时候要保证合适的长度并且保证切割平整。把切割好的光纤放置熔纤机的时候一定要稳,如果摆放的不整齐容易导致溶纤机报错。
http://s11/mw690/002zEq8Hzy7hsh51rE6ca&690
http://s4/mw690/002zEq8Hzy7hsgX8sufb3&690
==================================================================
实践时间:20180110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第一战区场景2(DBS3900站点)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聂宇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由于前面连续两天都在下雨,赛马进度延后了两天,难得今天放晴,赶紧把场景2遗漏的工作收个尾。
实践:基站安装完毕后的质量抽查和自检(QC/QA)、客户验收(PAC)、基站设备拆除、打包交接
面授课:语音业务流程及WDT操作
【实践收获】
一. 语音业务流程及WDT操作
今天聂宇老师给带领我们参观带电核心网机房,并给我们讲解每一个机柜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功能。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上电的BBU+RRU+鞭型小天线,其中这个RRU还连接有一个衰减器来减少RRU的辐射功率。因为这个机房所有设备均带电,聂老师让我们连上了设备发散出来的WiFi模拟了打通了一次手机视频通话的业务。
聂宇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WDT(Wireless Deployment
Tool),智能终端部署工具的介绍。这个工具是由华为自主开发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聚焦开站和验收场景,集成专家系统,操作简便、功能丰富,站点部署与维护的利器。传统站点交付过程中主要有4个交付痛点:1.传输不到位或网管未部署,无法远程开站、延误工期。2.U盘制作繁琐,文件容易放错、故障不可视。3.便携机开站技能要求高,合作方流动快,技能传递成本高。4.验收报告输出复杂漫长,信息采集不规范、出错遗漏。WDT工具一出,基本杜绝二次上站、智能生产验证报告、确保工程进度、降低分包商技能。智能终端开站工具和PNP远程开站相辅相成,适用各种开站场景。
http://s2/mw690/002zEq8Hzy7hshaoEg1c1&690
http://s8/mw690/002zEq8Hzy7hshba5yD37&690
二. 场景2站点的QC/QA、PAC验收、基站设备拆除及打包
原计划上周六就要完成验收的场景2站点,因为连续几天下雨的原因,今天才重返站点收尾,感谢团队的齐心协力还有滕师父的耐心指导,今天上午,经过我们手安装的第二个基站诞生,此处也值得一张团队合影。
http://s7/mw690/002zEq8Hzy7hshrlH6e96&690
基站安装以及线缆布放完毕,我们就通过ISDP软件进入了质量自检(QC)环节,此次自检环节团队吸取场景1示范基站验收时暴露出来的几个问题教训,将站点的BBU、IDU、DCDU、RRU、微波天线、ODU、无线天线、GPS等设备的安装还有各种线缆布放等等进行严格的排查并且拍照上传。然后就找滕师父帮忙抽检(QA),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潜在的问题。经过自己的排查之后,实在是找不到什么潜在的问题了,于是在上午下班之前就是提交了客户验收(PAC)申请,我们组也是在8个组里面第3个提交验收申请的,所以这次赛马装站我们小组全员的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次赛马第一轮验收,室外部分还是很不错的,老师们找了半天,也只是挑出一处B类的问题。而室内场景,我们犯了一个极易忽略的A类问题,这个知识点我真的没有掌握过,超出了我掌握的知识范围,也怪自己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知识点。现将PAC验收过程中出现的2个问题整理如下:
1. BBU测的光模块和RRU测的光模块用混淆了,BBU侧和RRU测的光模块有很大差别,BBU侧应该使用1.25G速率光模块,RRU侧应该使用更快速的10G速率光模块(A类问题)。
2. 2个ODU的中频线在布线的时候出现了轻微的交叉,违反了布线原则(B类问题)。
由于这是第一轮赛马,我们安装过程很多流程和操作还不是很规范,所有8个组都出现了B类问题,部分小组也被找出了A类问题。我们这个A类问题犯的专业性太强了,没有留意BBU测和RRU测的光模块传输速率居然还有差异,不过这个A类问题扣的值,加深了我们对这个知识点的认知,也提醒我们在安装模块的过程中也要仔细留意模块上的丝印,同时留意丝印上的数据以及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适用场景。
PAC验收之后,团队分工合作,按照拆除扎带、防水、拆除线缆、拆除挂件、拆除设备等顺序拆除基站并打包,填写RN(Return
Notes)单,将打包好的设备交接给赛马的下一组。
http://s11/mw690/002zEq8Hzy7hshz2vj49a&690
http://s9/mw690/002zEq8Hzy7hshExkXC98&690
==================================================================
实践时间:20180111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第1站区场景4 站点安装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聂宇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1.完成场景4站点的实地勘测,提交MR清单
2.安装微波天线、ODU、塔放、无线天线、GPS、BBU、RFU等模块
【实践收获】
一、完成场景4站点的实地勘测,提交MR清单
今天是我们赛马第二轮的第一天,我们组这次分到的站点是场景4(BTS3900A+IBBS200D),经过赛马第一轮经验教训,我们格外重视赛马第二轮的各方面细节,这次在做站点勘测录入数据的时候也格外小心,早晨开完早会后,我们就对勘测内容进行了分工。周崇彬画图纸比较快,我之前也没体验过画图纸,所以这次俯视图和正视图有彬哥和我负责。张蒙负责勘测站点并提供现场数据给我们,柏肖负责用ISDP拍照上传站点勘测图片并录入站点数据。小组经过合理安排分工,最终成为第二个提交勘测报告的小组,并且此次勘测报告顺利通过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待勘测报告提交之后,由明瑜和张蒙负责登录系统提交MR单,然后全员出动去仓库领取物料。
http://s5/mw690/002zEq8Hzy7hshLlPYo14&690
二、安装微波天线、ODU、塔放、无线天线、GPS、BBU、RFU等模块
领完物料后,进行卸货拆包验货,完成站点签。在安装硬件模块的时候我们又讨论了任务安排,根据大家前一轮的表现进行分工。明瑜在做防水的时候质量比较高且美观,这次做防水的任务主要是明瑜负责。张蒙、彬哥我们三个在上塔安装硬件模块的时候配合的不错而且速度快质量高,这次由我们三个负责安装塔上硬件,柏肖负责安装走线夹以及见缝插针各种转换角色。由于有了前面两个站点的经验积累,我们的操作速度越来越熟练,我们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把1个微波天线、1个ODU及防水、3个塔放及6个防水、3个无线天线、1个GPS以及BTS3900A机柜内部分线缆安装完毕,明天就只剩下几个天线的防水,线缆布放,线缆标签的绑扎等工作了,明天下午应该可以走到QC/QA环节,希望这次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要再发生A类问题了。
http://s6/mw690/002zEq8Hzy7hsi76A1T85&690
http://s9/mw690/002zEq8Hzy7hsi7uM0Ea8&690
http://s9/mw690/002zEq8Hzy7hsi90gPK98&690
==================================================================
实践时间:20180112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第1站区场景4 站点安装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1.安装BTS3900A机柜内走线、6根RFU至3个塔放测馈线、6根无线天线馈线、3根AISG电调线、1根ODU侧中频线、1根GPS用RG-8U线、若干接地线
2.端子动手操作能力考试
【实践收获】
一.布放线缆+捆扎线缆标签
昨天用了半天的时间把BBU、RFU、微波天线、无线天线、塔放等硬件模块安装完毕,今天的任务就是布放线缆路由和捆扎线缆标签,争取今天完成布线环节,明天直接进入QC/QA环节。
今天完成了线缆走线路由包括:BTS3900A机柜内线缆、6根RFU至3个塔放测馈线、6根无线天线馈线、3根AISG电调线、1根ODU侧中频线、1根GPS用RG-8U线、若干接地线。由于上轮赛马在布线环节出现了一个B类问题(ODU两根中频线接地处出现了交叉),这次团队吸取了上次的惨痛教训,在布放线缆的时候格外小心。重点是整理多根线缆,要做到美观且不交叉,线缆不悬空,遵守“三线分离“的原则(即信号线、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之间的间隔需要大于等于3cm)。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先向滕师父请教后再布线,防止因为误操作造成返工耽搁时间。由于团队的紧密合作,我们在下午放工之前基本上完成了线缆布放任务。
http://s8/mw690/002zEq8Hzy7hsifHuTRd7&690
http://s10/mw690/002zEq8Hzy7hsigcgg909&690
http://s2/mw690/002zEq8Hzy7hsigN0aJ51&690
http://s13/mw690/002zEq8Hzy7hsigRtda3c&690
二. 端子安装动手操作能力考试
由于专门抽了2个晚上对端子安装操作进行练习,虽然一直担心RJ45网线制作出现问题,但是今天的考试表现还不错,要求10分15秒完成端子制作,我只用了7分多钟就完成了所有端子制作,而且是零失误拿到满分,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
对于端子安装动手操作能力考试的总结就是:功夫在平时,只要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制作的时候稍微心细一点,考试实操的时候稳一点,拿到满分还是不难的。也不用太过于追求速度,好多同学做的速度超级快,这样往往也容易出现问题。因为欲速则不达,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高质量交付最重要。
实践时间:20180113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第1站区场景4 站点安装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1.场景4的布线收尾、QC/QA检查、PAC验收、站点模块拆除和打包交接
2. 第3轮赛马站点6的站点勘测,提交MR
【实践收获】
场景4就只剩下布线的收尾工作,然后就是QC/QA检查、PAC验收、站点模块拆除和打包交接给下一组,由于场景4的时间基线是16.7h,我们已经安装了2天(2*6=12h),所以今天上午(8:30开始装站)一定要完成站点模块拆除和模块打包交接给下一组,否则有可能超时。开早会的事情明确了今天上午的任务和时间基线,粗略估计了一下应该没有交付风险,我们就按部就班的完成剩余的工作。
一. 布线的收尾工作、质量自检、完成PAC验收和打包交接工作
今天上站后的一个小时内完成了布线的收尾工作,因为团队吸取了第一轮赛马环节中经验教训,本次质量自检做的特别细心。我也客串了一下验收老师的验收路线,上塔使劲对室外抱杆上的GPS、微波天线、ODU、无线天线、塔放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对于稍微有点松动不稳定的地方用扳手进行了二次紧固,确保验收环节不被老师抓住A类问题。对于带有螺钉螺母的地方我们也都再次确保其稳固不松动,标签位置合理无错误,走线符合ISOP规范,所有有缘模块均接地,场地整洁无垃圾等。仔细的质量自检(QC)环节结束之后,我们就请到了滕师父帮进行质量抽检(QA)环节,确定再也找不到质量问题后提交了PAC验收申请。同时我们也是第3支提交验收申请的小组。负责验收的金献伟老师带着另外几位老师来到我们站点进行逐项验收,验收过程中我们也很担心再次出现第一轮赛马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不过事实说明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最终的结果要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我们最终的验收结果是:本次场景4的站点安装完成的非常完美,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也成就了我们组第一个“绿站安装(0问题)”。同时金老师也多次对我们站点某些布线路由的地方进行表扬,这也是对我们现阶段工作的一个认可和鼓励,整个团队的斗志立刻就高昂了起来。
http://s8/mw690/002zEq8Hzy7hsipEKfdf7&690
PAC验收之后,我们就安装ISDP上的流程,拆除硬件模块。我们的流程和分工明确,先拆除线缆并捆扎整理好,然后从下往上拆除塔放、天线、微波天线、ODU、GPS、APM30机柜内模块等,最终在上午下班之前完成了退库完成操作。自此,我们的第2轮赛马的表现应该是1战区最好的。我们也对下一轮赛马的表现充满了信心。此处应该有一张和高效高质量交付的“绿站”合影照片。
http://s7/mw690/002zEq8Hzy7hsiwXUxw66&690
二. 第3轮赛马场景6的站点勘测和提交MR二. 第3轮赛马场景6的站点勘测和提交MR
下午1:30~3:30之间是团建时间,我们一起准备了下周结业典礼上的一些节目。
3 :30之后我们重新回到站点。我们小组在第3轮赛马环节被分配到的站点ID是Z1F012(场景6),这是一个DBS3900基站,含有一个APM30H和IBBS200D组合机柜,周围配套3个抱杆。这个站点包含的硬件模块应该有1个BBU3900、1个EPU、1个IDU、1个ODU、1个微波天线、3个无线天线、3个RRU、1个GPS等。了解了基本信息之后,今天下午的任务就是完成场景6的站点勘测和提交MR申请。
因为这个站点应该是我们此次硬装实践的最后一个站点,然后就要出营了。此次任务分配会考虑让每一位队员都要体验一下不同的角色。第一轮赛马由我负责的站点勘测,第二轮是柏肖,本次第三轮就让明瑜体验一次站点勘测工程师这个角色。柏肖和张蒙负责站点俯视图和正视图的绘画,我跟彬哥负责本次站点数据的测量并提供给画图的两位队员。彬哥之前也没有体验过提交MR的环节,这次提交MR由彬哥负责。分工明确之后,各队员各司其职,因为了前两轮的经验积累,我们轻车熟路很快就完成了整个站点勘测和提交MR任务。
http://s9/mw690/002zEq8Hzy7hsiC0PVu58&690
因为在第一轮赛马环节中我们提交的勘测报告和MR均出现问题,吃一点长一智,所以这次分工完成任务之后,在提交之前我又对勘测报告和MR的信息进行了逐项核对,确保信息合理无误之后再提交,一次将事情做对。
周总结:
【成绩或进步】
赛马第2轮我们吸取了第1轮的经验教训,安装模块和布放走线路由的时候格外小心,小组团队配合的页更加默契。经过示范站和赛马第一轮的实践,团队已经对安装站点的各个细节已经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也可以在QC/QA环节自行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并及时改正。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硬件、每一根线缆、每一个螺丝钉、每一个数据,最终在PAC验收过程中也成就了赛马高质量基站“绿站”(0质量问题),这个“绿站”的成功落地也验证了我们小组具备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交付基站的能力,为小组赛马第2轮的成绩感到自豪。
功夫在平时,在7分多钟(时间基线为10分15秒)完成4类端子(电源线OT端子、GPS信号线RG-8U端子、馈线DIN直公头端子、网线RJ5端子)的制作,并且均满足质量要求,端子制作考试成绩为满分。
赛马第3轮小组状态更加自信。
【不足或待改进点】
赛马第一轮出现质量问题,说明小组的硬装知识还存在盲区,要在休息时间多补盲充电。
本周赛马第二轮环节中,我们仍然有一部分工作因为粗心大意造成错误施工带来返工,耽搁这个站点安装项目的进度,希望在第三轮的时候在看查阅ISOP的时候更加细心,不确定的地方先咨询滕师父之后再开工,争取一次将事情做对,规避掉因为误操作带来的返工。
下周计划:
争取保持赛马第二轮的状态和表现,第三轮赛马继续加油。
因为下周就要出营了,从此队友们又要天各一方,希望可以珍惜最后一周的硬装时光,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不虚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