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硬装实践第1周周报

标签:
硬装实践基站松山湖总结 |
分类: 原创博文 |
松山湖硬装实践周报(第1周)
日期:20171225-20171229
http://s13/mw690/002zEq8Hzy7hdMl7ET2cc&690
http://s4/mw690/002zEq8Hzy7hdMqb20P43&690
http://s8/mw690/002zEq8Hzy7hdMjrPMza7&690
实践时间:20171225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A202教室
【实践场景】理论面授课。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周勇其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上午:硬装实践开班会+通信网络概述理论学习。
下午:无线产品及硬件安装的理论学习。
【实践收获】
一、硬装实践开班会上了解硬装实践的意义
公司层面:让刚入职的研发新员工在艰苦的环境中参加硬装实践,去熟悉现实中的华为无线产品硬件,不做空想家不闭门造车。了解客户层面下真实的安装交付场景,早早的在我们新员工心中种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种子,为我司的未来的发展储备既懂业务又懂产品的人才。
新员工层面:真实了解我司产品的应用场景,培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做出更好的产品去更好的服务客户,如何研发出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也磨炼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短期内可能会影响部门的工作进展,但是长期来看,这一个月的投入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很坚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安装实践,更能让我熟悉华为无线产品应用场景,也站在部门业务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温故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为后面的硬装打下理论基础
周其勇老师深入浅出的带领我们简单的过了一下通信网络概述理论,把通信网络发展的过程串了一遍。再次温习了一遍通信基本概念、通信各个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支撑网业务网核心网承载网传送网接入网等之间的结构联系。这些通信原理知识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快速过了一遍,但也算比较系统,而且周老师总能找到跟此次硬装强相关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讲,让很多理论不再仅仅是理论,而且还有对应的现实场景,为后面华为产品的硬件安装打下理论基础。
三、熟悉无线产品硬件的种类和安装注意事项
周其勇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本次硬装实践所涉及的所有华为无线产品的外观全景、功能、应用场景、注意事项等。如BTS3900、DBS3900、BTS3900A等等基站的应用场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机柜里面的BBU39X0的槽位分布以及必配单板类型功能,射频模块RFU、RRU、AAU之间的区别以及应用场景。还有一些天馈系统、合路器、塔放、GPS系统的介绍等等。
因为我来自无线网络资料部,目前接手的工作就是室内宏基站主设备产品的安装资料开发,经过入职以来不断的产品知识扫盲,我也可以胜任华为无线室内宏基站产品的小小专家,当一起培训的同事们有知识盲点的地方,我也可以给大家讲解基站产品知识。当老师介绍华为无线产品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我比较熟悉的硬件,我对接下来的硬装实践充满了信心。
周老师在讲解基站产品全景的时候,也是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本次硬装实践出现的产品以及注意事项。比如IDU/ODU,比如馈线的防水要遵循1+3+3原则,即1层绝缘+3层防水+3层绝缘,在缠绕3层防水和绝缘的时候要遵循先自下往上缠绕再自上而下再往上的原则等等,虽然之前我参加过在上研实验室基站试装,但是这些防水绝缘操作还是没有实践过,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所以今天听完周老师的课后感觉到,感谢部门给我提供的这次宝贵硬装实践机会,这次真的来对了地方,可以接触到更多现实场景中的基站硬件,填补目前部分产品知识的空白,希望本次培训结束,我也能够更全面的熟悉基站硬件的适用场景以及整个安装的细节及注意事项。
四、成立“大腿说的对”小组,荣任队长
晚上自习时间有一个小组选队长环节,因为涉及到后续的“赛马”技能评比,需要一个最懂硬装安装的成员作为队长帮助小组成员取得佳绩。我们小组成员5人,分别来自芯片测试部、IT开发平台技术部、间接税务部、中射频与基站平台技术开发部以及无线网络资料部,可能目前我对基站产品最为熟悉,所以经过小组讨论,很荣幸被推选为小组队长。所以硬装过程中更要好好努力,不辜负队友们的期待。后面也会给小伙伴们讲解基站产品知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们的队名比较幽默接地气:“大腿说的对”,口号是:“争当大腿,我们不水”。http://s5/mw690/002zEq8Hzy7hdKQNbuc34&690
==================================================================
实践时间:20171226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理论面授课+动手实践+站点参观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周勇其、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1. 学习微波通信基础知识;
2. 制作电源线OT端子、RJ45网线端子、直DIN跳线端子和GPS用RG-8U端子;
3. 实地观看基地示范基站。
【实践收获】
一、学习到了微波通信的基础知识
上午学习的是周其勇老师讲解的微波通信基础知识理论课。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从广义上讲,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微波通信通常使用的频率范围是3GHz~30GHz。微波通信的传输方式是视距传输,微波天线一般成对出现,而且传输空间中不能有遮挡,且受大气衰落、雨雾等方面的影响。两站点之间的微波设备成为一跳,一跳一般包括两端设备,可能有多个IDU(indoor unit,调制、放大把基带信号变成中频信号)、ODU(outdoor unit,频率放大,滤波)、天线组成。微波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进行传输。微波天线的安装一般分为直扣式安装(微波天线和ODU结合)和分离式(微波天线和ODU分离,通过软波导线缆连接)安装。
听老师说微波通信一般在国外应用比较多一点,国内基本上用的比较少。之前虽然听说过微波天线这个硬件,但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这个硬件知识,在上研实验室的室内宏基站主设备试装的时候也没接触到这个硬件,听说接下来我们组要安装的第一个示范站点就是BTS3900+微波天线+无线天线+GPS这种场景,期待站点现场安装一个微波天线。
二、学习制作4类端子
下午跟滕亚飞老师学习制作电源线OT端子、RJ45网线端子、直DIN跳线端子和GPS用RG-8U端子。滕老师全程给我们演示了一遍,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动手操作一遍,期间也非常耐心的指导我们的操作,教我们一下非常实用的操作小技巧,给滕师父点赞。
以上4类端子在我们宏站的安装指南中都有章节呈现,算是比较熟悉的了,在上研实验室基站试装过程中我也制作过很多机柜输入电源线OT端子,DCDU端EPC4快插端子等,但未曾制做过RJ45网线端子、直DIN跳线端子和GPS用RG-8U端子,这次正好借助这个机会现场试一试手,看看制作这几类端子的难易程度和注意事项。
制作电源线OT端子:个人感觉这4类电源端子中,OT端子最好做。需要材料和工具:电源线、OT端子、美工刀、剪线钳、液压钳、绝缘胶布。先用剪线钳把电源线一端剪平,用美工刀环割OT端子适配长度的线缆绝缘外皮使得铜丝裸露出来,用液压钳将裸露的铜线和OT端子压实,再缠绕一层绝缘胶布即可完成电源线OT端子的制作。需要注意的就是裸露的铜丝不能过长和过短,过长部分需要用剪线钳剪断,绝缘胶布需要完全包住裸铜。
制作RJ45网线端子:个人感觉这4类电源端子中,RJ45网线端子最好难。需要材料和工具:网线、水晶头、网线钳。先用网线钳环割适宜长度的网线,去掉保护层后,将裸露出来的8根双绞线按照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顺序依次撸直并排列整齐,再用网线钳剪平,留下适宜长度整齐的网线,插入到水晶头中并用力塞实,适裸露出来的铜线紧挨触点,然后用网线钳将水晶头用力压实。于是RJ45网线头就做好了,再用一个测电路的工具测一下两头的RJ45网线头8路网线是否都完美通电。需要注意的是,8根双绞线一定要严格按照如上顺序排列整齐并剪平压实,才能保证8根网线完美接通。
制作直DIN跳线端子:直DIN跳线端子比较好做。需要材料和工具:跳线、DIN端子、美工刀、环割刀、扳手、剪线钳、老虎钳、斜口钳、锉刀。先用剪线钳剪去跳线一端多余部分,用环切刀环割跳线一端,用老虎钳拔出环割掉的部分使得铜芯裸露出来,再用美工刀割去7mm左右的绝缘层,然后安装好DIN头一侧的螺环,然后再用斜口钳修整铜芯的长度为5mm,并用锉刀除去楞角,然后安装DIN头的另一端螺环,并用扳手紧固,安装DIN跳线端子结束。需要注意的是,铜芯一定要用锉刀修整楞角,否则会导致DIN头和铜芯接触不良。
GPS用RG-8U端子:制作GPS用RG-8U端子也比较简单。需要材料和工具:GPS线、RG-8U端子、美工刀、环割刀、扳手、剪线钳、老虎钳、斜口钳、锉刀。制作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通过这次动手做端子,接触到了更多的安装工具使用方法。最大的感触就是:安装类操作一定要讲究程序和方法,要严格按照程序一步一个脚印的操作,有时候慢就是快,不能心急,否则可能就会事倍功半。
http://s10/mw690/002zEq8Hzy7hdKZMf1Lf9&690
http://s6/mw690/002zEq8Hzy7hdKZW6Ylb5&690
三、观看基地示范站
下午做完端子实践,滕亚飞师父就带着我们去基地去实地观看一下6种站点的场景,包括BTS3900、BTS3900L、BTS3900A、BTS3900AL、DBS3900等基站,并给我们详细讲解每种基站的特点以及应用场景,还有这几种基站间的区别。而且滕师父还打开了机柜让我们看一下机柜内部构造和硬件组成,当看到了很多资料中熟悉的硬件,还是感觉到非常的亲切的。滕师父的讲解的内容在我们的硬件描述、安装资料中都有呈现,内心也非常高兴我们的资料还是比较实用的,也推荐给其他同学课下查阅“3900系列基站产品文档”,去学习硬件产品知识。
http://s14/mw690/002zEq8Hzy7hdL2ASol9d&690
========================================================
实践时间:20171226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站点勘测实践+理论面授课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周勇其、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1.场景1站点的实地勘测
2.站点勘测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提交MR
【实践收获】
一.场景1站点的实地勘测
从今天开始,才能算的上正儿八经搞基站,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站点勘测了。早晨军训结束之后,我们就列队进入场景1站点,等待滕师父给我们开早会。滕师父介绍了场景1为BTS3900+微波天线+无线天线+RTN(ODU+IDU)+GPS场景,今天的任务就是实地勘测站点和MR(Material Request)提交,首先小组在滕师父的指导下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项任务,我和张蒙负责ISDP勘测(包括方舱的基本情况(BTS3900机柜位置,内部组成和电源柜内部组成等),入站道路,现场的周围环境,报杆和方舱的相对位置,抱杆360度全景图(每隔30度一张照片),室内外的走线架和接地排等等,站点主设备的基本情况等。),吴博肖负责站点俯视图画图,周崇彬负责站点正视图画图(徒手用铅笔盒直尺在A4纸上按照比例绘图,需要包括方舱、机柜、走线架、抱杆的位置信息),杨明瑜负责MR提交。其实我们这次实践的是简易版的站点勘测,实际的勘测要远比我们做的复杂很多,而我们这次只是体验这个过程而已,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我们提前完美完成了这次勘测任务。我理解本次设计如此之多的站点勘测信息其意义就是尽可能为设计站点和安装站点的人员提供完备的站点信息。
二. 站点勘测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提交MR
下午就是站点勘测流程及注意事项学习,详细的介绍了从站点勘测-ISDP记录-提交TSSR报告-提交MR-经理审批-去库房领货获取DN(Delivery Notes)单-站点签-完工验-验收-创建RN(Return Notes)单-交接整个过程,其中提交MR过程在教室按照胶片指导制作提交,整个过程就是要认真仔细,按照操作规范一步步按照站点场景情况申请提交MR。为第二天的示范站点提前准备好物料。
第一次接触站点勘测,有很多不懂不熟悉的地方,最大的2点收获就是:1.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第一时间跟师父请教,而且一定要问出设计这个过程或者必须要这样做的原因,只有真正的理解前因后果才有利于掌握。2.还有就是团队作战分工一定要合理且明确,这样有利于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工作效率。
==========================================================
实践时间:201712228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场景1站点安装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开完早会后,开始在滕师父的指导下分配任务,我负责领物料和安装RTN,吴柏肖负责拆包装,周崇彬负责安装微波天线,杨明瑜和张蒙负责馈线的防水。
1.去库房领物料
2.安装微波天线+GPS+RTN(IDU+ODU)+练习制作防水
【实践收获】
一. 库房领物料
上午上站时,组织3名同学拉拖车去库房领取昨天晚上提交的MR物料,并向库房借取人字梯和保险带。确保后续站点安装过程中的物料和安保措施齐全。
在库房拿到DN单,并把物料带到站点一一排查领取的物料是否完备,检查结束之后再按照流程在ISDP软件上点击站点签收。完成流程操作。
整个领取物料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安装资料中的“开箱验货”过程,如果发现物料不够可以及时向库房反馈,等到物料齐全再开工。
http://s15/mw690/002zEq8Hzy7hdLda71Ade&690
二. 安装微波天线+GPS+RTN(IDU+ODU)+练习制作防水
领到物料之后,由于时间原因,我们优化了安装计划,我们选择了安装微波天线、GPS、RTN,剩余的时间我们选择练习馈线的防水操作。
一般来说,可以在塔下处理好的安装程序,为了方便施工,我们优先在塔下完成安装,剩下的安装过程在上塔之后完成安装。
微波天线的安装:在微波天线上塔之前,我们先把抱杆支架和微波天线组装在了一起,由于微波天线挂高比较高,而且比较重,整个过程中以周崇彬同学操作为主,我协助为辅,一起完成了微波天线的安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微波天线朝向位置不可以有遮挡物,所以在选择微波天线的时候一定要朝向视野开拓的方位。
RTN和GPS的安装:由于周崇彬在安装微波天线的时候体力消耗严重,后面的GPS和RTN由我来完成安装。GPS比较轻,在塔下安装好RG-8U头的安装以及抱杆件的安装之后,我在塔上接到GPS结构套件后很容易就安装好了。RTN稍微重一些,在塔上安装稍微有点不方便,也是在塔下完成安装抱杆件的安装之后再上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结构件上塔的时候先不用着急紧固抱杆件上的螺钉,在结构件的挂高以及朝向确定之后再确定开始紧固螺钉,而且在使用扳手紧固螺钉之前优先先用手拧螺钉,这样可以提高紧固螺钉的效率。
馈线防水的操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 馈线的防水要遵循1+3+3原则,即1层绝缘+3层防水+3层绝缘,在缠绕3层防水和绝缘的时候要遵循先自下往上缠绕再自上而下再往上的原则,这样的防水效果最佳。2.再缠绕防水层的时候,一定要用力拉伸防水胶带,使得带有粘性的一面紧贴馈线测。做防水的过程中不能太着急,要一层压一层的覆盖,这样做出的防水效果最佳也最美观。
http://s9/mw690/002zEq8Hzy7hdLgzvzqd8&690
http://s4/mw690/002zEq8Hzy7hdLgDkCn43&690
http://s5/mw690/002zEq8Hzy7hdLgGkGo24&690
http://s3/mw690/002zEq8Hzy7hdLi4NmW32&690
==========================================================
实践时间:20171228
【实践地点】交付实践特训营——东莞市松山湖硬装实践基地
【实践场景】场景1站点安装
【小组队长、成员和老师】
导师:滕亚飞
队长:胡勇;其他成员:张蒙、杨明瑜、周崇彬、吴柏肖
【实践内容】
1.安装3个塔放、3个无线天线以及6个馈线防水
2.安装BTS3900机柜内RFU、BBU、PI、接地线
一. 安装3个无线天线、3个塔放和6个馈线防水
因为昨天的硬件安装工作是由我和周崇彬同学完成的,今天硬件安装的任务,就由杨明瑜、吴柏肖、张蒙完成。在滕师父的指导下,今天的硬件有条不紊中进行。
3个塔放也是每一个杆上固定一个,挂高不用太高,塔放的朝向也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方便后续布线即可,但是塔放上塔之后不便安装馈线,所以抱杆之前先安装好馈线并做好防水。
在3个无线天线上塔之前,我们先在塔下完成安装无线天线的下支架和下倾支架,由于无线天线比较大,所以一个无线天线需要两个同学一起完成安装。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无线天线的朝向是站点勘测前确定好的,安装的时候也要根据之前确定好的朝向固定抱杆支架。而且每一个天线的下倾角也不同,一般是按照5°、7°、9°。
塔放和天线安装完毕之后,就要连接天线下端的馈线并做完防水。经过之前几次做防水的训练,这几次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做一个馈线防水,无论是质量还是美观,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也说明了,还是要多实践积累经验,安装技能会越来越好。
二. 安装BTS3900机柜内RFU、BBU、PI、接地线
我在上研实验室BTS3900存量升级机柜试装的时候,对BTS3900内部的硬件安装比较熟悉,所以这次BTS3900机柜内的RFU、BBU、PI传输模块、接地线等安装实践机会留给了小伙伴们。
在滕师父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很快就安装好了上述的几个硬件模块,滕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这几个模块的用途以及每个接口的作用,我也把自己知道的硬件知识点通俗易懂的拓展开来给大家听,再有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也很滕师父一起讨论。非常享受和滕师父还有小伙伴们一起探讨产品知识的那种氛围。
http://s14/mw690/002zEq8Hzy7hdLqiOLP4d&690
http://s2/mw690/002zEq8Hzy7hdLql8RP01&690
http://s3/mw690/002zEq8Hzy7hdLqpuLwb2&690
http://s1/mw690/002zEq8Hzy7hdLr7FAsd0&690
==================================================================
周总结:
【成绩或进步】
l
l
l
l
【不足或待改进点】
总结个人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信原理知识稍微欠缺一点。多自我学习,多向老师以及身边的同事请教。
2、对室内宏站安装知识非常了解,但室外以及分布式基站的硬件产品全景图知识稍微欠缺一点,需要自我完善知识体系。
==========================================================
下周计划:
因为本周六放假,截止到本周五,我们这个示范基站还有一些线缆布线还没有完成,期待下周放假回来一起收尾,在滕师父的指导下完成站点场景1的安装。
团队独立开始安装另一个站点。不懂的多请教滕师父。
好好复习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再次练习端子的制作过程,迎接下周的阶段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