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渗氮原理和特点

标签:
阴极区宋体辉光放电气体放电区等离子 |
2.1
等离子渗氮是将待处理零件放在真空炉体中,并充以133Pa—1330
2.2
2.2.1辉光放电的形式
的,但是宇宙线的冲击或者其它种种原因,使少量气体分子以游离状态存在着。当两极间加上一定电压后,这些为数不多的正粒子向阴极运动,电子向阳极运动,形成很弱的电流,大约在10-18—10-12安培范围内。这种状态对应曲线的AB部分,称黑暗放电区。随着电压逐渐升高,由于电子在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速度,有了足够的动能使气体分子游离,从而空间自由电子增多。新产生的电子和原有的电子继续受电场加速,产生更多的游离。这样继续下去,放电便巨浪般地增长起来,电流随着电压升高而迅速增加,但此时电流的绝对值还是很小(10-2—10-7)安培。这相当于曲线的BC段,叫汤生放电区。黑暗放电区和汤生放电区都是依靠天然游离源的存在,不断产生离子、电子才能维持下去。一旦外界游离源去除,放电也随即停止。所以这两种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进一步增大电压达到曲线中的C点时,两极间的电压 骤然降低,电流突然突然上升很多,放电空间产生发光现象,称为辉光,这时放电点由C点过渡到D点,进入正常辉光放电区,C点的电压称为点燃电压。在正常辉光放电区,两极间的电压维持一定,它与流过两极的电流无关。这时所看到的现象:阴极表面有辉光的部分渐渐扩大,直至整个阴极表面都覆盖上辉光。这个过程相当于曲线的DE部分。再增大两极间的电压,气体放电进入异常辉光放电区,也就是等离子渗氮的工作区域,相当于曲线的EF部分。它的特点是:两极间流过的电流随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如果电压超过F点,或者由于其它原因,如大量电子发射引起气体大量电离,同时中和了正离子层,真空炉体内两极间电压显著降低,一般只有几十伏,而电流大大增加,同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降低。此时放电过渡到弧光放电区,即曲线上F点以后的区域。一旦产生固定的电弧,阴极表面的辉光都会熄灭了,在弧光放电焦点处与阳极间点起了一条明亮的电弧。气体在曲线的C点被点燃后,将外界游离源除去,放电仍能继续下去。所以自C点以后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2.2.2辉光放电的特点
a.紧靠阴极表面的极薄暗层。称阿斯顿暗区。
b.阴极辉区
c.阴极暗区
d.负辉区,具有明亮的辉光:
e.法拉第暗区,此区光度最弱:
f.阳极辉区
g.阳极暗区
-
+
阴
阳
极
极
光
强
度
图2
a-阿斯顿暗区;b-阴极辉区;c-阴极暗区;d-负辉区;e-法拉第暗区;f-正拄区;g-阳极暗区;h-阳极辉区
负辉区中正离子密集,空间电位升高。在负辉区以后的法拉第暗区中,电子密集形成了负空间电荷,电位略有降低。由于在阳极光柱区中存在着加速电场,故在该区域中电位又略有上升。从图2的电位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负辉区以后的电位变化很弱,阴阳极间的压降基本上决定于负辉区和阴极暗区的分界面到阴极之间的电位降落,即阴极位降。
2.2.3气体放电参数及相互间的关系
2.2.3.1点燃电压
此处
其函数关系由图3上的巴邢曲线所描述。可见,在某一特定的pd值时,对应着点燃电压的最小值。
以铁作为阴极时,下列气体的最低点燃电压和相应的pd值示于下表。
气
体
点
燃
电
压
表
气 |
最低点燃电压Us(伏) |
P×d |
O2 |
343 |
3.11 |
空气 |
269 |
5.2 |
H2 |
198 |
9.0 |
N2 |
215 |
4.19 |
Ar |
131 |
3.56 |
NH3 |
~400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