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的七角井(转)

标签:
杂谈 |
http://s14/middle/8c93659dhba8e30bc4efd&690
新疆东段天山西起乌鲁木齐以东、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山,向东延伸至甘肃省西部境内的北山地区。东段天山在哈密境内的哈尔里克山(天山庙以东的天山)形成了一个最高峰:海拔4886米的托木尔提峰。从最高峰向西到大约200公里外的一个叫七角井的地方,天山的高度逐渐降低为几百到一千米。因为天山山系垂直高度的大幅度下降,形成了一个“U型狭管”,所以滞留于天山北侧的强冷空气在此终于找到了挥师南下的突破口。长驱直入的冷空气,被“狭管”加工后,最大风力可达12、13级!肆虐的狂风犹如脱缰的野马,在七角井一带向南狂泻不止!著名的“百里风区”就是这样形成的。另一个叫三十里风区的风区,也是这样形成的。
http://s9/middle/8c93659dhf498e5b47a98&690
七角井是个地名,因有七个井而得名
http://s1/middle/8c93659dhba8e545e2f80&690
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http://s14/middle/8c93659dhba8e58a05b7d&690
也是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屯兵之地
http://s3/middle/8c93659dhba8e5bc35d22&690
东出镇子5公里后,向北沿一条山沟可穿越天山,到达天山北面的木垒县和巴里坤县
http://s9/middle/8c93659dhba8e617be9d8&690
而南出镇子十多公里后与大动脉312国道连接
http://s14/middle/8c93659dhba8e60f6973d&690
http://s2/middle/8c93659dh790e3ce921e1&690
http://s8/middle/8c93659dhba8e61456aa7&690
http://s16/middle/8c93659dhba8e61ac200f&690
http://s5/middle/8c93659dhba8e61ddf804&690
http://s12/middle/8c93659dhba8e61d3dccb&690
七角井做为古代一个重要驿站
http://s13/middle/8c93659dhba8e75fff74c&690
在唐代被叫做“罗护峰”
http://s16/middle/8c93659dhba8e61f5828f&690
这里的烽燧和吐鲁番的烽燧、哈密了墩、一碗泉等烽燧蜿蜒不绝
http://s4/middle/8c93659dhba8e622b93f3&690
http://s11/middle/8c93659dhba8e62347a7a&690
这里,历史上一直是丝路重镇
http://s15/middle/8c93659dhba8e625d068e&690
到了近代才萧条下来,而变得人烟稀少
http://s15/middle/8c93659dhba8e62ad0d5e&690
http://s2/middle/8c93659dh790e3d13eb61&690
虽然始终有“镇”的建置
http://s12/middle/8c93659dhba8e62ccfe3b&690
但只有几户人家,叫镇实在夸张
到了上世纪后叶,它才归属于哈密地区的一家化工企业:盐化总厂
http://s16/middle/8c93659dhba8e62f6c92f&690
“七角井”仨字听上去很温馨,也很浪漫,
其实,七角井地区近代的人文生活环境,却是简单、艰苦、偏僻、孤寂的
七角井因为地势低于周边,融化的天山雪水、地下水汇集此地,形成了一个盐湖
盐湖盛产纯度很高的原盐和做洗衣粉用的元明粉
由于矿产资源枯竭和国家体制的变化
盐化总厂现已彻底消失
http://s6/middle/8c93659dhba8e60d3bf15&690
七角井最后的守望者已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