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老师如何参与班级管理
(2012-05-05 20:48:07)
标签:
杂谈 |
数学老师如何参与班级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课堂纪律就是数学教师班级管理的法定。数学教师在接手新班级,为学生上第一节课时,一定要为学生制订好上课纪律(可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制订,也可以由教师制订),制订出来的纪律必须是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能遵守,也能做到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违反了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否则,虽然有纪律,但因执行力度差,学生就会淡化课堂纪律,这将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师的威信与对学生的管理。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最终体现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教师授课,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用生动的教学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通过精心的备课与组织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吸引学生参与。同时,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的道理。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努力。
主要表现:所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够明确;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对学生的“关爱”过多。
数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的最大难处在于:班上一部分学困生,他们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较好,一到数学教师上课时,就开始发难,上课不听讲,甚至讲话、逗闹,影响课堂纪律,影响数学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也严重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管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与班主任进行配合。如发现个别学困学不服管理甚至有顶撞现象时,要注意处理的艺术,不要在课堂上将师生矛盾激化,可在课后与班主任一起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数学教师要从学科的角度,关爱学困生,辅导学困生,让学困生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在学习上感受到乐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