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升力》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05-21 16:12:32)
分类: 教学案例(设计)

《神奇的升力》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芹池中学        冯伟

一、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法、探究实验法等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流速与压强关系”这一自然规律的应用兴趣,引发他们好奇的心理和创造的愿望。

2、了解科学历史,加深人文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设备

【多媒体】 电脑、投影仪

【仪器材料】漏斗、乒乓球、纸条、机翼模型上升演示器等。

(四)主要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式   启发式   多媒体辅助

(五)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新课引入

[情景激趣]

[视频引入] 大型客机起飞视频

[提出问题] 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才会腾空而起!你现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观看 产生对飞机起飞的好奇

 

 

飞机起飞的轰鸣声、飞机飞向镜头的震撼力引人入胜,飞机为什么能起飞、飞机起飞需要的条件等问题已经没有了教师提问的必要,成为学生自发思考内容。

实验

探究:

 

 

 

 

 

 

 

 

 

系。

 

 

 

事例

展示

[PPT] 1:火车站台上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为什么?

[PPT]2:两艘并行的船,它们在航行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碰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思维活动]

联想与分析

广泛的事例为学生提供想象的平台。思维投入到物理情境中,认识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特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激励归纳思想的形成,在实践中体会物理思维方法。

 

问题

提出

 

通过分析,你能提出哪些疑问和问题?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问题的解决捉好铺垫。

猜想

假设

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想象?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提高实验探究方向的明确性,为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目标指明方向。

自由

设计

你能否利用身边的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

观察器材,丰富联想

由问题指引,在规定器材的提示下,学生的思维既开阔有具有针对性。

引导

探究

[指导探究]

1、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2、先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向玻璃漏斗管内吹气。松开手后,乒乓球会下落吗?

学生实验

教师引导2个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现象初步分析

(微笑)这些实验是否能说明你猜想的正确性?

学生分析与说明

锻炼学生对猜想实验现象之间关系的说理能力。

自主探究

根据刚才的自由设计方案,自主探究或验证。

学生自由实验

学生的思维是开阔的,往往会出现老师所无法想象的设计和结果。同时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思维发展空间。

个性展示

(激昂地)若认为你的设计和结果最能说明问题,请你给同学们以汇报!

学生展示实验

课堂是学生帮助学生的舞台,课堂自主展示是帮助其他同学和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培养学生为课堂做贡献的好习惯,是合作意识的体现。

结论分析

(急促地)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一块大声说出结论。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增强课堂冲击力,活跃气氛,避免低效思维,减缓学生紧张状态。

特别事件调查

在实验的过程中你还有没有特别的发现?

学生思考、交流与回答

关注特别发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关注丰富的课堂生成。

 

 

 

 

 

 

 

 

巩固思考

你如何把两靠近的乒乓球碰在一起。

学生方法:用吸管往两者中间吹气。

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掌握的升华

1)两船并行——要撞头

2)火车站台——莫自由

3)龙卷风旋——巨石起

4)台风过后——房顶丢

5)气水顶球——空中飘

6)非洲鼠洞——赛空调

7)烟囱耸立——风自在

8)水翼船儿——跑得快

 

 

学生交流、解释、然后朗读,加深印象。

体验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

 

 

口诀的朗诵,对学生机械记忆有一定的帮助,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也能体验到的享受。使枯燥的物理知识人性化。

 

1.观察家庭用冷热水混合淋浴器结构,猜想和设计其工作方式并画图说明。

2.上网查阅有关伯努利的材料,了解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课下完成

开放性的作业和创造性的作业设置,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比较适合的,人都具有探究自然奥秘和创造的倾向。既应用了知识,又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六)[板书设计]

9.4 神奇的升力

1、流体的定义:

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二、课后反思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做为了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不停地诱发学生,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如通过飞机起飞视频的播放,深深的吸引住学生,惊叹于升力的神奇。再通过两个生活情景引入本节课重点探究的内容。三个有趣的小实验又把本节课的学生活动推向高潮,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惊奇、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获取结论、并对现象、问题情景进行解释。使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达到完美的结合。

2、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出现了几处精彩之处,充分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如一同学展示“倔强的纸片”时,纸片太硬,立马就有小组的同学给他纠正:应该用软一点的纸;有一位同学在做“不听话的乒乓球”实验时,他用到的力道可以使乒乓球在漏斗中停留的时间很长,同学们都不由自主的为他鼓掌;学生们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及时的进行补充!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不但表现在动手实验操作上,还表现在互相借鉴、互相倾听、互相质疑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本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关注实验,增长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但在引课方面,手段不够多样,不够形象,教师的课堂鼓舞能力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