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股市暴跌,A股未能独善其身,但是还是相对非常强势的

(2024-08-05 17:53:40)
标签:

财经

股票

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

中国平安

     A股今日受外围股市暴跌拖累,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创出近期新低,截止收盘,沪指跌1.54%,收报2860.70点;深证成指跌1.85%,收报8395.05点;创业板指跌1.89%,收报1607.29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7905亿元,较上周五放量682亿。港股收盘,恒生指数收跌1.46%,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36%。

    市场共507只个股上涨,51只个股涨停,4753只个股下跌。银行保险相对强势一点,中国平安万绿丛中一点红。前一段时间红得发紫的石油煤炭股这几天跌的比较多。风水轮流转,上涨多了就要下跌。资源股下跌可能也是刚刚开始。



一。日本,韩国,台湾股市暴跌;

 1、 日本股市今日触发多次熔断,东证指数期货和日经225指数期货分别各经历2次熔断,其跌幅更是创下历史纪录。截至周一收盘,日经225指数累跌12.4%,东证指数累跌12.23%。这也是日经225指数自1987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单日下跌点数则创下历史之最。
2、     韩国综合指数和韩国科斯达克指数双双熔断,韩国综合指数盘中暴跌超10%,韩国综合指数收盘大跌8.78%,为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三星电子、起亚汽车跌超10%。韩国科斯达克指数跌超11%。

3、 中国台湾股市方面,台湾证交所加权股价指数收盘下跌8.4%,为历史最大单日跌幅,报19830.88点,跌至4月23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台积电收跌9.8%,创有史以来最大跌幅。

  延续亚太股市跌势,欧洲主要股指开盘全线大跌。还未开盘的美股股市,股指期货同样在跌,暗示这场风暴还未止息。

二、人民币继续强势上涨;

   8月5日,人民币(7.1253, -0.0873, -1.21%)中间价报7.1345,上调31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1376。离岸人民币一度升破7.12。
  
三,欧美股市下跌原因;

   个人引发本次大跌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些股票市场上涨时间太长了,集聚巨大泡沫,美股连续上涨三年多了,市盈率三十倍左右,加息周期结束,马上进入降息周期,来自于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有可能进入衰退,拖累全球复苏的预期。股神巴菲特在二季度的大幅抛售美国银行和苹果,也加剧市场担忧,巴菲特大举抛售的行为可能是出于衰退担忧,因为伯克希尔向来会为经济环境疲软做准备,股神巴菲特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投资者脆弱的神经,全世界最聪明资金的一举一动,对全球市场影响非常巨大。这个下跌也才刚刚开始,就是深度幅度太剧烈了,惊天动地,让全球投资者都绷紧神经,睡不着觉了。在这个时候进入欧美日股市,就像接住“一把下落的刀”,会伤的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上升周期三年多下跌周期应该比这个更加漫长,股市基本都是牛短熊市长。


四、A股未能独善其身,但是也是相对强势的;

     上午开盘,A股短暂录得“万绿丛中一点红”,持仓股票都是上涨的,大有这次不一样感觉,似乎“东升西落”就要来了。然而午后交易时段,随着A50期指跳水翻绿,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影响,这股势头又暂时消失。下午指数纷纷飘绿,沪指再度下探至2860.70点,低于上周二的低点;个股也跌多涨少。这次A股虽然未能独善其身,但是相比过去,在欧美股市暴跌情况下,这个跌幅也不算太恐怖,尾盘港股跌幅收窄,跌了1.46%。还是比较强势的。但不可否认,在外围市场动辄-10%的“衬托”下,个位数跌幅的A股,仍展现出不错的韧性,有蠢蠢欲动的趋势。

  欧美日本股市是上涨几年以后刚刚开始下跌,上升周期结束,进入下跌周期,估值比较贵,泡沫巨大。而A股港股是连续三年下跌周期末期的下跌,估值非常低估便宜,行情即将开始东升西洛。人民币大涨已经吹响牛市冲锋号,牛市行情随欧美股市暴跌结束以后就会开始,所以耐心持有低估值高股息优质股权。还是目前最佳策略。

学习罗杰斯提出了3个核心投资要点:
1.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
2.当所有人都疯狂的时候,你必须保持冷静,不盲目追涨杀跌。
3.风险存在于市场本身。当媒体的观点一边倒时,你应冷静地站到他们的对面去。

 自选股银行保险相对强势,中国平安万绿丛中一点红,中国太保也是上涨了一点点,最近保险股相对强势,有可能半年报业绩不错,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也是随指数跌宕起伏。医药股早盘一度大涨,也有蠢蠢欲动,冲锋陷阵的趋势。继续耐心持有,这些股票在这一轮下跌中没有创出新低,也是难能可贵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