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我们错误哪里?

(2023-07-21 21:44:10)
标签:

中国平安

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

科伦药业

乐普医疗

   作为应该价值投资信仰者,低估买入,但是这几年低估值的跌的更加惨不忍睹,我自己买的平安80以下买入,认为也不贵,十倍左右市盈率,没想到遇上下行周期,股价腰斩还过了一大截,快到膝盖斩了。看看雪球大V云梦投资低估值银行股,也是一样的逻辑,虽然我没有单吊平安,但是平安仓位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了,风险确实非常大,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错误。先看看云梦投资银行股的逻辑。

【真回过去如何选】如果回到2020年初,基金净值0.46,确定主要投资国有大行。此时外部环境中美达成贸易协议,港股四大行估值0.6倍市净率为历史最低估值,股息率5-6%,在盈透证券港币美元欧元的融资利率在年化1%左右。
.
当时的逻辑和思路:一是基金前期亏了不少,想着努力回本;二是就是维持0.6倍市净率估值,3倍杠杆投资,分红减去融资利率还有15%,估值不变净资产推着股价走涨10%净值就可以涨30%;三是做做轮动赚点收益。
.
这三年半的时间,0.6倍市净率降到0.35倍市净率,股息率提升到10%,建设银行H股2020年初至今市值跌了37%,全球加息盈透证券的融资综合成本提升到6%以上。现在基金净值比2020年初还跌了60%,此时该如何选择?
.
考虑到发基金前大赚,考虑发基金后的亏损,考虑到梦想的诗和远方,真回到2020年初,又会如何选择呢?


 这几年银行股确实跌的惨不忍睹,董宝珍700元左右卖出贵州茅台,换成银行股,银行股大涨最高到2600元左右,银行股又跌了好几年,低估值的可以更加低估,市场不理性的时间远远超过一部分投资者爆仓破产的时间,敬畏市场,任何时候做好最坏的打算。

注册证股市极度低迷,但是新股发行继续加速,新股中签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签难求。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了,但是龙头真正的能长期持续赚钱的企业不会太多,不会超过四五百家企业,所以买龙头,买那些稳定持续赚钱,分红大方慷慨的股息率高的企业,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看看美国股市龙头企业的市值情况,
苹果:市值219675亿(人民币,下同)
微软:市值192703亿
谷歌:市值113509亿
亚马逊:市值98254亿
英伟达:市值84573亿
特斯拉:市值67023亿
Meta:市值亿57712亿
七大科技巨头市值合计833449亿。
A股沪深两市总市值83万亿
——沪市2231家公司,深市2809家公司,即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市值与A股5040家公司市值之和一样大。
2022财年,苹果股票回购6452亿人民币(894亿美元),比全球除美股外任何一个股市的回购总额还多!
股市上涨的真谛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上市公司作为整体业绩越来越好!给股东有收益有回报,如果肉眼可见股市的大公司们业绩不佳,那市场指数就难以涨起来。未来A股市场也必然和美国情况一样,几百家大概率沪深300
就占比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总市值,垃圾股小盘股流动性折价无人问津,大盘绩优股流动性溢价,改变现在现状,大盘股绩优股估值便宜,垃圾股小盘股贵的离谱,反正我自己不买小盘股,市值200亿以下的不关注,垃圾股永远不碰。

  这些错误也许就是路径依赖,思维定式僵化,屁股影响脑袋的分析判断力。人啊,跟上时代变化不容易,做一个优秀投资者太难了。

学习巴菲特那些大师十几年,我们这些老韭菜还是经常犯错误,赔的惨不忍睹,由此可见股市要长期稳定赚钱不容易,难于上青天。我自己也才学了一点点皮毛,做一个好学生还非常的遥远,投资永远在路上,活到老学到老。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