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是我重点关注研究的医药企业,过去十几年,业绩萎靡不振,川宁生物,大输液都是辛苦不赚钱的生意,科伦药业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挑粪工,现如今挑粪工苦尽甘来,川宁生物成功上市,大输液也蒸蒸日上,仿制药也因为集中采购成为最大赢家之一,创新药也因为默沙东青睐,潜在收入超过118亿美元的里程碑预付款,科伦博泰今年也有望在港股上市。基本面也是金光灿灿,股价也从底部翻倍,市场情绪也慢慢开始倍在悲观变得乐观了。科伦药业21研发投入18亿,22年接近20亿,过去十几年也是巨额的研发投入,研发现如今也是硕果累累,我个人原来看上的是大输液,仿制药这一块,薄利多销利国利民惠及普罗大众的产品,没想到创新药也金光闪闪了。今天聊聊科伦药业的三发驱动,也就是三
驾马车吧。
早在十年前,科伦就制定了“以仿制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未来”的研发战略。对于科伦来讲,仿制是基础,近年来我们在仿制药方面已有118个品种获批或通过一致性评价,36个品种(52个品规)在全国集采中标,已然成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头部供应商。当下,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已不在收入端,而是通过制造力的规模化、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充分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在解决临床用药可及性的同时,还能做出利润。
在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等背景下,药品、耗材降价已成趋势,经过市场的强力洗牌,仿制药领域将成为强者的游戏,而科伦,从2020年开始到今后很长的时期,都坚持穿越经济下行周期的“二十字方针”,完成“全力创新、全员营销、饱和生产、压缩成本、创造蓝海”的五大任务,在这场持久战中“熬”出成果。
刚刚过去的科伦药业谈判/竞价新准入的产品共有8个,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36%)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他啶/5%葡萄糖注射液现为独家产品。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36%)注射液是公司按仿制3类申报上市并在2022年获批的新品,同时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小规格肠外营养三腔袋产品;注射用头孢他啶/5%葡萄糖注射液是公司按仿制4类申报上市并在2021年获批的新品,同时也是公司粉液双室袋平台首个获批的产品。两款独家产品成功“入保”,标志着科伦药业的多室袋注射剂技术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
第八批集采41个报量品种中,科伦药业累计已有5个品种获得集采入场券,分别为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均为注射剂。
仿制药 是公司研发战略的基础,2012 年转型至今,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单纯 输液到全面、综合的蜕变。截止 2021
年年报,仿制及一致性评价陆 续启动了 276 项产品的研究,2017 年至今实现了 94
项产品的获批,建立起了在肿瘤、肠外营养、细菌感染及体液平衡等疾病领域的产
品集群优势,开始进入心脑血管、麻醉镇痛、男性专科、糖尿病、造影、乙肝等疾病领域并在逐步强化。新获批的仿制药销售额由 2018 年的 7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 33 亿元,4 年复合增速达 47%。
仿制药陆续中标,2023年业绩应该都是锦上添花的,为23年业绩贡献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也应该问题不大的。
按照刘董事长的讲话目标。未来5年,仿制药要成为行业的“数一数二”,创新药在某些具体平台上,要成为行业的“数一数二”。科伦要用更多、更好的“大产品”回报社会。
二 大输液,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国内大输液市场现状,伴随着中小企业的退场,国内大输液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目前国内大输液市场将近80%的份额被科伦药业、华润双鹤、石四药和辰欣药业4大头部企业占据,公司凭借高端制造和新型材料的双重竞争优势,成为大输液领域毫无争议的行业龙头。截至2018年的调研数据显示,科伦占据国内41.9%的输液市场,此外由于科伦还拥有石四药超过20%的股份,二者联合后的市场份额高达55.5%。2020
年三 大输液巨头科伦药业、华润双鹤、石四药集团市占率分别为 41.9%、14.0%、13.6%,合计
69.5%,其中科伦药业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通过行业内的并购整合,科伦药业牢牢捍卫着自己在“输液制造商”领域中的霸主地位。目前,大输液行业进入成熟期,行业竞争者主要争夺存量市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作为行业龙头,强者恒强,科伦的市场占有率仍有望提升。
2017 年至 2021 年,公司输液业务毛利率持续远高于同行业企业,2021 年达
66.05%,而同行业辰欣药业和华润双鹤分别为 51.57%、49.21%。
公司输液营收占比 55-60%保持稳定,2021 年公司输液板块实现营收 98
亿元,同比增长 6.74%。2019 年 之前,公司大输液板块营收持续增长,2019 年达到 104.6 亿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输液板块营业同比下降 12.22%,2021 年保 持稳定,2022H1
因输液形式仍受疫情影响和集采持续推进,营收略 有下滑,但利润贡献同比增加。
公司输液产品包材转型升级,输液板块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辰欣药业不同包材输液产品毛利率数据分析,2021
年非 PVC 软袋 毛利率达 66.42%,远高于玻瓶的 50%和塑瓶的 23%。可立袋与 PVC
软袋材质类似。随着公司的输液产品包装材料 PVC 软袋和可立袋占 比的不断提高,整体输液板块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肠外营养产品是公司输液领域重要品种,在销品种达
14 个,覆盖单 袋、双室袋、三腔袋包装形式,其中三腔袋已获批产品 6 个,4 个为
独家过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多特,第 5 批集采中标,2022H1 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79%)、丙氨酰谷氨酰胺氨 基酸(18)注射液(多蒙捷)等已集采。多个新获批产品,如脂肪乳
(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多悦)、脂肪乳氨基酸
(17)葡萄糖(19%)注射液(多尤)、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
糖(36%)注射液(多臻)和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 (30%)注射液(多芮)等 4 个为独家过评,有望提升公司肠外营养
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公司第五批国家集采中标品种,得益于 中选区域销量大幅增长,2022H1 实现销售收入
2.28 亿元,同比增长 4375%。肠外营养和集采光脚输液品种,给输液板块提供增长动力。
大输液这一块2023年业绩贡献应该非常明显的,利润增长超过营业收入增长,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应该问题不大。
三 抗生素中间体行业形成头部集中的稳定格局,川宁生物竞争优 势明显;
2021 年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实现营收 31.74 亿元,同比下降
9.54%。公司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板块主要依托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拥有“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
制剂”的全产业链布局。川宁生物主要产品是抗生素中间体,包括 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类中间体、头孢类中间体等。2021 年公司中
间体原料药板块营收同比下降 9.54%,主要的原因为:1)疫情对川 宁生物生产经营产生影响,2021 年营收同比减少
11.44%;2)广西 科伦头孢类产品市场相对疲软,研发投入增幅较大,全年亏损 5257 万元。科伦的原料药板块中子公司
川宁生物主要经营中间体,而广西科伦子公司主要经营原料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为大输液仿制药提供提供低成本的基础产品。
四
创新药,与默沙东合作青睐背书,冉冉升起的创新药企业;
目前,科伦药业拥有55项创新管线,包括25项小分子药、30项生物药。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肿瘤领域,尤其是被MNC巨头默沙东看中的ADC新型分子研发平台,公司进入临床二期后并有望在未来3年兑现的管线为A166(Her2-ADC)、SKB-264(Trop2-ADC)。
默沙东的预付款这是科伦药业实现创新转型的标志性事件!默沙东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科伦博泰今年与其达成三笔重大交易,涉及创新ADC项目9项及平台的合作,潜在收入超过118亿美元,该交易创下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纪录,表明双方都有持续推进合作的意愿和基础。与默沙东合作青睐背书,巨额里程碑付款说明了科伦药业创新药实力。
而且科伦一直很重视人才这方面的工作,从辉瑞、默克、诺华、强生等MNC引进了上百名的领军人才。他们的到来不仅提升了科伦的创新能力,也带来了国际化视野。现在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如:首席科学家、首席医学官、药代总监、生物统计总监、计算化学总监等。
科伦药物研究院副院长陈得光曾经表示,“2023年,科伦首个创新药将正式上市,未来3年,每年将有2至3个创新产品上市。”
据悉,科伦博泰研发的抗PD-L1单抗泰特利单抗注射液(KL-A167)已经向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上市申请,并于去年11月获得CDE受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按照刘董事长的讲话目标,创新药在某些具体平台上,要成为行业的“数一数二”。科伦要用更多、更好的“大产品”回报社会。
对科伦药业创新药给多少估值,这个不会预测,按照目前市场许多上市公司,估值多少的都有,科伦药业的创新药这一块估值,也许等待科伦博泰上市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价格了。川宁生物都200亿市值,科伦博泰可能只多不少吧。
科伦药业创新药的成就超过市场预期了,尤其默沙东的这个118亿美元的巨额里程碑付款,都是意外惊喜,今年一季度收到的不退还的预付款大幅度增加2023年的业绩。科伦药业前面3000万美金贡献1.2亿利润;3500万美金贡献1.29亿利润,1.75亿美金贡献多少利润毛估估产生6亿净利润。而且以后还能陆续不断的收到默沙东的付款。118亿美元,将来科伦药业能拿到多少钱?全部,还是一半,起码可以一直讲这个美丽动人的巨额财富故事。
整体来看,科伦药业研发投入21年18亿研发费用,按照正常情况22年应该在20亿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费用化处理的,对标行业龙头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每股收益22年在1.15元左右,市盈率25倍,业绩连续几年高速成长期的医药股,估值不高,市值才是恒瑞医药七分之一,个人认为30元的科伦药业还是明显低估的,虽然上涨多了,货比三家,还不算贵。国内医药企业市值都不大,对标美国市场医药企业市值,上万亿市值的医药企业好几家,中国14亿人口大国,老龄化时代,未来上涨上百倍的医药股应该非常多,科伦药业能不能进入这个万亿市值梯队,有一席之地,我们拭目以待吧。
2023年科伦药业还是医药股中最靓的一个闪闪的红星,金光闪闪,光彩夺目。
再综合聊聊2023年业绩预告吧,这个个人猜的,写到家庭作业上,也许比较乐观。做个记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