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是我的重仓股,好行业,低估值,高成长,优秀的董事长。说了好久好久它的估值和发展前景,今年大涨了50%左右,贵不贵?看看董事长马明哲怎么说,看看大机构的分析研究估值报告,有的比我乐观多了,现在看到了70多元,中国平安是我十年十倍目标股票。如果真的能够上涨十年十倍,我也是有钱人了,希望如此,拭目以待。其实半年报都是迟来的信息,中国平安每个月都有保险费收入数据,大概情况就一目了然了,今年半年报的亮点是分红增加了,每股0.5元,如果分红也能够十年十倍,十年后我每年分红差不多20万足够生活费养老了。万一更多呢,二十年后会不会又又五倍,一年分红差不多100万,白日做梦,黄粱美梦也做做,有盼头,也有希望。下面大概说说半年报数据吧,网上都有,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看看。
一
关于股票价格,估值,用马明哲董事长的话回答大家。
马明哲(平安集团董事长)补充:我们很难评价我们的股票价格,这是由投资者来决定的。通常判断一家公司,投资者会看PE(市盈率)和增长情况,或者看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现在我们的PE大概是11倍左右,我们的增长大家可以看得到。不考虑科技因素以及其他未来因素,就用金融的PEG来算,在市场上也很难找到。
潜台词:股价还涨不涨我不知道,反正去年听我们呼吁买了平安股票的,今年赚了不止一根棒冰。就说这么多,其他自己体会……同样跟随我买中国平安股票的今年赚的也不是一份平安福保险费了,我傻鱼傻乎乎的现在都50%了。
今年中国平安股票大涨了,许多机构包括国际投资机构都重新给了目标价格,短期许多都看好多70元了,当然距离十年十倍的目标还在山脚下,小荷才露尖尖角。下面是安信证券的定价依据,看上去基本合理。
二
半年报数据解读,核心金融业务:新业务价值劲增46.2%,產险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银行加速零售转型;
2017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母净利润434.27亿元,同比增长6.5%,扣除2016年上半年普惠重组95.0亿利润的影响,同比大幅增长3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257.8亿元,较年初增长11%。同时,公司大幅提升现金分红水平,拟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50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0%。
从四大险企前7个月公告情况看,中国平安再次赶超中国人寿,拿回保费收入桂冠。
1
寿险业务量质齐飞,助推新单价值高增长,剩余边际加速释放提供利润增长趋势性支撑。2017年上半年,寿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2377.1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新单价值385.5亿元,同比增长46.2%;寿险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235.76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剩余边际摊销释放贡献利润239.9亿元,同比增长38.7%,价值增长助推剩余边际加速释放,为利润增长提供趋势性支撑。
平安寿险通过传统保障型产品升级,强力驱动内含价值增长和剩余边际释放。2011-2016年,平安寿险原保费收入、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复合增速分别为18.61%、22%和25%,2016年平安新业务价值率为37%、利源中死费差占比66%,价值增速和业务品质领跑国内同行。随着保障型业务的崛起,中国平安依托强大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受益更为明显。
2
产险增速与承保盈利行业领先。
财产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小幅回升,仍保持行业优势水平。2017年上半年,财产险业务共实现原保费收入1034.4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车险保费收入802.6亿元,同比增长13.6%,保证保险业务保费95.2亿元,同比增长714%。公司综合成本率96.1%,较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
2011-2016年平安产险保费收入复合增速16.38%,行业为14.17%,同时,运用新科技和大数据强化风险筛选能力,并拓展高品质信用保证保险,近三年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5%-96%,保持行业领先。2012-2016年,平安财险ROE
均值为19.46%,同期人保财险为18.81%、太保财险为11.67%。
3:个人客户总量1.43亿,较年初增长9.3%,客均利润同比增长18.5%至241.66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达1.43亿,较年初增长9.3%,上半年新增客户1,854万,同比增长10.6%,其中有667万来自於集团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使用者的经营,已成为平安客户数量稳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隨著平安综合金融战略的深化,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6月30日,集团客均合同数2.28个,较年初增长3.2%,集团个人客户中有3,734万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在整体客户中佔比26.1%;主要產品线均保持健康、可持续的盈利能力,2017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客均利润241.66元,同比增长18.5%。
同期,集团互联网用户达到4.03亿,较年初增长16.4%。用户在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迁徙量为4,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平均每个互联网使用者持有平安2.04项服务,较年初增长5.2%。同时,用户的活跃度逐步提升,截至2017年6月末,月均活跃用户达6,531万人,同比增长76.1%,高活跃用户佔比21.9%,用户黏性持续增强。
4
2017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及机构间交易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市场领导地位持续稳固。其中,财富管理交易量同比增长65.0%至10,985.39亿元,机构间交易量同比增长45.4%至36,872.31亿元。
平安好医生和金融壹账通业务量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累计为超过1.6亿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月活跃用户数峰值2,000万,日咨询量峰值46万;金融壹账通方面,个人用户规模达2.03亿,较年初增长9.7%。2017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累计与406家银行和1,493家非银金融及准金融机构合作;新增同业交易规模2.62万亿元,征信业务查询量超3.56亿次,成为央行个人信用体系的有效补充
5
平安银行
综合金融布局零售大资管。平安银行转型零售业务,2016年个人客户增长27%,公司在信用卡、汽车贷等零售领域具有领先优势,2017年平安银行将注重科技创新,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零售转型的多点突破。平安证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联网证券快速发展,未来平安证券将巩固交易技术优势并加强向资管业务输出。平安信托转型“财富+基金”发展新模式,公司围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私募投行”,促进差异化发展。
6 资本科技双轮驱动型
传统估值方式有待改变,互联网金融的估值多少合适呢(⊙o⊙)?
8月18日,在中国平安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司高管称相较于业绩来看,公司股价此前被低估,今年公司股价估值正在持续修复。目前中国平安正由原来的“资本驱动”模式向“资本+科技”双向驱动转变,随着公司在科技方面投入和产出的加大,市场对其应加入科技估值元素。
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表示,中国平安拥有中国金融机构中规模领先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科学家超过500人,科技研发人员超过两万名,多项成果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人脸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预测AI技术、决策AI技术以及平安区块链技术等在上百个场景中应用。在不远的将来,会逐步将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打造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推动公司业务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2017年上半年集团创新科技成果:
a
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的专利申请数高达1,458项。
b
人脸识別技术精准度世界领先达99.8%,已应用在超过200个场景。
c
平安在业界首创图像定损概念,利用图像和深度学习技术完成极速理赔,已於2016年上线。该技术较传统手段,将定损提速4,000倍。
d
平安科技与重庆疾控中心联合研发了全球首个人工智慧+大资料流程感预测模型。
科技引领金融变革,创新打开估值空间。2017年上半年,平安互联网金融深化发展,业务保持高增长,其中,陆金所控股上半年财富管理交易量同比增长65%,机构间交易量同比增长45.4%;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将逐步打开平安估值空间。
三 ;未来展望
马明哲表示:「智慧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贏科技者贏未来。平安以科技引领业务变革,拥有中国金融机构中规模领先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科学家超过500人,科技研发人员超过两万名,多项成果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人脸识別技术、声纹识別技术、预测AI技术、决策AI技术以及平安区块链技术等在上百个场景中应用。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逐步将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变身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推动公司业务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以更好的成绩回报投资者。」
一句话距离十年十倍目标价格还很远,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保险费收入一直保持30%左右增长,拿平安养老过日子一点问题都没有,60岁以后就靠平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