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芯生物是中国原创新药的领跑者

(2021-04-01 14:29:46)
分类: 微芯生物

微芯生物是中国原创新药的领跑者

一、公司概况

      微芯生物是一家以原创类新药研发为核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竞争力,始终秉承“原创、优效、安全、中国”的理念,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 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病毒领域、中枢神经系统五大领域的原创 新药研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具有革命性疗效的创新机制药物的公司。

      公司成功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与早期评价平台”,作为原创新药研究的早期筛 选与评价手段,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临床开发的有效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原创新药研发的失败 率。该平台的技术会根据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公司成 20 年来,基于上述核心技术成功发现并开发了包括抗肿瘤表观遗传调控剂西达本胺、三通路靶 向激酶抑制剂西奥罗尼,抗 II 型糖尿病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西格列他钠和自身免疫疾病抑制剂 CS12192 等一系列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已有两个适应症成功获批上市,共计 10 个适应症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近 20 个项目处于早期开发至临床前阶段,产品链已覆盖从上 市销售到早期探索性研究的不同阶段、不同疾病领域。

二、公司研发能力

   (一) 公司研发中心分为深圳和成都研发中心,其中早期研发中心又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深圳小分子早期研发中心、成都小分子早期研发 中心和成都大分子早期研发中心。公司 目前20 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项目均来自深圳研发中心的 贡献,随着成都研发中心的落成和投入使用,未来深圳和成都的小分子早期研发中心和成都大分 子早期研发中心将在大小分子的肿瘤、代谢、自身免疫、中枢神精和抗病毒领域有更多项目加入。

 公司原创新药的研发主要分为早期探索性研究阶段、化学基因组学评价阶段、临床前研究阶 段、产品开发阶段、临床开发阶段和上市后持续研究阶段六部分, 公司创新药物的研发基于自主建立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 核心技术,首先通过基于现代生物医学发现所揭示的分子病理信息,利用化学基因组学及相关生 物信息学技术等探索性研究进行靶点发现或确认,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基于片段的化学库 合成、建立体外活性筛选方法(高通量筛选)、早期体内活性评价模型、基因组学及生物标志物 研究等技术手段进行循环式的发现过程,最终得到活性适中、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模式差异 化大且可口服吸收的候选药物分子。筛选出的先导药物分子随即进入临床前综合评价阶段,研究 内容包括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 质量指标、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当候选药物经过充分的临床前综合评 价,在动物或体外试验中证明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公司开始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如实 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试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申请进入首次人体试验(临 I 期)。

(二)、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

公司截至 2020 12 31 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191 人,其中博士 26 人,硕士及本科 153 人。药物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合作,研发人员具有医学、药学、化学、生 物学等专业背景。

1XIANPING LU (鲁先平)博士: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有 90 年代在美国成功创建开发原创新药的生物技术公 司的经历、历任国外知名医药公司北美研发中心研究部主任、清华大学高级访问教授,在专著或 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包括 4 篇文章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Nature》、 Nature Medicine》和《The Lancet Oncology》,具有全球药物开发、管理和知识产权战略经 验,2017 年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 奖”,2020 10 月获深圳经济特区 40 40 人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表彰;

2、宁志强博士: 公司副总经理,曾担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委员,专长于免疫与肿瘤等生物医学研究,负责药理、临床前及临床等新药研发工作, 曾获 2013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李志斌博士:公司副总经理:参与的课题研究曾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负责药物的化学,质控及生产;

4、潘德思博士:公司首席科学官、副总经理: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助理研究员,2000 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 获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5、曾宏博士:公司早期研发中心(成都)常务副主任:曾任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 广东东阳光药业研究院、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理学博士;

6吴韬博士:公司成都大分子早期研发中心主任:曾任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 大分子发现资深总监、Mabspace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体发现与工程副总裁、强生公司杨森制药亚 太研发中心上海探索中心生物发现负责人、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有限公司神经科学神经兴奋研 究所抗体发现负责人、Boehringer Ingelheim 生物药发现综合功能团队经理、Principle Scientist、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Principle Scientist 、默沙东抗体发现科学家等职位,香港大 学微生物/免疫学博士;

7、山松博士: 公司早期研发中心总监: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8、黄圣健博士:公司药理与非临床研究部高级药理药效经理:2014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于 2014-2018 年先后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免疫学、 肿瘤学和转化医学等方面研究,获 2019 年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 C 类认定;

9、周游博士: 公司高级生物研究员、早期研发中心主任助理:2013 年获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14 年至 2016 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 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专长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发工作,从就读博士研究生 开始至今,即以小分子化学药物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参与微芯生物多个小分 子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工作,涉及肿瘤、代谢、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主持并结题深圳市科创委基 础研究项目 1 项,参与卫计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1 项,主持深圳市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技 术攻关重点项目 1 项;

10、杨千姣博士: 公司副总监:2011 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专长于小分子药物的设 计与合成,负责深圳药物化学部的候选化合物的发现工作;

11王伟博士:公司药化一部助理总监:2014 年于兰州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副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海思科医药集团、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药化化学研究,参与过新型麻醉药 环泊酚(HSK3486)的早期研发;

12、巩晓明博士: 探索研究部高级总监: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院,曾担任葛兰素史克上海研发中心 资深科学家,生物成像与药物靶向分析中国区负责人,葛兰素史克学会(GSK Fellow Society 副会士(2017 年入选),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专长于创新药早期发现、药 物筛选、中枢神经及免疫疾病领域。

 以上研发人员均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管理经验,大多具有海外名校的研究经验或者知名医 药企业的研发经验。除此之外,公司的其他研发人员,也大多具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学习经历, 在行业内期刊杂志发表高影响力论文多篇。

三、强大的原创产品线(国内)

(一)小分子原创药

1、西达本胺(商品名为“爱谱沙®/Epidaza®”),国家 类原创新药,是公司独家发现的新分 子实体药物,机制新颖,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1):治疗外周 细胞淋巴瘤(难治复发):2015年上市,中国首个以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药物,亦 是目前中国唯一治疗外周 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2):乳腺癌新适应症:2019  11 月底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以实体肿瘤为适应症获批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类药物

3):弥漫大 细胞淋巴瘤:III 期临床试验

4):非小细胞肺癌: II 期临床 试验。西达 本胺联合 PD-L1 

    2、西格列他钠:国家 类原创新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分子实体药物,独家发现,机制新颖。是全球最早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PPAR全激动剂,可适度平衡激活PPARαγδ三个受体亚型,更有效地抑制由肥胖及炎症因子激活的CDK5PPARγ的磷酸化,从而选择性地改变一系列与胰岛素增敏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不但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治疗患者通常伴发的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紊乱,进而有益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

1):型糖尿病:于 2019  月申报新药上市(NDA)并获受理。目前正在现场检查阶段,即将获批。

2):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申报二期临床。

3):西格列他钠联合二甲双胍一线治疗 II 型糖 尿病,三期临床研究

4: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临床前研究.

   3、西奥罗尼:国家 类原创新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分子实体药物,独家发现,机制新颖的三通路靶向激酶抑制剂,同时作用Aurora BVEGFRs, and CSF-1R三个通路,对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慢性炎症具有良好作用。针对Aurora B等靶点全球目前尚未有上市药物

1):卵巢癌、三期临床,纳入突破性治疗

2  小细胞肺癌、三期临床,纳入突破性治疗

3):肝癌:II 期临床

4):非霍奇金淋巴瘤 II 期临床

5):三阴险性乳腺癌:即将临床IND

   4CS12192国家 类原创新药,获批临床,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选择  JAK3 激酶抑制剂,同时部分抑制JAK1  TBK1 激酶,目前尚没有此类抑制剂药物上市。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期临床

   (2)移植物抗宿主病、

   (3)多发性硬化病

 4)斑秃

 5)特发性皮炎

 6)系统性红斑狼疮

 7)炎症性肠病

      自身 免疫性疾病模型及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模型上均具有明显的药效活性,在部分疾病模型上 显示出有别于其他 JAK 激酶抑制剂的差异化药效特征。

5CS27109国家 类原创新药,靶向肝脏的 TRb 高选择性激动剂,正在开展临床前药学、药理毒理等系统评价,拟 治疗的适应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021 申请 IND

6CS23546小分子 PD-L1 二聚体拮抗剂是一款可口服、高效活性候选分子,动物试验研究显示 出良好的药代和抗肿瘤免疫药效特征,2021 将推进候选分子进入以申报为目标的临床前评价, 2022年申请 IND

7CS17919国家 类原创新药,CKD,T2D,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型糖尿病、慢性肾病ASKI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方案在不同的代谢性疾病模型(慢性肾病、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炎等)上取得了初步药效,计划开展以申报为目标的临床前评价。

8CS24123国家 类原创新药,肿瘤、免疫性疾病,IDO抑制剂,临床前与早期探索性研究

9CS17938国家 类原创新药,肿瘤、免疫性疾病,PD-1\PDL1抑制剂,临床前与早期探索性研究

10CS30001:国家 类原创新药,(慢性肾病)CKD,   MR选择性拮抗剂

11CS43001:国家 类原创新药,银屑病  TYK2选择性抑制剂

12CS53001:国家 类原创新药,P53变构调控剂,  肿瘤

13CS60001:国家 类原创新药,Ras变构调控剂,  肿瘤

14CS70001:国家 类原创新药,脑部TRP选择性激动剂,  中枢神经

15 CS27100国家 类原创新药,肿瘤,免疫性疾病SHP2选择性激动剂,临床前与早期探索性研究。

(二)大分子原创新药:

公司成都大分子早期研发中心已成立,计划2023年新申报临床。

四、强大的原创产品线(国际):

1、西达本胺:

1:  成年人细胞白血病(ATL20201013日沪亚生物在日本提交上市申请。

2沪亚与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 以下简称“BMS”)在黑色素瘤领域进行全球临床试验合作,就沪亚的HBI-8000(微芯生物西达本胺)与BMSPD-1产品欧狄沃®(纳武单抗)开展联合治疗黑色素瘤的全球III期关键临床试验

 

2、西奥罗尼:美国

1)、小细胞肺癌:已申报临床,即将开始临床。

2)、卵巢癌:即将申报临床

3CS12192:美国  类风湿关节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