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茅台外交”三部曲

(2011-10-13 16:0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一物

(三)“茅台”庆功曲

27日晚,尼克松举行答谢宴会。依基辛格回忆:“在上海举行了最后一次宴会,此时此刻,紧张情绪烟消云散了,人们开怀畅饮茅台酒”。[1]时任中国外交部翻译的章含之回忆说:“那是整个访问当中的高潮,因为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尼克松访问这个历史事件,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那一天所有人都轻松,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喝了好多茅台酒,那大概是空前轻松的一次。第二天尼克松要回国了,我们也要回北京了。总理也高兴,尼克松也高兴,然后乔冠华也喝茅台,那天晚上真的是已经打破了开始阶段的那种拘谨”。[2]

此时此刻,茅台成了庆祝中美公报诞生的贺喜酒。在宴会上,尼克松更是豪饮茅台,把它当作自己访华成功的庆功酒。尼克松兴高采烈,茅台酒使他脸上的笑容泛着红光,在酒的助兴和壮胆下,他激动不已地走到麦克风前,高举斟满茅台的酒杯,作了这次访问唯一的一次即席讲话:“我们在这里已逗留了一周,这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一周”。[3]“我们要建立一座跨越 16千英里和22年敌对情绪的桥梁,可以说,是公报搭起了这座通向未来的桥梁”。[4]觥杯交错,活色生香,茅台酒将宴会上宾主的喜庆情绪推向高潮,也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第一个高潮到来了。

28日上午,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一行到上海虹桥机场送别,并特意赠送了尼克松几瓶上好的茅台酒,使因打开中美关系而与茅台结缘的尼克松心满意足地而归。

 



[1] 《基辛格回忆录全集·白宫岁月》(第四册),杨静予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9页。

[2] 梁建增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3] 《尼克松文集·领导者》,尤勰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4] 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