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前辈好文:古源博物说哥窑(系列)

哥窑-血色成因
(2008-12-15
14:59:04)

官字款的哥窑
细部,黑色的铁线边缘溢出金色的氧化铁,这是老器的特征,是正常的。
底部开片
上口工艺
图一
图七
图八
图九
-
-
-
-
开片非冰裂纹,且金丝铁线感到太过,色彩做作。釉光过强。无宋瓷的温润氤氲气息。
博主回复:2010-06-09 20:15:07
哥窑开片不一定是冰裂纹,因为开片的形状有很多种,是因为哥窑釉石材料的不同,开片也就不同,因为釉石的内部结构和研磨的精细度有关,因为古老的哥窑的研磨原始的或天然矿料,较粗它开片就会曲折无规则性,哥窑开片有鹿格纹、柳条纹、梯格纹、鱼子纹、蟹爪纹、有时在一个瓷器上有多种纹饰,同时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宋代在生产哥窑时只有铁线,没有金丝,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珍品哥窑的金线是一千年在不同的环境下,物理、化学和胎内成份所决定,釉光的强弱也是根据存放环境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评述哥窑时,不仅有文科的理论,还要有理科的知识,这样的评述才能恰到其为,现在的专家学理科的不多,所以,有些专家的文章不能照搬,自己研究会有好的收获。欢迎宝岛和王莉老师评述,望多交流!一人之言。
-
-
-
-
-
水晶柚哥窑百极碎象耳小瓶
(2010-06-21 13:28:56)
哥窑熏炉

图1

图2
图3
话说哥窑
(2011-08-03
17:13:28)图1

图2

图3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再说哥窑-1
(2011-08-10
13:49:11)图1
图2
图3
再说哥窑-2
(2011-08-10
13:59:32)图1
图2
图3
图4
再说哥窑-3
(2011-08-10
14:13:07)
图2
再说哥窑-4
(2011-08-10
14:39:39)
哥窑、支钉、开片
(2011-08-16 15:40:26)
图片1:故宫官方网站的公布哥窑,如果按照哥窑的标准只有铁线没有金线还不是算真正意义上的哥窑。
图片2:这个盘子公布的是哥窑但是也不能是宋代哥窑,按照支钉较大和满釉应属五代之物,一人之言。
图片4:汝窑星辰纹
图片5:汝窑星辰纹
图片6:这个图片哥窑炒米黄,善于血草文。
图片7:图片百极碎
图片8:钱纹
图片9:蜘蛛纹
图片10:蜘蛛纹
图片11:章鱼纹
图片12:章鱼纹
图片13:芭蕉叶纹
图片14:菊花纹
图片15:宋代支钉
图片16:康熙支钉
图片17:乾隆支钉
图片26:五线谱纹
开片与汽泡
闲说哥窑
(2011-09-05 11:02:36)
图片1:
图片2:哥窑的颜色有多种当然在历史记录中米色,哥窑是最好的。是因为是按照拥有者的观点的认定,这也不足为奇。其实在我看来以个人的标准来定哪件最好的什么颜色好、什么器型好以及工艺技术在加上材料的差异都会使人改便看法。
图片3:在我研究哥窑多年这是一件让我欣慰的一件哥窑,它是一件传说中米色哥窑更好的白色,犹如禾田白玉又如羊脂玉的釉面油润洁白。
图片4:开片曲折不直线,金丝铁线分立清楚,金线具有再度发展之趋势,铁线是固定的金线是在发育中动态的。
图片5:这件哥窑是点型的本人认为是级别最高的羊脂哥窑是非常罕见的品种,在历史的记录中没有此说法是藏者原创。
图片6:是否有年代感是真品老器要在釉面上、开片上、手感上、颜色上、和表面的视觉之合加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递给你的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妙不可言是真品、是赝品、都是一种享受这才是真正的玩家。
图片7:这张图片放大的一百倍是我们在正常情况下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传递给你,告诉你这种表现是真品,不管从铁线、金线破损的气泡和浊蚀的釉中的石化,告诉你是老器。
又说哥窑
(2011-11-01 1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