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朝鲜《天下图》 山海经

(2012-07-10 08:53:54)
标签:

杂谈

[转载]朝鲜《天下图》 山海经

(2011-07-17 10:01:06)
 
题记:

    在博文的地图中,我惊奇的发现,一个困扰我很久、历史地理学界至今郁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禹贡》梁州入南海之黑水。从地图所标来看,黑水注入现在的印度洋(上古时代似乎是把印度洋、中国南海统称为南海)。清人杨守敬等编绘《水经注图(外两种)》(中华书局2009年版):“《水经注》今缺黑水篇,正义引《水经》云: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盖合《禹贡》雍梁之黑水为一。而张掖之水实无入南海之理。郦注既不传,未知亦依经为说否?《天问》云:黑水玄趾,三危安在?盖自战国时此水已渺茫无凭据。杜佑言:道元注水经,锐意寻讨,亦不能知黑水所经之处,则郦注纵存亦属影响。余以为张掖之黑水,《禹贡》雍州之黑水也;滇池之黑水,《禹贡》梁州及到黑水入于南海之黑水也。别详《禹贡图说》。”虽然如此,清人杨守敬等在编绘水系图时,只标注了雍州之黑水即张掖之黑水,而没有标注入南海之黑水,而此入南海之黑水,正是困扰历史地理学界的大难题。但是,杨守敬等毕竟认为滇池之黑水即《禹贡》雍州之黑水。可是这个观点并不注入南海!我认为,根据博文中的标注,黑水是流注南海的河流,而滇池水注入金沙江,最后通过长江注入东海,非《禹贡》梁州入南海的黑水。真正符合《禹贡》记载的应该是现在的怒江。因为,怒江又名潞江,上游叫黑水河,藏语称“拉曲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龙的传人

          http://s5/middle/853ef7694a82382750f24&690

 

朝鲜《天下图Cheonhado》山海经

 

在朝鲜保存的古代典籍中出现了许多古代的《山海图》或《天下图》

据考证,这些古代地图出于十六或十七世纪。

令人吃惊的是这类古代世界地图的地理信息基本来自《山海经》而其表现的天下竟然是球形大地。

简言之,就是《山海经》+球形大地。

有专家学者称,这些是当时的朝鲜学者根据该时期传入朝鲜的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的球形大地观念复制的山海经地图。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朝鲜学者不直接学习《坤舆万国全图》中全新的地理信息和知识,反而要翻过身来用所谓最新的球形大地观念去复制(复原)两三千年前中国《山海经》的天下图?

 

请注意,在这些《山海图》《天下图》中有汉代的地理信息如西域车师莎车鄯善月支乌孙大宛等等。

结合汉代张衡等人发展壮大的浑天说中的球形大地观念(天地如鸡卵,地处天中犹卵黄),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山海图》是汉代人的作品。

据说,《山海经》原配有图《山海图》,此图迟至晋代依然在世间流传,陶渊明在其诗中提到他曾流观《山海图》。

有专门研究的学者称朝鲜《山海图》《天下图》有的是唐代的作品。

如果此点有确实的证据支持,则可证明球形大地的《山海图》从汉代一直以某种方式在世间流传。

 
http://s9/middle/853ef7694a82382be1eb8&690 
           http://s11/middle/853ef7694a8238314d7ca&690  

http://s9/middle/853ef7694a823849673a8&690

         http://s12/middle/853ef7694a82384cc8e5b&690

                            http://s6/middle/853ef7694a82385062b95&690
 
http://s16/middle/853ef7694a8238a5425cf&690

http://s4/middle/853ef7694a8238c217ec3&690

http://s10/middle/853ef7694a8238c97ce89&690                  http://s5/middle/853ef7694a8238d9b3d14&690
张衡等浑天家既然提出天地如鸡卵,地处天中犹卵黄”,自然可以设想或者想象卵形大地的模型以及双圆的天地模型。

晋书 天文志:

"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果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谓之南极、北极。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绕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谓之上规。绕南极七十二度,常隐不见,谓之下规。赤道带天之纮,去两极各九十一度少强"。

看看卵形地球和卵形天地的模型吧!


http://s14/middle/853ef7694a824075f3f9d&690  

        http://s3/middle/853ef7694a82408182dd2&690  

                 
http://s12/middle/853ef7694a8240857fc1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