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下几代人记忆的沈阳中山公园

(2012-02-15 22:15:54)
标签:

杂谈

留下几代人记忆的沈阳中山公园

(2010-12-12 06:42:34)
 

http://s2/middle/4b61b390h972a880456b1&690沈阳中山公园孙中山纪念馆

http://s1/middle/4b61b390h972a58e67a00&690现在的中山公园沉池
http://s8/middle/4b61b390h972a589a3557&690

日伪时期的中山公园沉池

http://s7/middle/4b61b390h972a58c7f726&690日伪时期的中山公园沉池

http://s9/middle/4b61b390tb687baebb1c8&690博主保存的中山公园门票正面
http://s13/middle/4b61b390tb687bc3bf42c&690博主保存的中山公园门票背面

http://s9/middle/4b61b390h972a58f5c2a8&690
http://s1/middle/4b61b390h972a591445a0&690
http://s13/middle/4b61b390h972a5932cecc&690
http://s8/middle/4b61b390h972a595159e7&690 几代沈阳人的记忆
http://s10/middle/4b61b390h972a59608f69&690
http://s16/middle/4b61b390h972a597f119f&690 中山公园水塔旧址

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5号的中山公园,这个不大的公园,见证了沈阳的发展、繁荣和兴盛。本身也成为沈阳的城市文化载体之一。

辽宁沈阳中山公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5号(中华路南侧),占地面积16,100万平方米,始建于1924年,在日本占领东三省建立伪满州国时期被称为千代田公园(“中华路”原名“千代田町”),禁止中国人进入。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

1912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该公园南侧修建了“千代田水塔”,当时储水量为10万加仑,合450吨,并于1915年开始城市供水,成为沈阳市的第一座水塔。当时,在沈阳市区,千代田给水塔为最高建筑。如今,中山公园水塔旧址已被沈阳市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就出生于该公园附近。2003年起该公园不再收取门票。2005年,该公园完成了综合改造,拆除了园内的违章建筑,并将公园围墙推倒,改为开放式公园。园内绿树红花,假山亭阁,小桥流水。虽地处繁华闹市区却自有一种宁静。

很多沈阳市民的照片,越是发黄的照片,和中山公园有关也越多。中山公园的一些景点已经成了沈阳市民两代甚至三代人共同的拍照留念的地点。

 

城市发展不能“得到想要的却又失去拥有的”http://epaper.lnd.com.cn/html/lswb/20101217/lswb611553.html


    十二运沈阳赛区组委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体育局局长徐兴家,昨天向记者表示,中山公园并入全民健身中心后不会改名。他说:“中山公园有历史上的含义,不仅是现在,将来也是沈阳的一笔财富。 ”
    这个表态温暖人心。从“可能将改名”到“不会改名”,公众终于等到了这个尊重历史和民意的表态。在沈阳市铁西区三根烟囱轰然倒掉等一系列事情发生后,我们自然会希望,行政部门可以更好协调发展城市与保护历史、保护文物、保护共同记忆之间的关系。
    有关保留中山公园姓名的强烈呼声,来自于对那块绿地多年的感情。一旦,中山公园改名为全民健身中心,相信很多人会暂时失去方向感,而更长久地会失去心理慰藉。就像一位老人,现在站在铁西区,再也看不到那高高的三根烟囱,一定会茫然若失。
    我们的文物保护现状,实在不容乐观。沈阳建筑大学教授陈伯超说,现在,除了 “一宫两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妥善保护之外,另外的 “两个典型 (新乐遗址与工业文明)”至今仍受到冷落,尤其是曾经作为共和国脊梁的大批工业遗产已遭灭顶,实在令人惋惜。这位专家没有提到的 “三个典型”之外的痛心现状,比如,曾经显赫一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卿体育场”,如今杂草丛生。
    这种现状的产生,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据说,铁西区那三根大烟囱——铁西工业文明的绝佳象征,轰然倒地之时,一些围观者流下了眼泪。此前,一些专家和工人为了留住那些烟囱,游说了很多部门,最终没有成功。同时,有关部门当时接受采访时说,只有拆掉那三根烟囱,才能迎来全新的文明。
    我们尤其是一些管理者,可能过于想摆脱落后,以光鲜外表展示与人,骨子里是不自信。陈伯超曾经精辟地总结,“当我们生活在一种落后的、贫困的环境之中时,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向往着别人那些更为先进的条件与设施;当我们拥有了这一切之后,我们又将向往着那些曾经留下我们刻骨铭心记忆,以及那些我们曾为之付出艰辛劳作和情感的一切。
    在缺乏对人文环境深刻敬畏的同时,相关决策又时常不透明,人为加剧了城市发展与保护老建筑之间的矛盾。沈阳球迷任毅说:“五里河体育场不就是吗?当年那里见证了中国足球进军世界杯的历史性一刻,改成了奥体中心。当年全国唯一的五里河体育场啊,现在却成了全国N个奥体中心中的一座,太可惜了。把自己最骄傲的东西改没了。 ”
    这个球迷和别人一样,并不知道改名是如何运作的。对于整个社会,改名也是“黑箱化”的。中国男足冲击世界杯成功的骄傲,永远留给了沈阳五里河;唐代诗人孟浩然游览古迹时曾写下了“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正是此意。缺少知情权,缺少公开和透明,我们就留不住五里河体育场,留不住那种豪情壮志。
    最关键的是,城市发展与保护文物有法可依,经常相安无事,可为了挣钱有人会硬生生制造矛盾。比如沈阳某条街的“不可移动”建筑,时常会听到被拆的消息,市民拦阻、执法部门介入,又会被一夜之间完全强行拆除。之后,强拆的企业又经常被责令在原址上重建一栋,这种滑稽的保护方式,达到令人悲哀的程度。
    一切都可以创造,唯有历史无法克隆。我们不能像罗大佑歌中唱的那样,“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城市发展必须为老建筑留一条生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依法行政。
                                                                   辽沈晚报评论员 张健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