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险双录,你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标签:
保险双录可回溯管理录音录像 |
分类: 政策解读 |
这两天,保险行业又刮起了一阵风,关于买保险要双录的,有朋友在朋友圈看到后问我,这是真的吗?
每次新政出台或保监会有新政策出来,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代理人歪曲事实真相。其实,保险双录真的如下图所言那样的吗?并不是。
什么叫保险双录?专业的叫法是“保险销售可回溯管理”。
http://s3/mw690/002zx2tHzy7frT4Dy3oc2&690
关于保险双录的文件,其实早在2017年7月10号就发出,同年11月1号开始实施,文件为保监发〔2017〕54号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是为了规范保险销售行为,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出的文件,本意是规范行业存在的销售误导,但是总是会让一些人用于炒作营销。
该文所称的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
办法规定哪些渠道需要实施可回溯行为管理(双录)?
经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包括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其中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包括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包括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非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哪些产品规定需进行可回溯行为管理(双录)?
投保人为自然人的保险产品,团体保险产品除外。特定渠道销售的超过一年期的人身产品和投资连结险,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进行双录。具体往下看。
办法规定哪些销售行为需要开展可回溯行为管理(双录)?
1、
2、
或者符合下列行为之一的,也需要双录
1、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包括利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营业场所内自助终端等设备进行销售。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销售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或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
结合上述所言以及下面的文件原文,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1、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双录,更多的是针对要么是兼业机构代理的产品,比如常见的银行保险(这是理财险销售误导的重灾区),或者是一些新型的人寿产品,形态复杂,有一定风险,比如投资连结险,再或者是规范销售误导,让大叔大婶们明明白白买保险,业务员诚信销售,不为了业绩乱买保险,整顿行业。不是有心人士所说的那样“体重超重、身材偏小的都会被加费或拒保,保险不是有钱就能买的……”。
2、受到影响比较大的是保险兼业机构,比如银行类保险兼业机构。
文件中关乎消费者比较切身利益的大概就是以上这些。
附上文件全文供参考: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中介机构是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其中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包括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包括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非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第四条
第五条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依照中国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的有关规定开展可回溯管理。
第六条
(一)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包括利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营业场所内自助终端等设备进行销售。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销售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或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
第七条
(一)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出示有效身份证明;
(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出示投保提示书、产品条款和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书面说明;
(三)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向投保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告知投保人所购买产品为保险产品,以及承保保险机构名称、保险责任、缴费方式、缴费金额、缴费期间、保险期间和犹豫期后退保损失风险等。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应说明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销售健康保险产品,应说明保险合同观察期的起算时间及对投保人权益的影响、合同指定医疗机构、续保条件和医疗费用补偿原则等。
(四)投保人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说明告知内容作出明确肯定答复。
(五)投保人签署投保单、投保提示书、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书面说明等相关文件。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保险产品的,录制内容应包括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保险合同并认可合同内容;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还应包括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出示产品说明书、投保人抄录投保单风险提示语句等。
第八条
第九条
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应在录音录像完成后将新单业务录制成功的信息和其他业务档案一并反馈至承保保险公司。
第十条
保险公司在质检中发现视听资料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应当自发现问题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整改。
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自存视听资料、且未向保险公司提供视听资料的,应依照上述要求建立视听资料质检体系,自行开展质检,并将质检结果及时反馈至承保保险公司。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电话销售业务质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委托保险中介机构开展电话销售业务,保险中介机构可保存电话销售业务的录音资料,但应向保险公司提供成交保单的完整录音资料。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