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
(2014-09-14 11:36:56)
标签:
育儿 |
我小时候就看过根据这个故事拍的动画片。看了之后,觉得太好笑了。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想笑呢。这是一本既有趣,又能教给学生知识与道理的好书。这个故事故事都内容精彩,情节生动,语言幽默,很适合中国孩子阅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些:
一、“合理取舍”精化指导。
新课标提倡“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文较长,要面面俱到肯定是不可能的,势必要进行取舍。在自己读了书之后,我也进行了回忆,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小故事或几个情节罗列出来,再进行取舍。,指引学生把握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这本书的精彩。
我让学生观看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动画片中的一部分,学生很感兴趣,看完后,我适时引导:“动画片好看吗?书上写的比动画片有趣多了。”学生一下子有了阅读的愿望。
三、“方法指导”引领阅读。
在指导阅读中,我随着孩子们的节拍,适时适当的给孩子阅读方法的指导,我在课堂上首先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比如:“读一下题目,读后有什么疑问吗?”“带着疑问去读这一故事,肯定更有收获。”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其次,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文章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在推荐阅读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透过这个标题,想象一下这个故事能讲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没头脑还会做哪些没头脑的事情呢?”。
下课后很多学生围着我问:“老师,没头脑,会不会。。。。。。。。。?听到这些,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以后我要让我的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