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2012-04-09 09:26:57)
标签:
杂谈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from 《培根-论读书》读史使人明智(Histories make men wise)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Abeunt studia in morse.
读史使人明智(学术随笔)
------------
1. 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还是别的史书,只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行。要不就是怡情自娱了.
2. 读史,看的是两个,一个是国家,一个是人。 国家,看的事王朝为什么兴起,为什么灭亡,然后和现在做比较,参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读人,看那些人是怎么混的,这是一门艺术。
3. 如果有一定基础的话(当然是说读过一些书,不一定是历史书),读一下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有了兴趣,慢慢读一读黄先生的其他书籍。读过黄仁宇先生的书,再去看其他人的,比较不容易中毒。 第二步先看一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原本大学微言 历史的经验 亦新亦旧的一代 解决青年问题的我见 老子他说 庄子讲记《逍遥游》 禅宗与道家 道家、 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易经杂说 易经系传别讲 部分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太极拳与道功 。。。。。 南怀瑾先生的书虽不是史家专著,但对中国文化精析透究,可以超过一般学者的见识,而且文章风趣幽默,轻松读来,真正达到“明智”的目的,如果直接去看所谓现代一些什么教材型的史学专著,只会增加一些教材型的知识,思想恐怕还是迷糊。
4. 读史,粗读,通读是为了增加见闻,让自己有点这方面的知识,内涵罢了。精读,专攻某段史,人物史是为了学智慧,学谋略,前车之鉴罢了。
---------明:张居正; 清: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