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着玩】 《红楼梦》与粤语方言
(2013-08-11 14:25:35)
标签:
杂谈红楼梦粤语方言 |
题目:《红楼梦》与粤语方言
犹记前几年,报载某君居北地乡间,却喜读《红楼梦》,多年苦研,终有领悟。发现书中方言用语竟与其家乡土语相同,遂断然判曰红楼梦故事之发生地乃其家乡云云。此论一出,着实吓傻众多红学大家。
余观红楼梦,亦发现內中用语偶有类似粤语方言者。
注:
文中引文出自《红楼梦》(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1982年3月北京第1版书号10019•3272。
本文所称“粤语”,即广州方言,亦即广府话。所称“普语”,即今之普通话。
文字读音用拼音标注,拼音后的数字表示声调。
正文:
P 138.
(薛蟠上学读书)只图结交些“契弟”。
据书中注,“契弟:拜把兄弟,这里含有男色的意思。”此注甚妥。然“契弟”一词在普通话中已不流行。
但在粤语中,“契kei3弟”仍是常用的口头语。其表意也有改变,成了骂人的话,相当于“王八”、“混蛋”等。其余称呼,契爷(干爹)、契妈(干妈)、契仔(干儿子)、契女(干女儿),则无贬义。
P
140. 玉爱偏又听了“不忿”(金荣)。
P 347.
(赵姨娘)“不忿”凤姐宝玉两个。
不忿,即不平、不服气。在普语中,不忿由“不服气”取代。
粤语中“不忿”却仍保留,是日常用语。表现形式为“唔(m4)忿”、“唔忿气”,也是不服气的意思。
P 142.
(李贵等人)听见里面“作起反来”。
在普语中,现在多称“造反”,而在粤语中则称“作反”。
P 230.
贾政听了,便知此事(大观园室内装饰和陈设工程)不是贾珍的“首尾”。
p 979.
(凤姐):“说妹妹(尤二姐)在家做女孩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
p 1015.
谁知他(司琪)賊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首尾: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或者指事情的始末。上引文1、3都可按此普语意理解,即事情的过程,符合书中原意。
但引文2若作“事情的过程”解,则表意不明。
在粤语表达中,“首尾”演变为“手尾”,表示“余下来的工作
”,强调“尾”。引文2用粤语理解,则是“尤二姐与贾珍有未了结的事情。”想来更符合书中的原意。
P 302.
(林黛玉对宝玉冷笑道):“这会子犯不上‘跐(ci3)’着人借光儿问我。”
p 490.
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
“跐”着门槛,是个具体的动作,“跐”可理解为蹬、踩、踏。
“跐”着人,是个抽象的动作,“跐”应理解为依靠、依托,与粤语的“黐qi1”同音同义,即粘连、贴近。
P 303.
漫“搵(wen4)”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书中注,搵:揩拭。
粤语中,“搵(wen2)”是“寻找”意。表“揩擦”义的是“抆(men2)”,与“搵”音近。
P 350.
(赵姨娘):“这一份‘家私’,要不都叫他(凤姐)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在引文中,“家私”显然指“家产”。而在粤语中,家私的外延变窄,单指“家具”,写作“家俬”或“傢俬”。
P 377.
(晴雯冷笑道):“就把他(红玉)‘兴’的这样!”
“兴”在引文中表“因高兴而产生的得意劲儿。”
粤语中有类似词“焮(hing)”,焮与兴同音。焮的基本义是“烤”、“热”,也可引申为热闹、高兴、来劲儿。
P 569.
(宝钗黛玉)二人都笑道:“你(宝玉)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
飺(ci1):揩油、沾光的意思。
粤语有“黐qi1”,与“飺”音近,表粘黏、贴近意。用法上与普语的“蹭”意近,如“黐餐”就是“蹭饭、蹭吃蹭喝”。
P 577.
(刘姥姥):“依我说,给他(巧姐)瞧瞧崇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了。”
按书中注,“撞客:又称撞克、克碰。意为撞鬼,碰到鬼神而致生病招灾。”
粤语中与“撞客”意同的是“撞黑”,而粤语的“黑”和”克”同音,故“撞黑”也表述为“撞克”。
有意思的是,普语中“客”、“克”同音,粤语中“黑”、“克”同音。其间关系待考。
P 578.
(凤姐)说着叫平儿来吩咐道:“明儿咱们有事,恐怕‘不得闲’。”
“不得闲”,就是没空儿、没功夫。“不得闲”在粤语口语中常见,表现形式为”唔得闲”。
P 794.
(贾母):“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宝玉)一則生的‘得人意’,二則……”
“得人意”:得人中意,招人喜欢。
粤语中,“得人意”是常用词,可用于赞扬小孩子或物品,表示伶俐、乖巧、趣致、新奇。
P 812.
(薛姨妈)又摩挲黛玉笑道:“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洑’上水去了。”
书中注,“洑”:游泳。“洑水”:游向上游,比喻巴结有权有势的人。
粤语中有“戽(fu3)水”一词,“戽”与“洑”同音。“戽水”除本意“用戽提升水”外,还可表示用肢体击打、蹬踩、搅动、泼水等在水中的戏耍动作。
如用“戽水”义理解上引文,就是说,老太太那么疼你,我们也再表现出疼你,在别人看来我们就有瞎扑腾、凑热闹、助兴,附和、取悦老太太之嫌。
P 880.
宝玉笑道:“今儿大家‘开斋’。”
“开斋”本伊斯兰教用语,教徒结束封斋叫开斋。引文中的开斋是指无须顾忌,大吃荤食。
粤语中“斋”、“开斋”是常用词。普语称“吃素”,粤语说“食斋”,或“这顿饭够斋的”,大鱼大肉也称“开斋”。
P 914.
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畀”是个古词,就是“给”。畀仍保留在粤语口语中,与古义相同。
p 968.
(凤姐):“这会子被人家告我们,我又是个‘没脚蟹’ 。”
没脚蟹:比喻行动不得,手足无措,没有帮手,孤立无助的人。
粤语中有“软脚蟹”一词,构词方法与“无脚蟹”相同。“软脚蟹”用以形容软弱无能、被人欺负的倒霉蛋,与北方常用语“软柿子”同义。
p 973.
(凤姐):“我去拆开这鱼头。”
p 979.
(凤姐):“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拆。”
“拆鱼头”,也作“择鱼头”,比喻处理和排解复杂难办的事。
有称“食在广州”,粤人对食物有兴趣、讲究吃,食材广泛,药食不分。反映到方言里就是常以食物或食材为喻。如“大头虾”(冒失鬼、丢三拉四、马大哈)、“失魂鱼”(惊慌失措、行为莽撞的冒失鬼),“软脚蟹”、“择鱼头”也属此类。
p 976.
(凤姐)又求贾母“着”两个女人一同带去见太太们。
着:派遣,支使。
p 977.
(贾蓉):“若只管‘执定’主意,岂不怕爷们一怒。”
执,拿着;执定,拿定。普语中“执”以单字为词,已较少见。
粤语中这个词却常见,写做“揸(za1)”,词义也扩大了,可表示抓、拿、捏、把握、掌管、驾驭等多种意思。“揸”就是执,“揸定”就是“执定”。
结论:
1.上述例词,大部分出现在书中人物对话里。说明这些今人看来的古词语是《红楼梦》成书时代的市井用语,挂在嘴边的口头语。
前一篇:【闹着玩】 闲话海南蚊
后一篇:【身边景】落英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