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2)班
(2013-10-31 19:10: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说课材料 |
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10的加减法》,是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认为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让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几经研讨和修改。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生一起做对口令游戏。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出铺垫。
学生通过老师摆出的点子图和课件展示的点子图,完整说出图的意思,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多种算法,提倡创新思维,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1.书上61页的做一做,第一题找朋友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短,为此课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儿歌,即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本环节原本是作为收尾活动。最后想了想还是做课中活动更为适合,也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
2.让学生寻找所有和10有关的加减法素材。
出示图片
让学生提出学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3、深入拓展、延伸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学生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教学中我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情境。知识脉络清晰,环节流畅,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