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评课--六(2)数学
(2013-04-25 11:03:30)
标签:
杂谈 |
一、课引得妙
本课首先通过几个复习题,让学生看出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到底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从而引出新课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宇航员的故事更是让学生想一探小数点的究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规律的方法巧
进行观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为了分散难点,安排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探寻小数点移动,教师演示0.03小数点向右移、向左移,得出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第二层次:让学生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为下一步规律的总结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三层次:观察主题图,借助板书总结出规律。通过这样的几个活动,一个会真正动起来的小数点活生生的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对学生突破认知过程中的难点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教学效果很好。
三、解决问题与生活联系密切
本节课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教师设计的练习题不是单一的计算,而是巧妙的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知识联系,如由一块橡皮2分,买10块、100块多少钱?再通过单位换算引出0.02*10、0.02*100,这样用生活实践提炼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学生学的扎实、练得轻松,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
应强调如何补0的方法,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