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例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2013-03-21 13:17:36)
分类: 教学设计

讲课教师:六(3)冯老师

评课教师:四(1)李老师

  今天冯老师给我们做了一节精彩的课——《比例的基本性质》,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练习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从问题导学开始,冯老师就利用比的意义引入,然后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在复习中导入新课;接着老师在新课教学后及时的训练,在合作交流中将练习设计成“试手气,展才气”,将易混、易错的题集中展示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2、课堂练习选题具有开放性、典型性、综合性。

    练习的开放性体现在复习环节的第一小题,“2:3的前项乘3,如果比例不变,后项应()。”这道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可以乘3,还可以加6,还可以增加2倍。一道开放性的复习题,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练习题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找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练习中,比例中的项的呈现形式既有分数,又有小数,比例的呈现形式,也是既有一般又有分数形式。选题的典型性可以更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学得扎实、有效。练习题的综合性的体现在练习设计中既渗透了代数思想,又把四则运算,还有最小质数、最小合数、倒数等知识点巧妙的融合在这节课当中。综合性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使知识形成网络化。

  3、冯老师的练习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关注了所有的学生,真正让所有学生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总而言之,冯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建议:如果能在拓展练习中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比例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就更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