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程的意义》评课稿

(2012-10-25 15:12:18)
标签:

杂谈

                                                              讲课教师:五(1)班

                                                              评课教师:四(2)班

今天听了靳老师的课,我感觉靳老师耐心了,教学设计注重了许多细节,而且呈现得十分自然,衔接的巧妙,可以看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的确很高。

1、充分的预习,让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透彻,学习任务很明确。

2、课前的铺垫为整节课新知的教学打下很好的基础。

教师呈现两道填符号的题目让学生认识等式和不等式,并且将其板书在黑板上,是学生对方程是等式这一印象很深。

3、借助直观图形,数形结合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用等式不等式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引导得自然,教师的每个问题都很有启发性,设计的精心。如:天平平了吗?重量称出来了吗?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随着操作的进行,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天平两边重量的关系,自然地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与开课时的等式有什么区别,学生在比较后总结了方程的概念。接着,教师利用判断练习,集合圈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方程的意义。

4、练习形式多样,注重从练习中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

练习中有判断,看天平列方程,看线段图列方程,根据条件问题列方程。教师还给学生更大的四维空间,思考更多的列法,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从中引出了易混淆的问题,练习设计别有匠心。

5、教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的很好。如:坐姿的要求,表达要完整,看出了教师平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落实。

建议:1、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如:一杯水的重量指什么,如强调是杯和水的总重量会更好。2、多让学生练习找等量关系,动手列方程,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