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评课稿
(2012-10-11 16:31:21)
标签:
杂谈 |
圆的认识评课稿
授课教师:六(1)班李老师
评课教师:三(1)班李老师
李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操作,合作学习,游戏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做游戏,讲公平等操作,经历了实践,发现,归纳等活动,感受并发现了圆的特征;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体验了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生活中圆的作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煅炼;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喜爱,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顺利达成。
李老师在课堂上也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个人风采,教态自然,语言生动,普通话标准,语速语调恰如其分,尤其是其利用课堂生成,巧设问题,表扬鼓励,使得学生始终能保持积极的情绪进行学习,在李老师的巧妙调控下,整个教学过程顺着预设发展,相当流畅,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本课令我感受最深刻的亮点是:
第一个亮点,数学生活化使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如游戏:一字排开投球不公平怎么办,又如: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再比如:公路上的汽车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
第二个亮点,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这条主线,边做游戏边记录,教师适时提问点拨,学生有效的及时进行思考和交流,归纳总结发现。
第三个亮点:注重细节。如在认识半径与直径的特点时,有意给让学生发现必须要强调:同一圆;又如:在同学们做完游戏说发现时,不停地追问,由圆的半径相等,所有的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到完善成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使各个发现更加的完善、准确,让他们对于题意理解的细节有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本课,我也有几点疑惑,想提出来一起研究研究:
本节课共设置了两个游戏,在游戏一时,教师做的很好,把球筐放在不公平的位置让学生去思考,尝试,看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从而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圆上每个点到圆心的位置都是相同的,我想,在游戏二时教师也不妨尝试这样的办法,先出错,让学生看到不公平,再去想办法,记得李老师在组织学生做游戏二时,是这样说的,相对的人对齐,一人投球,另一人接球,接住为胜,否则失败,同学们听后没有异议,在这里不妨改为,教师任意指派学生结队投球,有相邻的,也有中间间隔一个人,两个人的,这时我想学生肯定提出争议,不公平,那么应该怎样结队呢?学生这时会思考,得出正确方法,这样不但能够达到认识直径的目的,还更能清楚的看到,邻近的好接球,即圆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长短判定,经过圆心的直径最长,我想这样学生得到的体会更多。
总之,本课既是一节展示新课标的示范课,也是一节展示优秀教师风采的示范课,很值得我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