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声音》教学反思
(2011-10-17 21:08:56)
标签:
画声音教学反思杂谈 |
分类: 教之思考 |
《画声音》是苏教美术第一册第16课,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声音有很多的呈现形式,高低起伏、强弱对比、节奏快慢、激烈柔和……声音还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欢快、悲伤、安静、激动、疯狂、嘈杂……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首先要找到听觉与视觉的契合点。这一课完全是在同学们的想象中创造出来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点,线,面表达相应的声音,我在课堂上采用了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
1.师生互动游戏,融难点在趣味中:老师按节奏拍手,学生听声音,用笔在纸上“拍”出节奏。——“啪
2.分析范作,学习借鉴:A.利用课件中的声音文件,让学生感受范作所表现的真实印象。B.在说“画”中发觉声音的感情,找找不同的色彩、点线形表达的感情——如:红色可以表达热闹、欢快、响亮…..;黑色代表沉闷、烦躁、悲伤……;曲线表达舒缓、柔和;三角形代表尖锐、清脆等等。
3.手“舞”足“蹈”笔“画”——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随着节奏活动身体,一边以手代笔,在空中“绘”出各种点、线、形,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例如喧闹的声音可以用块状和线条画,可以是凌乱的作画,也可以是重叠交叉的画面,让人看起来有繁杂的感觉;而快乐的声音可以选择欢快的线条,细小的小虫叫就可以用清脆的点和起伏的短线条来表现。在同学们的好奇心中掌握了点,线,面的基本用法,随后在他们欢乐的心中创造出了无数个五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