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课时从结绳计数说起

(2016-09-23 11:07:43)
分类: 数学教学设计2016-2017第一学

第六课时从结绳计数说起

                                                      首案编写:贺瑞萍

教学内容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材第12~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了解计数方法的演算过程,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

2.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思想。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难点: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感受数学知识一一对应与化繁为简的思想。

教具学具

课件、学生准备的资料。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远古时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办法来记录自己猎物的多少吗?(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 “一一对应”思想的启蒙。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一幅图)

组织同学们在小组中议一议: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选代表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介绍:远古时期,人们通过打猎来解决温饱。由于当时处于部落生存状态,对于剩余品,便用一个石子代表一只猎物,由于捕猎技术不是很先进,这种一个石子代表一只猎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直观具体。在长期的这种计数状态下,人类逐步出现了以一个绳结表示一只猎物的启蒙思想,这在今天看来没有多大实质的变化,在当时却非常难能可贵,它从具体石子“抽象”为一个点,是思维的一次提升与飞跃!但是,不管是石子还是绳结,它们都“一一对应”着捕回来的猎物。

:这节课我们就从结绳计数开始来了解数的起源。(板书课题:从结绳计数说起)

随着捕猎工具的改进和捕猎经验的增加,捕捉猎物的剩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原来一个石子对应一只猎物的计数方法,已很难适应计数的需要。超过十的数,用什么办法来表示呢?在地面上搁一个树枝或一个石子代表十个,让手指伸直再数,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就产生了十进制。

2.计算符号的出现。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二幅图)

组织观察图二,让学生了解一下古埃及象形数字、玛雅数字、中国算筹数码,再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说明人类具有创造力,而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数了,从图中你了解到,用什么办法来计数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3)中国算筹数码。

3.印度-阿拉伯数字。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三幅图)

组织学生观察,在小组中议一议:我们现在用什么方法来计数呢?

指名汇报: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从09这十个数字,可以表示出任意一个数,这种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可以表示出任意一个数,这种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印度-阿拉伯数字借助数位与十进制,为人类成功地解决了计数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的发展】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知道数学不仅与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数学是劳动人民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板书设计

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从具体情境入手,让学生在情境图中自主体会古代人们的计数方法,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思想。

2. 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