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   《6—9的乘法口诀》

(2015-01-05 14:26:47)
分类: 数学教学设计2014-2015第一学

   6—9的乘法口诀》单元教学目标

                                  首案编写:贺瑞萍

 单元学习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类似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2.     能正确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有多少张贴画                   1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                   1课时

买球                           1课时

做个乘法表                     1课时

 

 

第一课时  《有多少张贴画 

                                       首案编写:贺瑞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体验感悟

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7的结果。

四、实践应用

1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六、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

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

六八四十八

六九五十四

 教学反思:这节课利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部分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我觉得这节课很有数学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让我明白,因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总结。相信他们会给你很多精彩!

 

 

第二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 

                                  首案编写:贺瑞萍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你们都过过生日吗?笑笑的生日也快到了。看:投影图,笑笑多么高兴!你们猜猜还有几天就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为什么那样高兴?

2.四个星期呢,5个星期,…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读一读。。

3.开放性题,第5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六、布置作业

估计你和你的家人一天喝多少杯水,那一个星期呢?把了解的情况制定统计表。

板书设计

七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教学反思: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是一堂没有起伏的课。从环节的实施看,没有做到步步为营。这主要是因为备课不充分所至,再加上教者的精神状态不佳,给听课的人呈现了松散的教学状态。从教学过程看,本堂课在每个环节都没有做到细致。所谓“课不磨不成形”,计算课的教学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细心琢磨,认真学习,将计算课的研讨进行到底。

 

 

第三课时  《买球 

                            首案编写:贺瑞萍

教学目标

1.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帮他们算算吗?”

二、问题探究

1.你能编出89的乘法口诀吗?

2.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3.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体验感悟

1 组织学生对口令;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2.第2题,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1)(2)题,(3)和(4)先交流再解答。

3.第5题,要求学生先看算式有什么特点,再利用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四、实践应用

1.小组玩“对口令”游戏(4题)

2.手指游戏(3题)

3.“口算游戏车”(

比一比,看谁能用8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

板书设计

买球

8×8=64   八八六十四

8×9=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上,我引导学生找出8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学生找到了表面的规律,如:9的口诀前后2句相差9、十位依次增加1、个位依次减少1等等, 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为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我设计了抢答游戏、开火车、对口诀、玩手指游戏(用手指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等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了枯燥的口诀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四课时  《做个乘法表 

                                   首案编写:贺瑞萍

内容:课本第848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养成教育训练点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进行反思与总结。

教学重点: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具:投影仪

学具:每人准备一套1~9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⑴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这一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你学到了有关乘法的哪些知识?可以和你最要好的同学说一说。

 ⑵学生自由说。

 ⑶集体交流

2.整理乘法表

 ⑴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自己学了很多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乘法口诀。请各小组拿出准备好口算卡片。

⑵引导学生找一找卡片的规律。

⑶小组合作,排好算式。

⑷交流各小组是怎么排的。让学生说一说反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

 ⑸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该怎么填,然后学生动手把乘法表填完整,最后交流。

3.观察乘法表。

⑴师:同学们填写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张乘法表,看看它有什么规律。观察要有序,大家认为该怎样观察呢?

 ⑵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⑶小组汇报本组观察得出的规律。

二、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展示和交流,都感到自己是有进步的。我想大家都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的自豪。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一次有趣的数学课等,同学们都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为大家感到高兴。

三、作业: 课堂内完成

1.连一连。

     6×           八九七十二

       47

     9×           四七二十八

           64

     7×           六八四十八

           29

     8×           二九十八

           89

 2.对口令。

    九九     三七     二八

    二四     五六     七九

 3.想一想,算一算。

 9×8  5×9  7×67

6×4  3×8  8×44

板书设计:

做个乘法表

连一连。

6×                八九七十二

                  47

   9×                四七二十八

              64

   7×                六八四十八

              29

 

 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分别汇报自学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大多数学生能利用规律有条理地记住全部口诀。但仍有少数学困生不能记住口诀,需要进一步利用结对子来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