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过度赞美”

(2014-10-21 10:56:50)
标签:

育儿

警惕“过度赞美”   申冰转
    古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所谓“奖”,即褒奖,赞美。赞美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身为老师,我们都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总能听到赞美声不绝于耳:
“孩子,你真棒!”
“你的声音真好听!”
“你回答得很好,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你听得很认真,是个用心学习的好孩子。”
“你真漂亮。笑起来真美。”
……
     得到赞美的孩子满脸笑意,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一只只小手举得更高了,一个个声音更响亮了,老师的赞美积极性也更高了,但凡孩子回答完问题就有赞美,课堂气氛活跃极了。一堂课下来,有的孩子得到的赞美高达十次,少的也有两三次,课堂成了名符其实的“赞美的世界”。
可是,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并不是得到的赞美越多,对孩子的成长就越有利。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过度赞美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多不利因素。
    一、过度赞美,严重影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们面临的这一代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在“赞美的蜜罐”中长大的。研究发现,85%~100%的父母坚信夸小孩聪明很重要。许多父母一天要说上很多遍:“宝贝,你好聪明!”数十年来,专家也都教导家长,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赞美孩子。时时备受家人赞美的孩子进入学校,接受的依然是“赞美教育”,按时上学得到赞美,长得帅气得到赞美,穿的衣服漂亮得到赞美,作业写得好得到赞美,问题答得好得到赞美,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更是被老师“一路赞到底”。可是,他能一直被所有人赞美吗?他能在各个方面都被赞美吗?终有一天,他会被人批评,那时,他能忍受吗?我们听过很多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的事例。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不就是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太差的表现吗?小的时候一直表现很好,到了高中,学习压力急剧增大,竞争更强,孩子的优势没有了,各种赞美声也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批评甚至责骂,你想,从小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能忍受吗?即便是学习道路一帆风顺,进入了大学,那工作以后呢?老板会时时赞美你吗?同事会刻刻夸奖你吗?我们老师应该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该赞美时绝不吝惜,无需赞美时就不必刻意追求。
    二、过度赞美,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挑战能力
    “江郎才尽”的故事人尽皆知,现代版的“江郎才尽”也时刻在上演,所谓的神童、才子,长大后却不见其人,不闻其声,我想,这与孩子过早地接受过度赞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小年纪就被泡在一片赞美声中,幼小的心灵怎会不受影响?越来越多实验证实,夸小孩聪明正是孩子才华埋没的背后原因。因为被赞聪明,孩子便不再努力;因为被赞聪明,孩子便不愿接受高难度的挑战;因为被赞聪明,孩子便害怕失败;因为被赞聪明,孩子便专挑自己擅长的、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因为被赞聪明,便形成了“天资是成功关键”的认知,便看轻了努力的重要性。他们的逻辑是:“我不必用功,努力很没面子,等于向大家展示我天赋不足。”夸他们聪明,却是爱之适以害之。
    过度赞美的危害之大,还在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我们在赞美一个孩子的同时,亦有许多其他的孩子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多是对自己没有受到赞美的沮丧,甚至是打击。因为你在表扬这个孩子“回答得真好,你真聪明”的同时,传达给前一个孩子的信息是“我回答得不好,我不如他聪明。”这些隐藏在赞美后面的潜台词,对自信心不强的后进生们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伤害。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讲过韩国古书上的一个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再木讷的小孩,他的心理也会比一头牛更敏感,由此,我们应该想到:赞美也有它的禁区。我们绝不可为了赞美一个孩子的优秀而无端伤害到另一个孩子。
    过度赞美虽令人后怕,但赞美却又是人人都渴求的。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耀我们心灵的阳光,没有它,我们的心灵就没办法成长。”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赞美之于我们,犹如阳光之于万物,尤其是孩子,缺少赞美的孩子是很难健康成长的。那么,身为最有权利赞美孩子的人,我们老师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想,首先,凡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优点,像聪慧、美貌、帅气、高大,我们老师大可不必过度赞美。但凡孩子们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我们则应该大为赞赏。事实证明,被赞努力、用心的孩子,学习的动力更强,自我约束能力更好。其他的孩子也会有针对性地学习他的用心。因为,天赋虽无法改变,努力与否则决定于孩子们自己。
    其次,赞美要因人而异。对于天赋极高的孩子我们适度赞美,因为他们承受的赞美已经够多。对于那些没有得到上天眷顾,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后进生我们则应该放大他的优点,多加赞美,以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另外,赞美很重要,适当的批评也不可缺少。“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止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发挺进的激奋。”斯坦福大学认为: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表现更好,而不只是让孩子感受更好。我们老师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用“赞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偏差时,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过度赞美。
    批评也好,赞美也罢,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希望我们老师本着对学生的爱,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责任,警惕过度赞美,恰当地运用“赞美”这把剑,披荆斩棘,为孩子们的成长开出一条光明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