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不知道的武当山之金顶之谜

(2016-09-14 17:11:19)

在武当之巅天柱峰顶,巍然屹立着一座铜铸鎏金宫殿式的建筑——金殿。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正殿面积为13.7平方米,高为5.54米,重达数百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史料记载,金殿全部构件是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

http://www.wudang3.com/uploadfiles/news/2016/0629/20160629092032893.jpg

金殿建成伊始,就出现了难以破解的几大奇观。是不是瞬间勾起了好奇心?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揭开武当山金顶神秘的面纱吧。

http://www.wudang3.com/uploadfiles/news/2016/0629/20160629092310692.jpg

    武当山金顶之谜一:紫禁城之谜 

    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雄伟的紫禁城,紫禁城又叫皇城,高达数丈,周长三里,筑墙的条石,每块重达五百公斤以上。从里看墙体向外倒,从外看墙体向里斜,工程浩大而又艰巨。 说来让人费解。这座巍峨的紫禁城没有浇铸一点混凝土、没有凭借一寸钢筋。那么是什么使石石相衔,而且又是那样的牢固呢? 经考证,在永乐十四年(1416年)九月初九,在北京铸造好的金殿构件,经过京杭大运河,沿长江、汉水,最后运抵武当山。工匠们按照木建筑的榫卯结构方式拼接安装,然后再用金片和水银熔炼成的金泥(注:把水银加热溶化到一定温度,再将金子锤成金片扔到加热的水银中慢慢沉淀,然后在用木炭轻轻搅动水银,金子在沉淀的过程中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金泥。)涂在构件上,并架起炭火烘烤,这样,水银挥发,只留下纯金(每平方米所含黄金有7.44两)。这样,金子便堵住了各部件的接口缝隙。如今,金殿仍丝毫看不出任何焊接的痕迹。
    武当山金顶之谜二:千古一绝的金殿须弥座化石
    与金殿对衬的须弥座(殿下台基及前露台)为精琢石材叠砌而成,以整块紫色纹石墁地,洗磨光洁,被称为“玉石座”。经专家考证,断言此“玉石”是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距今约5亿年,可谓千古一绝。那么,巨大的化石是如何被运上金顶的? 其实正殿及殿前露台两块“巨石”,其实是两块被缕空底部状如鼓形的“空石”,是古人在修建时借助山体的凸体用石灰粘连上去的。须弥座基座为成块化石叠砌而成,正好将殿内和前露台两块面积分别为3.8平方米、6.4平方米的“巨石”包在里面,这是古人制造神秘和神权至上的一种建筑手段。化石缕雕石栏,作古建筑材料尚属罕见,它的文物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玉石本身的价值。

    武当山金顶之谜三:“雷火炼殿”

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耀眼夺目,遇物碰撞即发生天崩地裂的巨响。有时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武当山金顶金光万道,直射九霄,数十里外可见武当峰巅之上,红光冲天,其景如同火山喷发,惊心动魄,神奇壮观。更令人称奇的是,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于是,“雷火炼殿”就成了武当山金顶的最大奇观。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3幢建筑物粗俗简陋,3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3座建筑物,而金殿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碍手碍脚。解放后,政府为了金顶避免雷击,保护文物,于1958 年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想不到,这样一来更糟糕,不仅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并且“雷火炼殿”的奇观也因之而完全消失。科学避雷却遭雷击,这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武当山金顶之谜四:“祖师出汗”

   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

   武当山金顶之谜五:神灯长明之谜 

   到武当山金殿参观的人,都会看到殿内的长明灯,据说从建造好金顶至今,从来没有熄灭过。武当山金殿位于武当山最高峰,经常殿外狂风大作,但殿内神灯火苗仍一丝不摇,相传是殿内“避风珠’’在避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武当山金顶之谜六:海马吐雾之谜 

   在金殿的房脊上,装饰着很多铜铸鎏金的龙、凤、马、鱼、狮等珍禽异兽,它们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只金马全身发黑,道教称之为海马。有人神秘地告诉我,每到夏季,它经常口吐雾气,飘向碧空,化为紫霞,同时还会对天空发出“咴咴”的长啸声,这就是“海马吐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想是很神奇吧,竟然有这么多的奇观和未解之谜。为了揭开永乐后500 年间的金顶奇观和近70 年屡遭雷击之谜,有关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原来金顶上只有一座金殿,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它却又以巧妙地运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而后增添的建筑物破坏了金殿放电系统,而这些建筑物和设施又建立在易导电的地质裂隙上,并非真武帝神意而招来的灾祸。

带着这些疑问来参观金顶是不是有趣多了呢?只能说古人真的很智慧,让人叹为观止。不过想想消失的“雷火炼殿”、“祖帅出汗”、“海马吐雾”三大奇观,我真是心痛啊。而如何做到既要防雷保护文物,又要使金殿重新能显现“雷火炼殿”的奇观,则又成为一则科学工作者和旅行家们所要解开的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