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宣威过年文化的简述

(2014-03-22 10:22:22)
标签:

云南

宣威

杀猪饭

过年

许诺风

分类: 许诺风原创

云南宣威过年文化的简述

宣威是地处滇东北的一个县级市,这里鸟语花香,钟灵毓秀,可谓人杰地灵。素有“入滇第一关”之称的宣威,云南十八怪的倘塘黄豆腐以及闻名于世的宣威火腿就是出于此。它的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受到爨文化、中原文化及其他少数名族文化的影响,这里文化、风俗也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

和其他地方一样,过年是这里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他们文化和风俗的不同,在过年这一举国欢庆的节日中就得到集中体现。宣威人的过年也许不是其实已经不仅只是一个节日。通常这里人们是从腊月开始,直到正月十六才算是过了一个完整的年。

从入冬开始,这里的气候开始寒冷,到腊月最为突出。气温太低,这片大地几乎都是被结净的白雪或晶莹的冰所覆盖,这个时候的人们不再做农活,而是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不仅要找邻居帮忙修理好房子,再把房子周围也清理一遍,还要抽个日子把圈里的粪给除干净,准备过一个干净舒适的年。

打整好卫生之后,这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杀年猪——就开始了。选一个好日子,请一帮邻居、亲戚和朋友聚到自己家里,把喂养一年的大肥猪杀了,然后大吃大喝一天,还要做一些娱乐活动,譬如打扑克等等。有名的宣威火腿就是用年猪的后腿腌制而成的。不过他们选这个好日子可是很讲究的,因为我没有研究过,所以也说不太清楚,在这里就不敢妄语了。在这里还有几个很奇怪的风俗,第一,杀猪的时候,猪的头一般要对着自家的大门;第二,在杀完猪的时候,用三份烧纸粘一点猪血,然后烧在大门的一边,还要在大门上插上一柱点燃的香。

做麦芽糖(当地俗称熬糖)和做豆腐也是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其实做豆腐是在杀年猪的前一天完成的,而熬糖则是在此之后。豆做腐时,其中一部分做成豆花,一部分制成白豆腐和臭豆腐,另外的一部分和猪血混合后制成“血豆腐”,一部分则切成边差不多一分米的立方体,然后放于腌制猪肉流出的盐水中浸泡,制成“腌肉水豆腐”。熬成的糖则一部分用于粘爆米花或是爆荞麦花等,一部分用来粘核桃,炒熟的花生等。在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要告诉你,如果谁家在熬糖或是做豆腐,有时你去他里面的话,他们会不高兴的哦,并不是他们不好客,这就是他们的风俗。

年前的准备工作就绪,除夕这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不过在此之前,贴春联、剪纸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过年是不吃饺子的,而是做各种各样的扣菜和各种肉类,一般鸡是必不可少,而且要做12道菜,要是由于闰月多了一个月的话,就会有13 道菜。如果有一道是白菜,那么白菜是不能切碎的。准备好饭菜,差不多天快黑了吧。他们并不是忙着自己先吃饭,而是要供天地,灶神,财神等。不只是这些,他们对牛可是很尊敬的,在这一天要给它喂米饭,还有菜肉。天黑了,他们在客厅里面撒上松树叶子当桌子,然后端上菜饭,点燃鞭炮后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吃完饭后,大人便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然后孩子们就到外边去玩耍了。在除夕夜,他们会不火一直燃到第二天早晨,而且人也一直坐到天亮。在这一晚十二点的时候,人们还要放烟花爆竹,比较不同的是他们在这个时候会挑着桶到附近的水井挑水,俗称“抢净水”。

大年初一、二、三这三天,人们会在某一个地方聚集,不论男女老少,贫贱穷富。人们在这里唱着山歌,跳着舞蹈,尽情的狂欢。这几天是有人在这里买东西的,孩子们也能在这里买带心爱的玩具和自己想吃的东西,老人们可以在这里遇到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摆龙门阵。初一在家里是不可以扫地,挑水,而且在这天一般不会留客人在家住宿。初二有的人会去祭祖,扫墓。

从初四到十四是他们走亲戚的时间,串亲戚,看老友,拜年都是在这个时候进行的。正月十五是他们的小年,和除夕夜一样,他们准备一桌子的菜大吃一顿,只是今晚的菜是放在桌子上吃的。过小年的时候,他们也放爆竹,但是他们不吃汤圆的。等到十六的时候,他们还会再在那个聚集地玩耍一天。他们长达一个半月的年过完了。

虽然他们的文化风俗和其他地方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有更多的让人感兴趣的的地方,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愿他们的文化流得更长,走的更远,愿宣威的父老乡亲们,财源广进,家和万事兴。

【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务必征得作者同意。联系QQ269757950】 

http://imgt5.bdstatic.com/it/u=445349007,2120175008&fm=23&gp=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海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