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胜任素质(什么是胜任素质)

标签:
胜任素质构成因素领导力冰山模型杂谈 |
分类: 管理者胜任素质 |
胜任素质(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素质。这些素质与效标参照组的工作表现有高度的因果关系。深层次指这些素质在人格中扮演深层且持久的角色,而且能预测一个人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及担当重任时的行为表现。因果关系指素质导致绩效或可用来预测绩效及行为表现。效标参照指利用特定的效标或标准来衡量绩效,可以实际预测一个人工作绩效的好坏。
胜任素质构成要素
胜任素质是一个人潜在的素质,隐含着表现力或思考力,这种力量可以类推到个人工作或生活上各种不同的情况,并且能一直停留在身上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胜任素质,自上至下可包括如下几个层面,如图1-1所示:
http://s5/middle/8c6b5bfcgb85760a39454&690
l
l
l
l
l
l
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我们所指的潜在的素质。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冰山水上的部分是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
被挖掘和发展的难易,如下图所示:
现在的很多组织常常以表层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选拔或培养人才,并总是假设招募到的人具有深层次的动机和特质,或者认为这些可以通过良好的管理慢慢灌输给他们。然而,更加符合成本效益的做法是组织选择具有核心动机和特质的人才,反过来培养他们在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你可以教一只火鸡如何爬树,但找一只松鼠来不是更容易吗?
因果关系
动机、特质、态度和自我概念的素质,可以用来预测行为。这些行为产生工作的结果,程序是动机/特质→行为→结果,如图1-3所示。
胜任素质包含愿望。愿望是动机或特质的原动力,这种力量能够产生充沛的行动力而导致结果。因果关系流程模型可以被用来做“风险评估”的分析。如图中案例所示:如果组织不甄选、发展或引发员工的成就动机,我们就很难预测员工在财务方面、生产力、品质、新产品和服务上,会有较大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