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哺乳

标签:
母乳喂养漾奶初乳按需哺乳便秘 |
分类: 营养与喂养行为 |
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在哺喂婴儿的喂养方式选择上,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用生理的方式给予生理的需要是最佳选择。母乳是婴儿天然合理的食品;母乳喂养方式有利于婴儿的生理、心理发育;哺乳有利于母亲身、心健康,有利于母性的生成和母子依恋的建立。
WHO关于母乳喂养的最新观点是“母乳应是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的唯一食品,不需要加其他食品、液体,甚至不需要喝水。”
母子之间情感的交流会增强母子感情,从小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建立。孩子健康不仅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降低了社会负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l
要想成功地实现母乳喂养,很重要的一点是乳母自己对用母乳哺喂孩子有充足的信心。当然实现母乳喂养还离不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乳汁的产生直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乳母紧张焦虑的不良心态;劳累、生活无规律;自己食欲不佳、营养搭配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其中情绪和信心是成败的关键。
l
哺乳的最佳姿势是母子均感到舒服的姿势,可选择坐姿或卧姿。在哺乳过程中,必须注意孩子嘴和乳房的衔接姿势是否正确,正确衔接姿势可归纳为“三贴”,即(1)婴的嘴及下颌部紧贴母亲乳房。(2)母与子胸贴胸。(3)母与子腹贴腹。在孩子觅乳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忌“抓头”和“捏腮”。
l
小婴儿吃奶后从口中溢出奶液我们称之为漾奶或溢奶。只要我们加强护理就可以避免漾奶的发生。当乳汁分泌多得向外喷时,孩子来不及吞咽,可以先让乳汁喷出一部分再哺乳;哺乳后应将小儿竖抱拍背5~10分钟。你可将孩子的头靠在母亲的肩上,轻轻拍背,让他把吞入的空气排出来。然后再轻轻地将小儿放在床上,可取右侧卧位,并避免过多地翻动孩子。
l
我们主张早开奶。一般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可以在结扎脐带后半小时内开奶。
l
初乳指母亲产后最初5天分泌的乳汁。在分娩后的第1~2天初乳分泌量少且稀,它含脂肪少,抗体多,正好满足此时新生儿的需要。大约第2~3天乳汁分泌量就会增多了。初乳还具有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胎便顺利地排出。这也同时利于胆红素的清除,有利于减轻新生儿黄疸。初乳中的生长因子还可促进新生儿小肠的发育,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l
同处一室妈妈可以随时看见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减少了许多因为母婴分离而产生的忧虑和担心。母婴同室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现。
l
指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定哺乳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前几周,孩子吃奶还末形成规律之前。新生儿需要频繁地喂奶一方面是孩子的生理状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通过频繁的吸吮,强化了对母亲泌乳和排乳的刺激,有利于婴儿获得充足的乳汁。
l
一般新生儿每日哺乳8~12次,排尿6次以上,大便2~4次且为黄色糊状的正常便,就可以判断为母乳充足。客观指标是孩子体重的增长,每周应大于125克,满月体重增加应大于600克。
孩子一次吃奶不应超过20分钟。如果吃奶时间过短;一侧乳房没吃完就吃另一侧,又会出现孩子总吃不饱的现象。这是因为母亲分泌的乳汁有前奶和后奶之区别。前奶中含蛋白质和乳糖较多,后奶中含脂肪较多,是让孩子能吃饱的重要因素。
l
每100ML母乳中含88ML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每公斤体重的需水量:
<1岁
2~3岁
4~7岁
l
孩子进入第2个月吃奶会逐渐形成规律。这是随着每次吃奶量的增多,奶在胃中停留和排空时间渐渐延长,自然也就会形成吃奶的间隔和规律。一般正常发育的孩子喂奶间隔会延长至3~4小时,2个月的孩子每日规律喂奶6~7次左右即可。满2个月后,吃饱奶的孩子,喂奶间隔可达4小时,夜间可连续睡5~6小时不喂奶,这样有些孩子一日喂5次奶亦可。
l
w
孩子往往吃完奶就排便;更有甚者,边吃奶边想排便。这是因为每当人的胃中装满食物时会对肠道从上至下产生刺激,这种刺激到达结肠便会产生排便感。在婴儿期的前几个月,这种反射最为活跃。
对于边吃奶边用力想排便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先休息15分钟,待肠道刺激减轻后,排便感不那么强烈了再喂奶。
w
有的喂母乳的孩子在2~3个月时,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我们把母乳喂养儿几天不排便,但排出大便为黄色软便的现象称为攒肚。它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w
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大便次数也会减少。孩子感觉不舒服。用力排便后可见粪块外粘有血丝或粘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
预防婴儿便秘,首先要选择母乳喂养。第二,人工喂养儿如选择配方奶喂养要特别注意别把奶兑浓了;如喂鲜牛奶就一定要兑水加糖,以克服鲜奶蛋白质、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缺点并以加糖来弥补稀释后热能的不足。人工喂养儿还要注意水分的补充。第三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使排便形成条件反射。第四每日要有适量运动,户外活动、主被动操、洗澡、抚触等都有益于胃肠道的活动和排便。
w
婴儿拉绿便多半与喂养有关,其次可能与孩子受凉或对牛奶过敏等因素有关。婴儿的喂养不当多发生于人工喂养时配制的奶过稠、量过大、糖太多。1~3个月的婴儿有时可见大便次数略增加,性状变稀的现象,但同时孩子体重增长正常,精神、食欲良好,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腹泻,无需药物治疗。
w
母乳性黄疸发生在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时间延长了,有时可长达月余。但这种黄疸多为轻、中度,很少引起严重的后果。
给您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减轻母乳性黄疸。用2、3天时间在每次喂奶前把吸出的母乳放在奶瓶中,外面用一个较大的容器盛56度的水浸泡15分钟,之后再喂孩子吃。随着母乳中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破坏,未结合胆红素回吸收的减少,黄疸必然会减轻。3天后继续原来的母乳喂养即可。
w
一般感冒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且多为病毒所致。鉴于乳母和婴儿密切接触的事实,当母亲有了明显的感冒症状时,孩子实际上早已通过空气和接触被传染了。这时你不再给孩子喂奶已经起不到减少感染的作用了。而恰恰是患感冒的母亲自身抵抗力在不断形成,母乳中也会有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抗体,哺乳才能提供抗体,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w
患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导管不通造成的。处理的原则是恢复乳腺导管的通畅。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宝宝继续吃奶,通过吸吮帮助乳导管恢复通畅。
如果是乳腺脓肿,应该去医院或请保健医生到家时来帮你处理。暂时不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