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肚”还是“便秘”?

标签:
2个月宝宝拉屎抚触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排便胃结肠反射育儿 |
分类: 常见病的识别与护理 |
人们对“婴儿便秘”可能感到比较好理解,不就是几天不大便吗?可说到“攒肚”大多数人说不清楚,往往就把它归入便秘一类,并采取了不恰当的处理。
到底什么是攒肚呢?出现攒肚的孩子多为母乳喂养儿。当孩子满月前后至2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它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的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攒肚的孩子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就是与便秘的区别的关键之所在。孩子攒肚与便秘的其他区别可表现在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量不多、无硬结等。
多见的情况是孩子几天不拉屎家长急得不行,要么给肛门塞点肥皂头;要么给孩子用点开塞露;更有甚者抱到医院去要求灌肠。其实这些处理都不妥当,这些都是家长心情焦虑而造成的。
怎么做才是恰当的呢?
首先,要告诉家长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
其次,要在新生儿后期就开始把大小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孩子有一个反射叫胃结肠反射,也就是“一吃东西就想拉屎”,利用这一反射我们可让孩子形成早、晚吃奶后大便的条件反射。孩子从小学会定时排便对他一生的健康都是有利的。
现在还有一种保健方法叫抚触,其中一节为按摩腹部,一天可做2~3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应该说对攒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