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逼死了郑州23岁女教师
(2023-11-03 15:17:37)谁逼死了郑州23岁女教师
原创 燕梳楼 燕梳楼 2023-11-01 21:36 发表于江苏
作者 | 燕梳楼
就在昨天,工作仅3个月的年轻女教师跳楼自杀,享年23岁。
轻生前,她在手机里编辑了一封遗书,声称面对学生很想教书育人,但学校各种活动和检查,让她像进了“牢笼”,“每天提着最后一口气在工作”。
在遗书中她发出了大部分教师的灵魂之问: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
尤其是最后一句无比凄凉,她说:如果没有死透,也别救了,就把器官捐赠了吧。这个善良的女孩,一直到最后还在奉献自己。
但事发后校领导拒不认责,甚至拒绝家属进入校园,查看监控。目前郑州管城区教体局已介入处理此事,具体通报还没出来。
不过媒体已经可以基本还原事发经过。据其姐姐回应,称妹妹是河南省实验小学三(四)班班主任,今年8月刚工作,不知道这3个月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按其姐姐的表述,女孩生前一向乐观开朗,姐妹俩约好了一起买车,一起旅行,对未来人生有很多规划,没想到工作仅仅3个月就突然跳楼轻生。
从遗书来看,女孩如愿以偿地考上教师编,成为一名正式老师后,迎接她的却是各种不堪重负的工作、检查、材料,“上课反倒成了放松”。
每天工作到凌晨成为日常状态,周末几乎没有休息。因为学校要搞石榴节,晚上还被临时叫回去数石榴。有一次还被校领导当着学生面批评。
如此繁重的工作和精神压力,成为压垮女孩的最后一根稻草。梦想和现实的之间的距离很多时候并不是隔着一个编制,可能只是隔着一个校长。
很难想象,一个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就被工作逼到跳楼自杀的地步。可见教育领域形式主义之严重,之疯狂,之不可理喻。
很多人都羡慕老师有寒暑假三个月时间的假期,但完全看不到他们平时工作任务有多繁重,加班有多频繁,被领导的各种PUA有多痛苦。
我也有亲戚当小学老师,我真的从来没看到她和我们一起吃过饭,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关键大部分还都是与教学无关的工作。
她也曾有天真的梦想,以为只要上好课就是好老师。事实上从做核酸打疫苗,到禁毒消防反诈app,再到交通安全催缴医保,全压在了老师的头上。
老师都卷成这样,最后压力只能层层传递给家长和孩子。所以就出现了家长骂孩子累老师憋屈还不敢吱声的恶性循环,别说老师像做牢,学生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热搜第一的话题还是人民日报提出的,追问的是消失的课间10分钟,连这点时间都要剥夺,如何培养一个健全健康的民族未来?
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数的30%,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
孩子的问题在成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孩子都不成熟,承压能力也不一样,他们首当其冲地成为这个内卷时代的牺牲品。
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说一份工作而已,不开心就辞职,何必惯着领导,把自己年轻的生命都搭上?把世界拱手让给那些压榨你的人,值得吗?
7年前同样在郑州,实验中学的女教师顾少强就写了那封著名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10个字,尽显人生之洒脱。
但知易行难,毕竟女孩只有23岁,刚刚工作才3个月。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连灵魂都没有了,每天像行尸走肉一般,还要肉身做什么?
也有人说,压力都是一样的,怎么就你承受不住,其它老师不是都好好的吗?我只想说,请珍惜这些灵魂纯粹的人,她们的内心装不下那些世俗的苟且。
如果你听不到一个人梦想破碎的声音,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她精神崩溃的痛苦。生命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活着并不是所有人的唯一。
四年前就有老师痛陈教育系统的各类检查遮天蔽日,严重影响日常教学,并发出了一篇被全网“追杀”的檄文《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
但并没有引起教育领域的重视,而且反而更加严重。希望这一跳能换来教育系统的一次深刻反思,少一些行政官僚,多一些为人师表。
让教育回归本源,让老师回归课堂,让家长回归家庭,让孩子回归纯真,不要把行政领域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带到教育系统来,跪着的老师也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年轻女老师因不堪压力跳楼轻生,你可以说她不够坚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都把人逼到以死解脱地步了,那还是心理素质问题吗,那是机制问题!
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现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哪里的形式主义不是愈演愈烈?这背后无非是扭曲的政绩观带来的精神内耗,根本还是官僚主义在作祟。(已就形式主义专门成文,发于今天第二条,请前往查看)你能想到吗,还有两个月时间又要跨年了。回忆这一年我们都收获了什么?除了希望世界和平之外,我们还有多少梦想值得追逐和回味?
考公越来越多,创业越来越少;药店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少;加班的越来越多,干活的越来越少。什么时候社会变得如此撕裂?
虽然回归常识、尊重规律越来越难,但我还是希望,以后能不能老师只负责教书,孩子只负责学习?
为他们减负,也是在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