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菊英的出嫁》
(2017-05-25 12:47:54)分类: 作业 |
读书笔记之《菊英的出嫁》
在读这篇文章时,前半段就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为啥菊英就这么走了?菊英去了哪里了?菊英怎么一封信也不给母亲写,一次也不回家呢?可是母亲又为何能够看到菊英出嫁时的样子呢?读到后面我才明白,原来菊英在8岁那年就逝世了,但是她的母亲爱她,一直牵挂着她,一直将她牢牢的记在心里。所以在菊英死后的第十个年头里菊英的母亲给菊英订了一门冥婚,以有人陪伴着她寂寞孤单的女儿。
在筹备菊英的出嫁时,菊英的娘尽了她所有的力给菊英置办了丰厚的嫁妆:“金簪二枚,银簪珠簪各一枚。金银发钗各二枚。挖耳,金的二个,银的一个。金的,银的和钻石的耳环各两副。金戒指四枚,又钻石的两枚。手镯三对,金的倒有二对。自内至外,四季衣服粗穿的具备三套四套,细穿的各二套。凡丝罗缎如纺绸等衣服皆在粗穿之列。棉被八条,湖绉的占了四条。毡子四条,外国绒的占了两条。十字布乌贼枕六对,两面都挑出山水人物。大床一张,衣橱二个,方桌及琴桌各一个。椅,凳,茶几及各种木器,都用花梨木和其他上等的硬木做成,或雕刻,或嵌镶,都非常细致,全件漆上淡黄,金黄和淡红等各种颜色。玻璃的橱头箱中的镴器光彩夺目。大小的蜡烛台六副,最大的每只重十二斤。其余日用的各种小件没有一件不精致,新奇,值钱。在种种不能详说(就是菊英的娘也不能一一记得清楚)的东西之外,还随去了良田十亩,每亩约计价一百二十元。”菊英娘用这样大的阵仗来操办菊英的冥婚,这样的举动透着一股浓浓的封建气息,放到现代来看是显得很可笑的。可是通读全文后你会发现这是一首关于母爱的挽歌,菊英的娘只是在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表达对菊英的爱。封建迷信之中,又透着些许的悲情。对落后意识与习俗的批判与讽意由此淡化在一个母亲对于女儿早夭的哀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