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四个层次龚如君
(2024-11-21 10:04:50)分类: 专业发展 |
教学的四个层次
龚如君
教学所达到的层次与教学质量成正比,即教学达到的层次最高,教学的质量越高。根据我教学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我以为教学可分四个层次。达到不同的教学层次,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影响教师的未来。
第一层次:教了。
这是指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不管学生是否已懂,也不管学生是否根本学不懂,教师只管按计划教,而不管学的学,也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这是教学的最低层次,教师满足于此,一定是敷衍塞责。从我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看,这类教师总体上不少于百分之三十。语文由于内容的综合性,教学目标的模糊性,能力的难以达成性,满足于教了的教师不会少于百分之五十。
第二层次:学到。
这是指学生记住了要求掌握的知识,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够基本运用所学知识;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教学前,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了解的情况充分了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了解,设想了教学的难点并找到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了,而且练了,并采取了措施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对教学效果有明确的把控与了解。在教学之后,有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巩固、深化措施。能达到这一层次,说明老师是尽责的。这类教师不低于百分之四十。
第三层次:迁移。
这是指学生能将学习所得用于解决相似情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十分重视效果的落实,而且有让学生形成迁移能力的环节。能达到这一层次,说明老师是优秀的。能达到这一层次的老师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第四层次:智慧。
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了智慧,这种智慧不仅能更好地形成专业能力,而且能科学地为人处世。在教学前,教师能理解教育的终极目的,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意义。教学中能指导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价值与意义,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能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指导其为人处世。课后能引导学生根据学科与社会实际学以致用。达到这一层次,说明老师是特别优秀的,因为实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可惜能达到这一层层次的老师超不过百分之十。
前三层次属于经师的范畴,教学的取向为应试;第四层次属于人师的范畴,教学的取向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素养。
教学的层次决定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只达到第一层次,会被学生轻视与厌弃,只达到第二层次,学生可能会先感激后憎恶,感激你让他升入了好的大学,憎恶你让他除了学习考试之外一无所能;达到第三层次,会让学生终身感谢你,因为你促进了他的成长;达到第四层次,学生可能会终身视你为父兄,因为你改变了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