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想念您,钱老师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业发展 |
詹丹:想念您,钱老师
中学语文教学 2024-06-20
15:59 北京
想念您,钱老师詹
丹 2024年5月2日下午,我去南翔的一所康复医院探望久病的钱梦龙老师。九十多岁的他,已经被病魔折磨得相当瘦弱,说话很短且有气无力,但思路依然清晰,眼睛依然发亮。告别时,坐在轮椅上的他突然握住我的手问:“你明天还来不来?”我一时语塞,顿了一会儿,坚决地说:“来,一定来。等您病好出院,就来您家看您。”他大女儿送我到电梯口,神情黯然地说:“还不知他能不能出院回家。”5月20日傍晚的上海师大校园里,手机上有乐燎原老师转来她女儿的一条短信:“父亲不幸于昨天过世了。”眼睛有点发酸,一时间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了。迎面走来世界史专业的陆老师问我为何在路中央站着不动。我说:“我的老师去世了。”然后把头扭过去,目光越过草坪,看向远处的林荫大道,看向走在道上准备出校门回家的三三两两的同事,心想,钱老师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了。“钱老师”——
我这样叫着他,怕有五十年了吧。最初,作为钱老师的邻居,类似的场面是多次出现的:暮色笼罩老街,一群孩子悄悄来到钱老师家楼下,听他家是否有放电视的声响。如果有,两三个胆大的孩子(也包括我),便悄无声息地上楼,推开他家虚掩着的门,蹑手蹑脚地走到钱老师夫妇身后,专注地看向电视屏幕。钱老师一回头,看到后面有我们,就笑着拉过几张凳子,招呼大家坐下。在当时的南翔老镇,电视机实在稀缺,虽然才九英寸,黑白的,但足以让周边邻居家的孩子向往不已。然后,在嘉定二中,钱老师成了我念初一时的老师(初二根据数理化成绩重新分班,钱老师就没再教我)。他教语文,也兼美术。他的粉笔字,飘逸漂亮,总会让一些同学不自觉地去模仿。于是他干脆在美术课上,把名人诗词抄满了一黑板,让我们看着黑板上的字来临摹。我第一次在抄写中知道了李商隐的《嫦娥》,而且背了下来,虽然当时并不理解其中“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深意。钱老师自己擅长写旧体诗词,但很少向我们这些年幼的学生提及,可能怕我们理解不了,只是偶尔会让我们抄他浅显、直白的新诗,比如我保存至今的《赠架线工人》,第一节的四行是:铜筋、铁骨、钢胆,/雨淬、风铸、日炼。/你们把汗珠洒到哪里,/哪里就是光明一片。富有形象感的诗句短促有力,一开头就抓住了我。我曾经觉得,这首他自己很少提及的新诗,可理解为他的自况。钱老师就是一位不辞辛劳的架线工,把智慧之光输送到学生的心里。后来想,我这样的理解也许并不恰当。因为钱老师更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他更像是史蒂文森笔下的点灯人,用“导读法”一路点燃学生自己心中的智慧之灯。钱老师有一次兴致上来,用铅笔给我画了一个侧面头像。当时我脑袋偏扁,而侧面像把我的扁头特征凸显了,虽然传神,但被同学们看到,都笑我是“塌扁夜壶头”,我一生气,居然把这幅素描像悄悄撕了,后来一想起就后悔。1980年代初,他获评上海市的首批特级教师,此后的几年里,他的“三主思想”在全国教育界发生了广泛影响,一些地区还成立了“三主思想”研究会。但钱老师天性是不安于现状的。也许,他希望他的一些教育理念能在各学科也在学校管理层得到实践,就离开待了二十多年的地处南翔的嘉定二中,前往嘉定镇创办实验中学,当首任校长。1985年暑期招聘第一批教师时,恰逢我师范本科毕业,他邀我加盟,于是我又成了他的下属。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钱老师当校长,特别鼓励大家搞科研、写文章。他一直说有些教师课上得好,但可惜只停留在经验层面。如果教学之余还搞科研,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规律写成文章发表,才能让更多人受益,否则就属于“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在他鼓励下,我写了平生第一篇教学论文,是讨论语文教材的单元重组问题,收在他主持下油印的《嘉定实验中学教育经验选编》里。有时候会自我得意地想,现在流行的单元教学研究,我算不算先行者?其实我当时的论文很幼稚,连研究都谈不上,但做教师要有科研意识,是钱老师的启蒙。而教政治的一位严老师,一直怕写论文,因为当班主任,给每位学生做了个人心理卡片,他就建议严老师把这些卡片做深入、做仔细,年终小结不要面面俱到谈体会,只要从这些心理卡片入手,写成专题小结,然后让这一主题贯穿几个学期,最终可以形成一篇《变化中的初中生心理初探》的论文。后来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征文比赛,他又鼓励严老师投稿,结果获得一等奖,给全校教师搞科研以极大鼓舞。在实验中学期间,钱老师还热切地希望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我因为喜欢读书,他就建议我把每周的阅读课压缩出一节,给学生开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课,多年后碰到毕业生,他们对这门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还念念不忘。一位姓俞的老师在演讲比赛中屡屡得奖,他就鼓励她开“演讲与口才”的选修课。而戴臻老师在童话创作方面很有成就,他招聘戴老师进实验中学,辅导文学社活动,使学生在国际写作大赛中获奖。在当时,嘉定实验中学语文课的内内外外,成为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1988年,我大学时的辅导员知道我酷爱读书,又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就介绍我去考研究生,还代为联系了导师。在职考研需要单位介绍信,嘉定实验中学当时是县教育局直属单位,需要去局里开。但局人事干部一口回绝,还以我不安心工作为由,把我批评了一顿。我非常沮丧,向钱老师求助。钱老师说,按理他是最不应该同意我去报考的,但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应该支持。他保证说:“没关系,你放心复习,我会直接跟局长说。”后来,听说他大致是这样跟局长说的:年轻人要多读书应该鼓励。再说,他父亲是地下党,为嘉定教育单位服务了一辈子,未及离休就病逝了。现在拦着人家儿子不给考研,他地下有知,何以心安?最后说:“实验中学开办之初,是我把他招来的,现在都同意放,你们不同意有点说不过去。”这样,介绍信终于开出来了。我后来离开实验中学,对钱老师是既感激又愧疚的。许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戴臻老师约我去钱老师家拜访。钱老师当时已退休在家,他指着我俩对他夫人康老师说:“你来看看,一个成了作家,一个成了学者,我们实验中学语文组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说完,他大笑起来。在他的笑谈声中,我从实验中学的“出走”似乎成了让他引以为傲的“出息”,心里的不安稍稍得到了缓释。感谢您,钱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
200234)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6期]
前一篇:人厚道,天会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