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也可以这样“评”

(2024-01-06 09:40:34)
分类: 高考研究

“作文”也可以这样“评”

邓志刚语文工作室 2023-12-27 08:35 发表于湖南



审题立意评讲之困

材料作文写作,似乎存在一个怎么也甩不开的魔鬼-----审题立意千练万练,作文讲评再三“敲黑板”明方法,可是总会有人(有时占比还较高)不知在哪一次作文时,又跌入“立意失误”的漩涡!但实话说,结合近几年高考作文材料作文题而言,审题立意确实难度一般般,甚至可以说没啥难度------难度一般般,失误频频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这可能与我们的作文评讲方式方法有一定关联。也许大家有一个同感,那就是作文评讲时,在审题立意环节------向同学们展示正确的审题立意结果(当然也会兼顾审题立意的分析过程)------这是多数老师习惯和熟悉的方法。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立意失误者再失误的概率没见多少降低,原没失误者也可能在以后那次作文训练时触雷了。

为什么“屡教而不改”呢?同时,还有个现象,即同样的作文题材料,却因人而异,产生N个不同的残疾性的立意结果?凡此种种,背后的故事有哪些?坦率地说,如果捋不清这“背后的故事”,挖不出病根,审题立意怕还会继续折磨着我们师生的神经。

怎么办?

今天结合一个实例,与大家探讨与分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20多年,中国的芯片处理器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北斗模式。以龙芯为代表的企业,独立构建技术体系,独立建设产业生态,通过完全自主来实现产品可控。二是高铁模式。以海思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研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近年来,出现了第三种模式—5G模式,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生态建设,通过融入国际生态,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产品。这三种模式都需要重视,都对当前中国的处理器发展有推动作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立意示例与双向评价

(1)多元发展,行稳致远

(2)条条大路通罗马/打开门的可以有多把钥匙

(3)创新花开,春色满园

(4)自主诚可贵,合作价更高

(5)“三剑”合一,发展给力

【优质立意示例: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相适合的发展策略,在此过程中,“独立自主”是发展的基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发展的助力器,“参与-融入”是发展的更高境界和格局,循序渐进,才能奏响发展最强音。】


  双向评价:

如果赋予审题立意这一项10分的话,请同学自己给自己打分,老师再打分------二者之间的分差,形成认知冲突,刺激和促进同学们在这种冲突中反思,促进同学自己对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的元认知进行调适,进而生成一个正确的认知或意识,达到在自我认知层面的深度上树立正确的新认知或新意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审题立意失误”问题。


失误探源与认知调适

以上5个立意,从认知和表述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三类:

类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打开门的可以有多把钥匙/多元发展,行稳致远

  (1) 失误同学自己赋分:10分------这很自然,他自己当然认为自己的审题立意是精准的,这恰反映了其元认知的缺陷。

  (2)老师打分:2-3分,就是立意跑偏了,甚至脱靶了。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认知差异?

   研读完作文题材料之后,得出这类立意的同学,其在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的元认知上,偏差很严重,根子上就没弄明白“作文题所给材料有什么用”,或者说不清楚“命题人给我们材料,要我们干什么”。这属于关于事物的元认知缺陷,需要弥补缺陷区。

命题人给我们材料,要我们干什么? "); background-position: 0px 100%; background-size: auto 2px; background-repeat: repeat-x;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不是简单的阅读理解和概括段落大意题,而是“给定材料,筛选核心信息,确定写作思辨要素(一般是2或3个)”------以上立意失误,就典型地表现出“把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理解为‘归纳概括题’”这种元认知的残缺。

另外,“多元发展,行稳致远”这一立意,还存在“表述失误”------“多元”是特性不同的多个对象,这与作文题材料中“三种发展模式”不属于同一概念。


类型二:创新花开,春色满园

(1)失误同学赋分:4-7分------这个立意赋分在同学中间引起的争议最大,甚至有同学认为这个是最佳立意之一!

(2)老师打分:4分!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认知差异?

  之所以认为这个立意质量高,是因为部分同学的元认知中受“前摄制抑制”作用(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以往所接受到的信息中,“创新”高频且量多,导致一见到这道作文题材料中的“再创新”三字,就高度敏感,迅速捕捉并无意识地强化之-------而上述作文题材料中,“创新”仅仅是核心信息之一,仅仅占比10%还不到(原材料的核心信息有“独立”、“自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参与”、“融入”等)。这就陷入立意片面化的误区了,且很严重。

   除了元认知受限之外,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不高,故而断章取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是引发这种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类型三:自主诚可贵,合作价更高

(1)失误同学赋分:7-9分------认为这个立意很好了,抓住了材料的核心要素,准确全面。

(2)老师打分:7分


  类型四:“三剑”合一,发展给力

 (三剑:“独立自主”式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式发展,“参与并融入”式发展)

  (1)失误同学赋分:8-10分

(2)老师打分:9分

(3)为什么对这两种立意的认知差异比较小?


“全面阅读材料,捕捉核心信息,并准确表述其间关联,以形成一个全面准确的立意”,看来,日常训练还是有效的,大部分同学对审题立意的这一认知已经认同和接受。当然,这也是上高中之后,面对给材料作文题这种作文题形式,构建或完善而形成的新的正确的元认知。

但认真地说,“自主诚可贵,合作价更高”这个立意,还不够全面,材料中的第二种发展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遗漏了),虽然这个立意也可行,但毕竟综合性强,这是优质立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剑’合一,发展给力 ”之所以没给满分10分,因为它确实还有瑕疵------三种发展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说清楚------作为一篇议论文的标题尚好,但作为一个立意,还有待完善。


以上所思所述,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以审题立意元认知(包括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在实践中,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思考、学习和评价的潜力)为起点,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帮助同学们探寻“背后的故事”,深挖审题立意失误的种种认知方面的病根,从而矫正、完善或重建关于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新认知,进而为审题立意的精准性保驾护航------从此处入手,改变以往习惯化的作文评讲(审题立意环节)方式方法,你会发现,效果还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