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学校文化的遐想

(2023-08-02 09:12:13)
分类: 文学文化

关于学校文化的遐想

刘裕权 教育思想者盛宴 2023-07-07 19:09 发表于四川

文化,一个永远神秘的命题,一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话题,一个让人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永恒的问题。多少年来,无数的哲人、文人、骚客,都在文化这棵“菩提树”下布下诸多的“八卦阵”,留下诸多的“迷魂汤”,让后人总是百思不得其解,让后人永远对它有着一种敬仰。

人类走过了千百年的岁月,经历了千万里的盘旋,殊途同归,各色人种、各种信仰、各种民族的人们,最后都汇聚到文化这一原生点上。

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第四次浪潮,后工业社会……谁也没有想到,居然都围绕着文化这一主题展开。

于是乎,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埃及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社会进步发展永恒的主旋律——文化。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找不到人类共同承认的文化概念,我们面对文化的理解依旧是智者仁者,见仁见智。

在文化的起源地、在文化的传承地、在文化的高扬地——学校,无数的校长、老师、学生,在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诠释着他们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于是乎,在一片片快要忘却“文化为何物”的学校里,文化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断走进学校,同时开始走近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学校文化与文化一样,历史悠远。站在文化与学校文化这面历史大墙面前,我们深感自己的浅薄,我们发现自己的无知。还好,我们身边有无数的文献资料可以查阅、借鉴,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可以请教,更有对教育无限挚爱的校长们、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地在思索着学校文化这一命题。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在他们的导航下,我们潜下心来悉心创造。我们懂得了:学校文化可以从宏观上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从中观层面可以划分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从微观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更为细小的方面,比如校园环境文化可以划分为创意策划、具象设计等等。

我和我的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在四川省内的足迹

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团队潜心于学校文化建设这一新的课题,从四川南充市五星小学的“五星学园”与四川内江一中的“桐梓文昌”出发,经历了成都市行知小学的“行知山水间”,饱览了内江翔龙中学的“龙马学园”,成都市七中育才学道分校“潜溪明园、学理悟道”,成都市双林小学的“双馨大学林”,成都市黄龙溪学校的“生活大学堂”,自贡市沿滩区沿滩中学的“古道盐风、行知学林”以及四川省万源市万源中学“万源归一流”的美丽风光;我们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老师们一起“实验大师思想、践行平民教育”,与自贡市电视广播大学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自强不息,贡学于民”,与成都市武侯区武顺街小学的老师们一道“行动”,与南充市清乐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们一道“清风养万物、乐和共成长”,与乐至中学的校长、老师们一起为祖国“作育英才”,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学的校长、老师们一起“大爱映春秋,生命秀风采”,与内江三中的校长、老师们一道“为天地养心、为师生强本”,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追求“卓尔不群,大器天下”,与自贡衡川实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仁爱汇天下、卓异向未来”……

我和我的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在全国各地的足迹

我们还应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一中校长的邀请,和他们并肩,建设“东方巴甫雷什、北国诗书圣园”;与内蒙古赤峰市锦山中学的校长、老师们一道缅怀“大师精神”,培育“大学情怀”,与昆明天骄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建设“世界天骄、中国伊顿”,和西安八十五中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起“树魂立人、知书养慧”,与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的校长、老师们一起“成卓然之才、达至善之效”,和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追求“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怀”,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起“博学笃行、追求卓越”,与江西省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红心铸魂、卓越固本”,和重庆市巴蜀小学的校长以及老师们一道“与学生的脉搏一起律动”,与广东肇庆高级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们一道思考并追求“道衡致远、器立天下”……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研究、思考与探索,我和我的团队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如下的一些基本观点:

学校文化,聚合、转化关乎学校、关乎教育的天地之交、古今之间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资源,并使之浸润在思想(精神、理念)、环境(校园)、活动、课程、制度、教学等范畴中,以之在教化培育人才的过程,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持续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

经过精心设计与策划的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独有的特性,是不可复制的;犹如基因之于人的身体、如灵魂之于人的生命,无法轻易为自然力(时间流逝)、社会力(人为破坏)所剥离、削去;对人的影响是时时处处、无所不在的。

学校文化对一个学校的总体发展具有统领作用、鸟瞰功能、战略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应力求发挥出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一是明确学校在文化建设以及下一步发展中必须遵循的核心概念、文化主题,也就是弄清楚学校自己的价值取向、特色个性、品质定位,以此为基础,全面梳理和建构学校的文化价值体系与办学理念系统,以实现学校、师生发展的价值导向功能;

二是明确并逐渐建构起属于学校自己的教育情境、文化氛围,也就是学校的价值取向与品质定位的前提下,构建与之匹配的教育环境,即是以价值导向为依据,建构学校文化的实施载体,以增强办学过程的文化含量,实现学校办学实践的品质提升功能;

三是进一步明确学校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要任务,也就是全方位回答学校办学的三大问题:办学理想(办什么学校)、教育思想(办什么教育)、人才愿景(育什么人才)。

四是全方位架构学校发展的战略。对于一个学校来讲,有了明确的战略,就必须思考运用什么战术、组织什么战役、开展什么战斗。也就是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的教育生态,让师生们在理想的教育生态中获得最适宜的最理想的发展与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价值导向为依据,以体现学校发展文化为基本追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学校环境文化,以实现学校环境的美化功能、育人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