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自由快乐的读书生活
(2022-05-05 00:11:00)分类: 专业发展 |
享受自由快乐的读书生活
几乎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有书房情结,就如同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有故乡情结一样。没有书房的人,把拥有自己的一间书房当成一个美丽的梦想,在闲暇之余,竭力想象着未来书房的模样,怎样设计,怎样装饰,怎样摆放书籍,都要反复酝酿,用心筹划。已经有了书房的人,常常思考怎样让自己的书房变得更加完美,精挑细选自己心仪的图书,不辞劳苦地买回来,心满意足地放进去,然后沉浸到与书为友的日子里,流连其中,偃仰啸歌,体验着书房带来的甜美滋味。
我书房里的主打家具是一排颇有设计感的胡桃木书柜,端庄、典雅、大气,书柜里摆放着我喜爱的书籍,这些书籍不是摆设,而是我已经认真读过或即将认真读过的书,它们中的精华需要与我的精神世界水乳交融,除了赠书外,每本书都是精挑细选而来。庞杂的书、劣质的书和那些我不喜欢的作者的书都不会进入我的书柜。书柜前面是长达两米的实木书桌和四把椅子。
坐在这里读书写作工作,会客喝茶聊天,多功能用途,全方位体验,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在书柜书桌的右手边是我喜爱的飘窗,有太阳的日子,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窗照进来,米色纹理的大理石台面上有格调高雅的飘窗垫,旁边是抱枕和台灯。读书写作累了,可以躺下来晒晒太阳,听听音乐,发发呆。
书房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它为喜欢读书学习的人提供了独立自由的良好环境。我们需要培养勤于耕读的意识,需要练就学术研究的真本领,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偶尔的点缀,更不是用以炫耀的资本。没有书房创造条件也要读书,有了书房要懂得珍惜,利用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创造更多的价值。
随着生活的稳定、工作的需要、心灵的成长,我对读书有了更为自觉的追求。不仅仅为考试、为作业而读书,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学养、增长识见而读书,在这样的读书状态里我是自由而快乐的。看到自已喜欢的书,不问价钱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整齐地摆在书橱里。一有闲暇,便捧书在手。窝在房间的一角静心品读,于我是最惬意的休闲。读书的意义有很多,而我更相信读书对一个人心灵的深层滋养。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润只有沉浸其中才能心领神会。
在实体书店买书时,如果书名或作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就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打开的样本书,先从头到尾进行形式方面的检查,主要看版式设计是否赏心悦目、封面设计是否让我欢喜、纸张选择是否有益于视力、印工装订是否精致结实……如果这些环节都觉得满意,再用一些时间试读其中的一篇文章或一个章节,感受书籍的内容质量。从形式到内容如果确实都觉得不错,才会拿到收银台付款购买。
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大趋势下,很多出版单位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和坚守,把出版图书也当成了制作速食快餐,只求快求多,不求质量,用揠苗助长的方式生产了大量质量不过关的劣质图书。
我的买书渠道通常有三个:实体书店、网上书店和逛书展。能确定书的内容很好或有明确购买意向的书我会从网上书店购买,而对于那些满足自己阅读趣味的图书,我更喜欢在实体书店里精挑细选回来,在珍藏中慢慢品读;逛书展是发现每年新书中精品图书的绝佳渠道。三种购书途径会带来不同的体验,用于阅读的方式也不一样。
最让人担忧的是给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一到大型书店或者逛下网上书店,就会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远远不是汗牛充栋能够形容得了的。如果不细细辨别,就极容易拿垃圾食品喂养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的精神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购书喜好,我对图书开本和装帧形式的要求通常是:文学类图书开本多为32开,精装;学术类图书多为16开,平装;摆放在一起,整齐美观。对于成套的精品图书尤其青睐有加,如《鲁迅全集》《杨绛全集》《于漪全集》《王小波文集》等。那些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非标准尺寸图书,如果不是内容特别好,都不在我的购买之列。
当有朋友问我到哪里团购图书时比较好时,我都会告诉他们,一定要到专业的出版社买专业的图书,最好能取得专业编辑的指导,他们自己出版的图书,最清楚哪些图书是内外兼修的。即便是同一套图书,作者、编辑不同,质量也会有差异。
优质图书的第一把关人是作者。在打算将自己的作品变成公共文化产品之前需要摒除急功近利之心,不能仅仅为了名利去随意出书。需要认真对待笔下输出的每一个文字,不写哗众取宠之文,不做沽名钓誉之事。当你用踏实诚恳地态度对待写作出书这件事时,自然能写出优质的、深受读者喜欢的文字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特点。
从读者这一关来说,在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图书里,选出优质的好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最好的办法是能在家里积极打造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氛围,让读书成为触手可及的事情,和书结为朝夕相伴的知心朋友。
一个家庭,不管有钱没钱,钱多钱少,都应当把读书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物质上可以节俭一些,但在买书上不应该有丝毫的吝啬。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大人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打造一个舒适安静的读书空间,把孩子从电子产品上吸引到书籍这里来。有了好的阅读环境,人自然愿意静下心来与文字对话,与智者交谈。
教育效果的产生往往是润物无声,以心动心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多在读书氛围的营造上多花一些银子和力气。一个自始至终不爱读书的人,不仅过不好千难万难的物质生活,也无法拥有充实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生品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选自后窗《恋上时光深处》,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