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读了《弟子规》,发现里面的那句“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和俗话说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理,是一样的。
明朝的宋濂酷爱读书,因为家中贫穷,他就经常向别人借书来阅读。但只要约定的日期一到,他就不管外面是大雪纷飞还是倾盆大雨,他都要准时把书送还给人家。因此,别人也愿意把书借给他。就这样,宋濂勤学苦练,借阅了许许多多的书,后来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二年级时,我们的语文书中学过一篇课文,叫《蓝色的树叶》,里面的林园园因为吝啬而不借给李丽绿铅笔,所以李丽只能用蓝铅笔画树叶。自此,林园园和同学的关系也就变得疏远了。
对于这个借与还,我自己也有一件记忆很深刻的事情。有一天,我忘带雨伞了,雨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在我犯愁的时候,同学楼**大方地说:“我有两把,借你一把吧,你明天还给我就行了。”说完,他就爽快地递了一把雨伞给我。顿时,我觉得心里暖暖的。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就把雨伞还给了他,他觉得我很守信用。从此,我们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课后经常一起玩,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从这三个例子中,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借人物,及时还”讲的是诚信;“人借物,有勿悭”讲的是仁义。这两个品格从小养成,很重要。如果具备了这两个品格,也许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