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语理解与表达:道理启示题经典题目解析(一)

(2018-03-16 00:11:55)
标签:

教育

社会

文化

杂谈

分类: 言语理解与表达

 所谓道理启示,即为题干给出一个故事,考查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察片段阅读中的一种特殊题型,道理启示类题目的内容通常为含义深刻的寓言或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趣味性强,语言生动。

 做好道理启示类型题目,需要考生善于从看似简单的故事或者现象中抽取实质,不拘泥于故事的表面含义,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核心意思和命题意图。道理启示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主要有尾句提示法、对比推导法、排除法等,本篇文章为考生讲解尾句提示法。

 道理启示类的文段一般会通过寓言或故事的结果来表达一个道理,使人获得启迪。因此大部分道理启示类题目,题干材料的尾句多直接或间接揭示道理,抓住了尾句,也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1.直接提示型

 对于直接提示型尾句,只需对其进行句意转化或浓缩提炼即可总结出道理。

【例题1】凡事不求人,听起来还真是自强不息,积极面对人生。可再琢磨琢磨,却带着逞强的味道。这是多么刚愎自用的原则!大家都是平凡人,谁都没练过大力金刚指,也没有金钟罩铁布衫,办不到的事情总会有的。自信可以,可也别太高估自己,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累死人不偿命的自救中去,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

这段文字启示人们:

A.自信不等于自强          B.自信不等于自负

C.要自强就要自信          D.要自信又要自强

答案解析:本题答案为B。文段前四句说的是“凡事不求人”是条刚愎自用的原则,因为每个人总会有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故文段意在告诉我们自信不等同于自负,答案选B

2.间接提示型

 对于间接提示寓意型尾句,则需对其作进一步分析,挖掘其更深层的含义。

 【例题2】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A.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也会不同        

B.环境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C.通过转换视角,能摆脱失败和痛苦        

D.人应该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答案解析:本题答案为A。要理解这段话想要启示的道理,关键是理解尾句老人对外孙女说的话:“孩子,你开错了窗户。”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说的是孩子通过之前那扇窗户,看到的是令人悲伤的景象;而通过另一个窗口,就能看到令人心情明朗的景象;因此说孩子开错了窗户。进一步理解,也就是说,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就能够拥有不同的心境。即A项。B项中的环境、C项中的痛苦、D项中的看待问题,都与文意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A

【例题3】法国一家报社组织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在只能抢救一幅画的情况下,你会救哪一幅画?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答案是: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

这段文字传递的信息是:

A.成功需要效率                   B.时间就是金钱

C.最近的那一幅画最值钱         D.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

答案解析:本题答案为D。要理解这段文字启示的道理,关键是理解尾句,即获奖者贝尔纳的最佳答案——“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但这句话并未直接点明道理,而是需要考生继续挖掘其深层含义。这句话传达的表层意思是:因为离出口最近,所以最有可能达到抢救出来的目标。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引申则可理解其义为: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即D项。C项就事论事,还停留在题干本身,可直接排除。A项的效率,B项的时间就是金钱都不是文段最终要传达的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