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分类: 学生思维训练 |
教学内容:等差数列(三)
教学目标:1.根据等差数列的特征及和,能够求等差数列中的首项、末项、公差。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倒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求等差数列和、首项、末项的方法。
(一)体会新知
出示:有一队等差数列共有7项,首项是1,和是49,求这队数列的末项。
学生可能会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解决,但是发现不能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从求和的方法入手,用倒推法求出求末项的第二种方法。
(首项+末项)×
末项=和
【解答】末项=49×2÷7-1=14-1=13
练习:一队有31项的等差数列,首项是12,和是2697,求末项的值。
(二)模仿提升
出示:有一队等差数列共有21项,末项是67,和是777,求这队数列的首项。
讨论:和可以用以前求首项的方法吗?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讨论交流,用刚才同样的方法思考。
首项=和
【解答】首项=777×2÷21-67=74-67=7
练习:有一队等差数列共有15项,末项是45,和是360,求这队数列的首项。
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三)拓展延伸
1.出示: 39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_____。
【解答】和=1989×2÷39=3978÷39=102
因为首项和末项之间相差(39-1)×2=76,根据“和差问题”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最大的奇数和最小的奇数。
练习:20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20,分别求出最小的偶数和最大偶数的值。
三、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得到了什么收获?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变式求和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1×2000+2×2000+3×2000+……2000×2000
讨论:观察这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可以用什么运算律?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校对。
【解答】原式=(1+2000)×2000÷2×2000=2001×2000000……
练习:1÷1999+2÷1999+3÷1999+……1999÷1999
学生讨论后练习,然后集体校对。
【解答】原式=(1+1999)×1999÷2÷1999=2000÷2=1000
小结:和例题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模仿提升
出示:求1—100以内所有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的和。
学生讨论方法。
指出:在1—100中,5的倍数和7的倍数相对少些,因此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出5的倍数的和与7的倍数的和。
【解答】(1)5的倍数的和
项数:(100-5)÷5+1=20
和:5+10+……+100=(5+100)×20÷5=1050
(2)同理求出7的倍数和是735.
(3)指出:35和70既是5的倍数,也是7的倍数。
练习:所有被7除余数是1的二位数的和是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有一列数:1,1993,1992,1,1991,1990,1……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求前1993个数之和。
【分析】(1)若把题目中1抽出,剩余数字正好是一个等差数列。
(2)在原数列中3个数一组出现一个1,则1993个数中共有1的个数是:1993÷3=664……1,说明有664+1=665个1。
(3)除1以外,剩下的数有1993-665=1328个数。
【解答】因为:1993÷3=664……1,所以
项数=1993-(664+1)=1328,末项=1993-(1328-1)×1=666
练习: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都运用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内容:分组求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1-2-3+4+5-6-7+8+9-10-11+12+…+2009-2010-2011+2012+2013
“观察这组数据,有什么特点?运算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分析】根据数列的特征与计算规律,我们可以把数列中的每若干项作为一组。这样就可以将整个数列分成若干组,并且每组中若干项的计算,结果相同,或所得的结果成等差数列,由此巧算出题目的结果。这种思路叫分组求和。
指出:分组数字的特点是4的倍数为每组结束的最后一个数。
【解答】
组数:2013÷4=503……1
原式=(1-2-3+4)+(5-6-7+8)+(9-10-11+12)+…+(2009-2010-2011+2012)+2013=0×503+2013=2013
练习:1+2-3-4+5+6-7-8+9+……-1995-1996+1997+1998
重点指导学生几个数一组,每组结束的数有什么规律,有这样的几组,还剩余哪几个数。
二、模仿提升
出示:计算:1+2+3+4-5-6-7-8+9+10+11+12……+1995+1996
【分析】可以从第3个数一起分段,每8个数作为一组,每组数计算结果为0。
每组数最后一个数比8的倍数多2
组数:(1996-2)÷8=498……2
【解答】原式=1+2+0×498+1995+1996=3994
指出:还可以从第5个数起分段,每8个数一组,每组数计算结果为16。学生自行解答。
三、拓展延伸
出示:将1—1996这些数任意分成2组,是两组数的和相减,差为1996,应该怎样分组?
【分析】1.将这1996个自然数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1995-1994-1993+1992=0;1991-1990-1989+1988=0……7-6-5+4=0
正好3-2-1=0。
【解答略】
【分析】2.将1996个数分成2个数一组,正好一共可以分成998组,每组两个数的差是2,最后将所有的差相加正好是1996。
四、总结:今天你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思考:最后一题我们还可以找一找其他的方法吗?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列练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等差数列相关概念的理解,会解决相关计算。
2. 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公式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找出规律后填出下面数列中括号里的数:
(1)
1, 3, 5, 7, (
(2)
1, 4, 7, 10, (
2.已知等差数列5,9,13,17,…,它的第15项为_______.
3.已知等差数列2,7,12,…,12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_____项。
4.从25往后数,再数18个连续的奇数,最后一个奇数是______。
5.有一队从大到小的等差数列共81项,公差是9。末项是16,首项是
6.被4除余1的两位数共有____个。
7.等差数列2,5,8,11,…,共有80项,其中所有奇数的和为_____。
8.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2.8,第3项是3.1,则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_____.
9.某市举行数学竞赛,比赛前规定,前15名可以获奖,比赛结果第一名1人,每2名并列2人,每三名并列3人,……,每十五名并列15人,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出得奖的一共有______人。
10. 自1开始,每隔三个自然数写出一个自然数来,得到一个数列,这个数列的前五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50项的和是_____________。
11.在1949,1950,1951,……,1999,2000这52个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比所有奇数之和多_____。13.在13和29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插入的三个数依次是_______.
12.有一批铁管,最低下一层是10根,倒数第二层是9根,以后每往上一层,铁管少一根,那么十层铁管一共有______根。
13.小玲从一月一日开始写大字。第一天写了4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大 字,结果全月一共写了589个大字,小玲每天比前一天多写______个大字。
14.九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小的数多232,这九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解答技巧:即8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32,将题目变成求8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数】
15.编号为l~9的九个盒子中共放有351粒米,已知每个盒子都比前一号盒子多同样多粒米,如果一号盒子放11粒米,问:后面的盒子比它前一号的盒子多放____粒米;如果 3号盒子内放了23粒米呢?
1.有一列数:2,5,8,11,14,17,……
(1)它的第十三个数是几?
2.求出下列数列的和:
(1)1+2+3+……+24
(3)3+7+11+……99
3.求数列2,2,4,6,6,10,8,14,10,18……的第20项和第25项。
4.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算式:3+1, 4+7, 5+13, 6+19……,那么,第100个算式是什么?
5.在数列4,9,16,25,36,……中,第79个数是多少?
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7.在13与49之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构成等差数列。
8.计算:(2+4+6+……+596+598)-(1+3+5+……595+597)
9.有一堆钢管,最上一层有10根,最下一层有50根,而且每层之间相差2根,这些钢管一共有多少根?
10.有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读了7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3页。他读到第9天刚好读完。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1.一条线段上有20个分点,共得______条不同的线段。
2.数列1,3,6,10,15,21,…,的第100项为_______.
3.我们知道墙上的挂钟几点钟就打点几下,每半点钟,打点一下
问挂钟在一昼夜共打点_____下。
4.在1~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数的和是_______。
其他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都只握一次手,参加宴会的一共有____人。
6.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第100个算式的得数是
4+3,5+6,6+9,7+12,…
7.39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_____.
(1)如果最内圈有32人,共有____人。
(2)如果共有304人,最外圈有上____人。
起1993个数这1993个数之和为______。
对角线上的第10个数字是_______。
1 3 6 10 15 21 …
2 5 9 14 20 … …
4 8 13 19 … … …
7 12 18 … … … …
11 17 … … … … …
16 … … … … … …
教学内容:线段和角计数问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出示:画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标出4个点,数数共有几条线段?
2.一列火车从常州到上海,途中要停靠4个站。常州车站售往上海方向的车票一共要准备几种? (注意要符合题目要求)
小结: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线段数=
(n-1)+……+2+1,用等差数列求和化简,即“线段数=n×(n-1)÷ 2”
二、模仿提升
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数一数,下列图中各有几个三角形?
三、拓展延伸
出示: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
多少条线段 。
讨论:你打算怎样数?
【分析】1.从A点思考
(1)发现线段AA1、AA2、AA4、AA5上各有5个点,这4条线段上一共有5×(5-1)÷2×4=40条
(2)AB、AA3、AA6上各有4个点,线段数=4×(4-1)÷2×3=18条
(3)AC上有3个点,……3条
2.从B点思考(重复不考虑)
BC和BC1上各有8个点……56条
3.从B1考虑
B1A6上有7个点 ……21条
4.从B2考虑
B2C1上有8个点……28条
总条数:40+18+3+56+21+28=166条
练习: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横112+竖48)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据的特点,寻找其中的规律。
2.运用列举法排列各种可能,并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部分。
一、体会新知
出示: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数字“0”出现了多少次?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交流。
【分析】1.个位上是0的数有10、20^190、200,计20次。
练习:1. 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1”?(20)
2. 出示:1—300这300个自然数中,数字“0”出现了多少次30+21=51
二、模仿提升
出示: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0”?
和刚才的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一题100
指出:第一题100中0出现了两次,所以要计2次,而100中有0,只能算一次,所以要分清题目的意思。
【分析】(1)1-100,10个数中位上有0
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29个自然数中有“0”
追问:如果201—300,有多少个数中有0?
还可以从数位考虑,但是要去掉重复的整百数。
练习: 1-1000这1000个自然数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0”?(181)
三、拓展延伸
出示:50-250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5”?
学生先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分析】(1)50-100,有5的数有10+4-1=13个
“为什么还要减一?”
(2)101-200,有10+10-1=19个。
(3)201-250,有5+1=6个。
“为什么要加一?”
50-250中,38个自然数中有“5”.
练习:1. 1-1000这1000个自然数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5”?
四、总结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页码中的数字
教学目的: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页码数或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
2.运用列举法排列各种可能,并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一本故事书有158页,给它编上页码共需多少个数字?
学生讨论题意,交流自己的想法。
【分析】(1)1-9共需9×1=9个数字
一本故事书有158页,给它编上页码共需366个数字。
练习:1. 一本小人书共100页,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排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铅字?
二、模仿提升
出示:给一本课外书编上页码,共需558个数字,这本书有多少页?
学生讨论,交流想法。
【分析】本题可采用倒推法和估数相结合。1-9共需1×9=9个数字;10-99,需要90×2=180个数字。100到999需要900×3=2700个数字。(1)558-9-180=369个,369÷3=123(页)
(2)总页数9+90+123=222页。
练习:给一本《美文诵读》编上页码,需要789个数字,这本书有多少页?
独立练习,做完后交流学生的想法。
三、拓展延伸
出示:按照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组委会的规定,各队队员的号码可以选择的范围是0—55号,但选择两位数的号码时,每位数字均不能超过5,那么,可供每支球队选择的号码共多少个?
一位数:10个,二位数是一个符合范围选数之后进行搭配的问题,所以共5×6=30个,所以一共有40个号码可供选择。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特点,寻找其中规律;
教学过程:
出示:一个四位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都是个位数字的3倍,而个位数字是千位数字的3倍。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
练习: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且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3倍,十位上数字是个位上的3倍。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二、模仿提升
出示:有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的和是17,其中百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5倍还多2,请写出这个三位数。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a+b+c=17
因为c=1时,a=7,c=2时,a>9不合题意,
所以c=1,a=7,b=17-1-7=9
这个三位数是 791
三、拓展延伸
出示: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7,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新三位数比原数大198,求原数。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把数字写成abc,则abc+198=cba ,a≠0,a>c,且b=c+1,
因为cba -abc =198,中间一位为9,必须借位,(用竖式学生更易于理解)
所以c-a=2,又知道a+b+c=17,
代入,得:c-2+c+1+c=17,
练习:有一个三位数,如果把数字4写在它的前面可得到一个四位数,写在它的后面也能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这两个四位数相差2889,求原来的四位数。
【分析】设原来的三位数为 ABC,当把数字4写在它的前面时,得到的四位数为4ABC ;当把数字4写在它的后面时,得到的四位数为 ABC4。根据“这两个四位数的差为2889”列出如下两个减法竖式:4ABC- ABC4 =2889 和ABC4-4ABC =2889 进行推算,原来的三位数是123或765。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特点,寻找其中规律;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把数字6写到一个四位数的左边,再把得到的五位数加上8000,所得的和正好是原来四位数的35倍。原来的四位数是多少?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
练习: 把数字8写在一个三位数的前面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恰好是原三位数的21倍。原三位数是多少?(400)
二、模仿提升
出示:如果把数字6写在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后面,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增加了6000。原数是多少?
【分析】在原数后面在加一个6,就是把这个数扩大10倍后再加上6。,由于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增加了6000,说明原数的10倍+6等于原数+6000,说明6000比原数的9倍还要多6,所以原数的9倍等于6000-6,(6000-6)÷(10-1)=5994÷9=666
三、拓展延伸
出示:有一个六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6,如果把6移至第一位,其余数字顺序不变,所得新六位数是原数的4倍。原六位数是多少?
【分析】1.用竖式:根据题意得到:abcde6×4=6 abcde,然后引导学生用竖式进行推理。
2.推理:a只能等于1,因为a要等于2的话,4倍就是8,比6大了
4×6=24,说明e=4
846×4=3384
53846×4=215384
所以abcde6=153846
练习:一个六位数的末位数字是7,如果把7移动到首位,其它五位数字顺序不动,新数就是原来数的5倍。原来的六位数是多少?
【分析 】 用字母表示出未知的五位数,原数为ABCDE7,新数为7ABCDE。根据题意可写出下面的竖式,再从个位推算起。
(1)个位7×5=35,E是5;(2)十位5×5+3=28,D是8;
(3)百位8×5+2=42,C是2;(4)千位2×5+4=14,B是4;
(5)万位4×5+1=21,A是1。
原数是142857。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的数字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的特点,寻找其中的规律;
2.结合题意,可将题中条件用文字式、竖式表示,然后借助文字式、竖式进行分析推理。
3.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不变。若个位与十位的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与原数的和是5510。原四位数是多少?
【分析】
(1)从千位看,A一定是2;
(2)从个位看,C一定是8;
(3)从百位看,B一定是7。
所以,原四位数是2782。
练习:一个两位数,十位的数字比个位数字少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与原数的和是165。求原来的两位数。
二、模仿提升
某地区的邮政编码可用AABCC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11,A与D的和乘以A等于B,D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邮政编码是多少?
【分析】
练习:
三、拓展延伸
出示:有一个六位数,其中右边三个数字相同,左边三个数字是从小到大的三个连续自然数,这六个数字的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求这个六位数。
【分析】假设这个数为B(B+1)(B+2)AAA.依据题意,这6个数字之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即3(B+1)+3A=10A+A,化简后得3(B+1)=8A。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则A必为3的倍数。代入为(1)A=3,B=7;(2)A=6,B=15;不合(3)A=9,B=21;不合(4)A=0,B=-1不合。
所以原数是789333
练习:有一个六位数,其中左边三个数字相同,右边三个数字是从小到大的三个连续自然数,这六个数字的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求这个六位数。(3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