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晴空的寂寥
晴空的寂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3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2016-02-26 10:05:05)
分类: 学生思维训练

 第九课时 数列求和问题(三)

教学内容:等差数列(三)

教学目标:1.根据等差数列的特征及和,能够求等差数列中的首项、末项、公差。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倒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求等差数列和、首项、末项的方法。

(一)体会新知

出示:有一队等差数列共有7项,首项是1,和是49,求这队数列的末项。

学生可能会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解决,但是发现不能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从求和的方法入手,用倒推法求出求末项的第二种方法。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首项+末项)×  项数  ÷  

末项=  ×2÷项数-首项

【解答】末项=49×2÷7-1=14-1=13

练习:一队有31项的等差数列,首项是12,和是2697,求末项的值。

(二)模仿提升

出示:有一队等差数列共有21项,末项是67,和是777,求这队数列的首项。

讨论:和可以用以前求首项的方法吗?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讨论交流,用刚才同样的方法思考。

首项=  ×2÷项数-末项

【解答】首项=777×2÷21-67=74-67=7

练习:有一队等差数列共有15项,末项是45,和是360,求这队数列的首项。

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三)拓展延伸

1.出示: 39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_____

【解答】和=1989×2÷39=3978÷39=102

因为首项和末项之间相差(39-1)×2=76,根据“和差问题”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出最大的奇数和最小的奇数。

练习:20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20,分别求出最小的偶数和最大偶数的值。

三、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得到了什么收获?

 

 

 

 

 

 

第十课时  数列求和问题(四)

教学内容:变式求和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拓展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1×2000+2×2000+3×2000+……2000×2000

讨论:观察这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可以用什么运算律?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校对。 

【解答】原式=1+2000)×2000÷2×2000=2001×2000000……

练习:1÷1999+2÷1999+3÷1999+……1999÷1999

学生讨论后练习,然后集体校对。

【解答】原式=1+1999)×1999÷2÷1999=2000÷2=1000

小结:和例题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模仿提升

出示:求1100以内所有不能被57整除的数的和。

学生讨论方法。

指出:在1100中,5的倍数和7的倍数相对少些,因此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出5的倍数的和与7的倍数的和。

【解答】(15的倍数的和

项数:(100-5÷5+1=20

和:5+10+……+100=5+100)×20÷5=1050

2)同理求出7的倍数和是735.

3)指出:3570既是5的倍数,也是7的倍数。

  总和=5050-1050-735+35+70=3370

练习:所有被7除余数是1的二位数的和是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有一列数:1,1993,1992,1,1991,19901……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求前1993个数之和。

【分析】(1)若把题目中1抽出,剩余数字正好是一个等差数列。

2)在原数列中3个数一组出现一个1,则1993个数中共有1的个数是:1993÷3=664……1,说明有664+1=6651

3)除1以外,剩下的数有1993-665=1328个数。

【解答】因为:1993÷3=664……1,所以

项数=1993-664+1=1328,末项=1993-1328-1)×1=666

         =1993+666)×1328÷2+1×665=1766241

练习: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42)+2×1

=(1999199731×22000000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都运用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十一课时   数列求和问题(五)

教学内容:分组求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拓展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1-2-3+4+5-6-7+8+9-10-11+12++2009-2010-2011+2012+2013

“观察这组数据,有什么特点?运算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分析】根据数列的特征与计算规律,我们可以把数列中的每若干项作为一组。这样就可以将整个数列分成若干组,并且每组中若干项的计算,结果相同,或所得的结果成等差数列,由此巧算出题目的结果。这种思路叫分组求和。

指出:分组数字的特点是4的倍数为每组结束的最后一个数。

【解答】

组数:2013÷4=503……1

原式=1-2-3+4+5-6-7+8+9-10-11+12++2009-2010-2011+2012+2013=0×503+2013=2013

练习:1+2-3-4+5+6-7-8+9+……-1995-1996+1997+1998

重点指导学生几个数一组,每组结束的数有什么规律,有这样的几组,还剩余哪几个数。

二、模仿提升

出示:计算:1+2+3+4-5-6-7-8+9+10+11+12……+1995+1996

【分析】可以从第3个数一起分段,每8个数作为一组,每组数计算结果为0

每组数最后一个数比8的倍数多2

组数:(1996-2)÷8=498……2

【解答】原式=1+2+0×498+1995+1996=3994

指出:还可以从第5个数起分段,每8个数一组,每组数计算结果为16。学生自行解答。

三、拓展延伸

出示:将11996这些数任意分成2组,是两组数的和相减,差为1996,应该怎样分组?

【分析】1.将这1996个自然数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1995-1994-1993+1992=01991-1990-1989+1988=0……7-6-5+4=0

正好3-2-1=0

【解答略】

【分析】2.1996个数分成2个数一组,正好一共可以分成998组,每组两个数的差是2,最后将所有的差相加正好是1996

四、总结:今天你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思考:最后一题我们还可以找一找其他的方法吗?

 

 

 

第十二课时    数列求和问题(六)

教学内容:数列练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等差数列相关概念的理解,会解决相关计算。

2. 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公式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找出规律后填出下面数列中括号里的数:

(1) 1 3 5 7 (   ) 11 13 (   )

(2) 1 4 7 10  ) 16 19 … 

2.已知等差数列591317,它的第15项为_______.

3.已知等差数列271212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_____项。

4.从25往后数,再数18个连续的奇数,最后一个奇数是______

5.有一队从大到小的等差数列共81项,公差是9。末项是16,首项是      

6.被4除余1的两位数共有____个。

7.等差数列25811,共有80项,其中所有奇数的和为_____

8.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2.8,第3项是3.1,则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_____.

9.某市举行数学竞赛,比赛前规定,前15名可以获奖,比赛结果第一名1人,每2名并列2人,每三名并列3人,……,每十五名并列15人,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出得奖的一共有______人。

10 1开始,每隔三个自然数写出一个自然数来,得到一个数列,这个数列的前五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50项的和是_____________

11.在194919501951……1999200052个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比所有奇数之和多_____13.在1329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插入的三个数依次是_______.

12.有一批铁管,最低下一层是10根,倒数第二层是9根,以后每往上一层,铁管少一根,那么十层铁管一共有______根。

13.小玲从一月一日开始写大字。第一天写了4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大 字,结果全月一共写了589个大字,小玲每天比前一天多写______个大字。

14.九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小的数多232,这九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解答技巧:即8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32,将题目变成求8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数】

15.编号为l9的九个盒子中共放有351粒米,已知每个盒子都比前一号盒子多同样多粒米,如果一号盒子放11粒米,问:后面的盒子比它前一号的盒子多放____粒米;如果 3号盒子内放了23粒米呢?

 

 

 

 

 

 

 

                 补充:数列部分练习题(一)

1.有一列数:2,5,8,11,14,17,……

1)它的第十三个数是几?                         247是它的第几项?

 

2.求出下列数列的和:

1123+……+24                     2246+……+200

 

 

              

33711+……99                  44710+……+292295298

 

 

3.求数列2,2,4,6,6,10,8,14,10,18……的第20项和第25项。

 

 

4.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算式:3147513619……,那么,第100个算式是什么?

 

 

5.在数列4,9,16,25,36,……中,第79个数是多少?

 

 

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7.1349之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构成等差数列。

 

 

8.计算:(246+……+596598)-(135+……595597

 

 

 

9.有一堆钢管,最上一层有10根,最下一层有50根,而且每层之间相差2根,这些钢管一共有多少根?

 

 

10.有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读了7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3页。他读到第9天刚好读完。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数列部分练习题(二)

1.一条线段上有20个分点,共得______条不同的线段。

2.数列136101521,的第100项为_______.

3.我们知道墙上的挂钟几点钟就打点几下,每半点钟,打点一

问挂钟在一昼夜共打点_____下。

4.在1100内所有不能被59整除的数的和是_______

    5.某次宴会结束时总共握手28次,如果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和

其他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都只握一次手,参加宴会的一共有____人。

6.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第100个算式的得数是

4+35+66+97+12

739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_____.

 8.若干人围成8圈,一圈套一圈,从外向内各圈人数依次少4人。

(1)如果最内圈有32人,共有____人。

(2)如果共有304人,最外圈有上____人。

    9.有一列数:119931992119911990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问从第一个

1993个数这1993个数之和为______

   10.设自然数按照下面的方式排列,问第十行第一个数字是______.

对角线上的第10个数字是_______

1 3 6 10 15 21 …

2 5 9 14 20 … …

4 8 13 19 … … …

7 12 18 … … … …

11 17 … … … … …

16 … … … … … …

 

 

 

 

                第十三课时  图形计数问题

教学内容:线段和角计数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决数线段的问题,掌握有序分类图形的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一、感知体会

出示:画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标出4个点,数数共有几条线段?

                └──┴──┴──┘

                       

   学生独立数,小组讨论交流。                                          

        1)按序数数  以点数线段,注意去掉重复的线段。共有3+2+1=6(条)。

  2 分类数 以分别含有一段(也叫基本线段)、二段、三段为一条线段分类数,共有3+2+1=6(条)。

  练习:1.在一条直线上标有有100个点,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2.一列火车从常州到上海,途中要停靠4个站。常州车站售往上海方向的车票一共要准备几种? (注意要符合题目要求)

小结: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线段数=

n-1+……+2+1,用等差数列求和化简,即“线段数=n×(n-1)÷ 2

二、模仿提升

 出示:数一数,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数一数,下列图中各有几个三角形?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从数角、数三角形和刚才的数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师问)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三、拓展延伸

出示: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    

多少条线段       

讨论:你打算怎样数?

【分析】1.A点思考

1)发现线段AA1AA2AA4AA5上各有5个点,这4条线段上一共有5×(5-1)÷2×4=40

2ABAA3AA6上各有4个点,线段数=4×(4-1)÷2×3=18

3AC上有3个点,……3

2.B点思考(重复不考虑)

BCBC1上各有8个点……56

3.B1考虑

B1A6上有7个点 ……21

4.B2考虑

B2C1上有8个点……28

总条数:40+18+3+56+21+28=166

练习: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横112+48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四课时  数字趣题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据的特点,寻找其中的规律。

2.运用列举法排列各种可能,并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部分。

一、体会新知

出示:1200200个自然数中,数字“0”出现了多少次?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交流。

【分析】1.个位上是0的数有1020^190200,计20次。

        2.十位上是0的数有:100101、……109200,共11次。

        所以0一共出现了20+11=31次。

练习:1. 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1”?(20

2. 出示:1300300个自然数中,数字“0”出现了多少次30+21=51

二、模仿提升

出示:1200200个自然数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0”?

和刚才的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一题100

指出:第一题1000出现了两次,所以要计2次,而100中有0,只能算一次,所以要分清题目的意思。

【分析】(11-10010个数中位上有0

        2101-200,9+10=19个数中有0.

1200200个自然数中,29个自然数中有“0

追问:如果201300,有多少个数中有0

还可以从数位考虑,但是要去掉重复的整百数。

练习: 1-10001000个自然数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0”?(181

       独立练习,集体校对,校对时说说是怎样很快算出来的。

三、拓展延伸

出示:50-250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5”?

学生先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分析】(150-100,有5的数有10+4-1=13

“为什么还要减一?”

2101-200,有10+10-1=19个。

3201-250,有5+1=6个。

“为什么要加一?”

50-250中,38个自然数中有“5.

练习:1. 1-10001000个自然数中,多少个自然数中有“5”?

          注意555501600中出现的次数。

      2.有一列数:1223334444……,每个数都写相同的次数。当写到20时,数字1出现了多少个?(157个)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五课时   数字趣题

教学内容:页码中的数字

教学目的: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页码数或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

2.运用列举法排列各种可能,并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一本故事书有158页,给它编上页码共需多少个数字?

学生讨论题意,交流自己的想法。

【分析】(11-9共需9×1=9个数字

       210-99,需要90×2=180个数字。

       3100-158需要59×3=177个数字。

一本故事书有158页,给它编上页码共需366个数字。

练习:1. 一本小人书共100页,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排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铅字?

      2. 笑笑的《新华字典》共有1050页,给它编上页码共需多少个数字?(3093

二、模仿提升

出示:给一本课外书编上页码,共需558个数字,这本书有多少页?

学生讨论,交流想法。

【分析】本题可采用倒推法和估数相结合。1-9共需1×9=9个数字;10-99,需要90×2=180个数字。100999需要900×3=2700个数字。(1558-9-180=369个,369÷3=123(页)

2)总页数9+90+123=222页。

练习:给一本《美文诵读》编上页码,需要789个数字,这本书有多少页?

独立练习,做完后交流学生的想法。

三、拓展延伸

出示:按照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组委会的规定,各队队员的号码可以选择的范围是055号,但选择两位数的号码时,每位数字均不能超过5,那么,可供每支球队选择的号码共多少个?

一位数:10个,二位数是一个符合范围选数之后进行搭配的问题,所以共5×6=30个,所以一共有40个号码可供选择。

 

 

 

 

 

 

 

 

 

 

 

 

           16课时    数字趣题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特点,寻找其中规律;

          2. 找出数中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列出算式或竖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一个四位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都是个位数字的3倍,而个位数字是千位数字的3倍。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  由于个位数字是千位数字的3倍,而百位数字和十位上数字又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所以,千位上的数字只能是1,否则,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将大于9。因此,这个四位数的千位是1,个位是3,而百位和十位上都是9,即1993

练习: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且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3倍,十位上数字是个位上的3倍。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二、模仿提升

出示:有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的和是17,其中百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5倍还多2,请写出这个三位数。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a+b+c=17      a=5c+2

因为c=1,a=7,c=2,a>9不合题意,

所以c=1,a=7,b=17-1-7=9

这个三位数是 791

三、拓展延伸

出示: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7,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新三位数比原数大198,求原数。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把数字写成abc,则abc+198=cba a≠0a>c,b=c+1

因为cba -abc =198,中间一位为9,必须借位,(用竖式学生更易于理解)

所以c-a=2,又知道a+b+c=17

代入,得:c-2+c+1+c=17

 c=6b=7a=4

练习:有一个三位数,如果把数字4写在它的前面可得到一个四位数,写在它的后面也能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这两个四位数相差2889,求原来的四位数。

【分析】设原来的三位数为 ABC,当把数字4写在它的前面时,得到的四位数为4ABC ;当把数字4写在它的后面时,得到的四位数为 ABC4。根据这两个四位数的差为2889”列出如下两个减法竖式:4ABC- ABC4 =2889 ABC4-4ABC =2889 进行推算,原来的三位数是123765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

           第十七课时    数字趣题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特点,寻找其中规律;

          2. 找出数中数字之间的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转化成“和倍”、“差倍”或竖式等问题。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把数字6写到一个四位数的左边,再把得到的五位数加上8000,所得的和正好是原来四位数的35倍。原来的四位数是多少?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想法。

【分析】  把数字6写到一个四位数的左边,得到的数就比原来的四位数增加了60000,再加上8000,一共增加了68000。这时所得的数是原数的35倍,比原数增加了34倍,所以原数是68000÷34=2000

练习: 把数字8写在一个三位数的前面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个四位数恰好是原三位数的21倍。原三位数是多少?(400

二、模仿提升

出示:如果把数字6写在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后面,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增加了6000。原数是多少?

【分析】在原数后面在加一个6,就是把这个数扩大10倍后再加上6。,由于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增加了6000说明原数的10+6等于原数+6000,说明6000比原数的9倍还要多6,所以原数的9倍等于6000-6,(6000-6÷10-1=5994÷9=666

三、拓展延伸

出示:有一个六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6,如果把6移至第一位,其余数字顺序不变,所得新六位数是原数的4倍。原六位数是多少?

【分析】1.用竖式:根据题意得到:abcde6×4=6 abcde,然后引导学生用竖式进行推理。

2.推理:a只能等于1,因为a要等于2的话,4倍就是8,比6大了

4×6=24,说明e=4      46×4=186   说明d=8

846×4=3384   得出c=3    3846×4=15384  得出b=5

53846×4=215384  得出a=1

所以abcde6=153846    6abcde=615384

练习:一个六位数的末位数字是7,如果把7移动到首位,其它五位数字顺序不动,新数就是原来数的5倍。原来的六位数是多少?

【分析 】 用字母表示出未知的五位数,原数为ABCDE7,新数为7ABCDE。根据题意可写出下面的竖式,再从个位推算起。

1)个位7×5=35E5;(2)十位5×53=28D8

3)百位8×52=42C2;(4)千位2×54=14B4

5)万位4×51=21A1

原数是142857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的数字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

 

              第十八课时  数字趣题

教学内容:数字趣题

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或数字的特点,寻找其中的规律;

2.结合题意,可将题中条件用文字式、竖式表示,然后借助文字式、竖式进行分析推理。

3.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过程:

一、体会新知

出示: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不变。若个位与十位的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与原数的和是5510。原四位数是多少?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设原数为ABCA,则后来的数是ABAC,写成竖式:

    A

 + A  C

   0

1)从千位看,A一定是2

2)从个位看,C一定是8

3)从百位看,B一定是7

所以,原四位数是2782

练习:一个两位数,十位的数字比个位数字少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与原数的和是165。求原来的两位数。

二、模仿提升

某地区的邮政编码可用AABCC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11AD的和乘以A等于BD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邮政编码是多少?

【分析】  D是最小的自然数,即D1,要满足(A1)×A=B和六个数字的和是11这两个条件,A只能是2。则B=21)×2=6AABD=2261=11C一定是0。因此,这个邮政编码是226001

练习:

三、拓展延伸

出示:有一个六位数,其中右边三个数字相同,左边三个数字是从小到大的三个连续自然数,这六个数字的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求这个六位数。

【分析】假设这个数为B(B+1)(B+2)AAA.依据题意,这6个数字之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即3(B+1)+3A=10A+A,化简后得3(B+1)=8A。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则A必为3的倍数。代入为(1A=3B=7;(2)A=6B=15;不合(3)A=9B=21;不合(4)A=0B=-1不合。

所以原数是789333

练习:有一个六位数,其中左边三个数字相同,右边三个数字是从小到大的三个连续自然数,这六个数字的和恰好等于末尾的两位数。求这个六位数。(333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