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基地第一次集中研修记录、反思

(2021-11-24 14:13:52)
标签:

集中研修

培训内容

设计理念

分类: 教研基地

        广东省基础教育(揭阳)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基地第一次集中研修开始咯,11月16日至21日,一场特别的聚会在揭阳特美思酒店如约举行。

        这是伙伴们参加教研基地活动以来首次参加培训。首次培训,培训什么呢?我用设计思维——“以人为本,知人所需;超越所需,臻于至善”进行思考。每次研修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阶段伙伴们的水平都不一样。针对目前伙伴们的专业水平,我确定了研修的关键词——内修。只有内修足够了,才有能力外输。内修,修什么呢?目前,伙伴们急需学习的是Python和人工智能;除此之外,为了让信息技术教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我还要让伙伴们了解“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及了解什么是设计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当然伙伴们时刻都需要开阔眼界,专家讲座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综合以上思考,我拟定了如下的培训内容:一是专家讲座,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胡小勇教授授课;二是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培养路径探究;三是Python教学分享;四是拥抱人工智能;五是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

    活动开始了,伙伴们在第一天便与机器人亲密接触,并学会了让机器人小车实现前进、后退、原地转圈、走圆弧线等功能。伙伴们学得非常开心。看着伙伴们闪亮的眼神,我想起自己多年的心愿——给伙伴们一个拥抱机器人的学习机会,再由伙伴们转身去给学生一个拥抱机器人的学习机会。然后,让星星之火,慢慢点燃人工智能学习之城。而我最近的愿望是先让教研基地的小伙伴们学习机器人,然后下一次聚会时,由小伙伴来指导各县(市、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学习机器人。

       第二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小勇教授率先为伙伴们开讲,开讲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从机器人步入人工智能,小伙伴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老师呢?鹦鹉模式,抑或乌鸦模式?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设计思维这些培养方向就是乌鸦模式,这张图意外地让设计思维的培养指向落入伙伴们的心中,这为下午设计思维的推出打下非常好的情感基础。下午,我邀请泽华过来分享设计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伙伴们对设计思维的感知先从做钱包开始。而后,在第四天的上午,我再次邀请伟斌来分享自己的设计思维教学历程,通过伟斌的分享,伙伴们对设计思维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来讲设计思维的内涵与评价。通过这样的分享,我希望伙伴们从此心中有设计思维,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使设计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逻辑。关于设计思维的培训,我认为这次的安排是成功的。唯一做不到位的是我居然忘记分享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了:(

       第三天,由烁佳和璧生来分享计算思维的培养和Python的教学。璧生在分享中展示了自己专业成长的风采,《月光下的编程》案例一展示,直捣小伙伴的心灵。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美好在哪里?璧生用他的案例大声回答。与两年前相比,璧生真的很不一样!没有一颗执着成长的心,就没有璧生现在的闪亮。烁佳总会把最好的教学带给伙伴们,上午计算思维的培养,下午Python,直接消除了小伙伴们的畏难情绪。有小伙伴说烁佳是太阳,我也觉得是这样呢。没有烁佳这轮旭日,揭阳信息技术的天空肯定不会象今天一样明亮和充满希望。所以,要给烁佳一个大大的赞:)

       第四天下午,我和伙伴们分享了如何成长为有思想的名师,重点分享了“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这样伙伴们在教学中践行这一教学思想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情”是最柔软的力量。最担心伙伴们直接把人文情怀涵养践行成德育教育。如果践行成德育教育,那么教学的美好就会消失,因为润物细无声是育人的最高境界,而德育与学生隔了一条榕江的距离。

       第五天,我和伙伴们加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收获最大的是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培养的目标落在“数字素养”上,数据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智慧社会责任成为了新的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觉得在培养学生之前,先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下午观看听课评课的收获居然是评委的点评许多言语和导向与我的“人文情怀涵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相同,伙伴们更加信服我的教学思想:)其实,在听点评听说课的过程中,我直接觉得把烁佳、璧生的课放到这个年会平台跟全国同行分享也是非常精彩的。年会的活动一共有2天,第二天的活动我让伙伴们自由收看。


       活动暂告一段落,个人感觉这次培训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

       首先是团队的情谊开始萌生,天天在一想研修,天天要发言谈感受,经常要合作完成任务,大家已经不担心会在伙伴们面前出丑了。我希望伙伴们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能形成更有力量的团队。

       其次是伙伴们的收获都比较多,因为伙伴们已经全情投入。对于伙伴们的培养,我将从教学、写作、课题研究三方面来进行。目前,教学的扶持已经开始,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的培养以及机器人、Python的学习,就是在为伙伴们下一步开展教学打基础。而写作的培养,从每月两篇的博文开始,到集中研修时的推文的撰写,再到下一步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的修改……只要伙伴们愿意付出,积极思考,是一定会进步的。课题研究将在下一次聚会开始学习。时间很紧,愿伙伴们回到各自的讲台后,都能想办法给学生最好的信息技术教学。

       记录下部分小伙伴集中研修即将分手时的感受:

       舒婷——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明确信息技术学科不仅要教技术,还要教学生如何去终身学习;教师自己要成为榜样。

       海霞——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在教学中会记住”乌鸦模式“,会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丹仪——学习的内容太多,有点乱,回去要对着推文、笔记进行再学习。

       援助——明确了高阶思维的培养;对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智能思维很感兴趣;听璧生的《月光下的编程》感触很深;经过这段时间的练笔,发现写推文速度快多了。

       利鸿——收获对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的认识;要站在学生立场设计教学,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

       敏珊——研修让专业发展有了方向;学到了新技术;找到了灵魂;明确了学无止境。

       伟丰——开阔了眼界;学会上课;明确了如何成为名师。

       璧生——将用设计思维进行教学设计;胡教授的讲座让自己感受到了危机感,一定要坚持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