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捷电气前身信捷科技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工控市场最早参与者之一。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 OEM 自动化行业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小型PLC龙头企业。公司16年12月上市,上市过程没有PE机构参与。
公司最早成立于 2000 年,前身为信捷科技,
之后于 2003 年成立信捷自动化(主营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耐拓软件(主营研发销售嵌入式软件、工业组态软件及可编程控制器软件), 2010 年成立信卓智能(主营视觉产品研发), 2011 年与 12 年以上四家公司注销,资产合并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6年 12 月 21 日上市。
产品方面:
1、2000 年-2004 年,公司结合自身优势,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 FC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以此切入智能控制系统的 FA 领域,凭借性价比优势成功立足于国内自动化领域;
2、2005 年-2009 年,公司陆续研发 XC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和驱动类新产品( V5\F5 系列变频器、 DS 系列高性能伺服、 DP 系列步进驱动器),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变成综合电控解决方案供应商(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变频器/伺服),凭借对下游客户需求的更好理解和更贴近的售后服务,进一步实现突破;
3、2010 年至今,公司开始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领域进军,逐步推出 X-SIGHT 机器视觉系统、 XCC系列高性能可编程控制器、 XDM 运动控制型可编程控制器及 XDC 运动控制总线型可编程控制器、 DS3E 系列伺服系统。
http://s16/mw690/006Il9Gmzy7aq951VqT0f&690
从行业应用看,公司下游主要对应标准化、批量化应用的机械,譬如纺织、包装、电梯、机床、塑料、电子、印刷等。若某一 OEM 厂商单一品种的需求较大且稳定,就会采用定制开发的专用控制系统,形成一个定制专用型市场,如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向信捷电气定制个性化的工控产品。
历史业绩表现
http://s16/mw690/006Il9Gmzy7aq97gMr59f&690
过去5年公司营收的复合增速为14.5%,净利润复合增速19%;考虑到16年的行业回暖,可以说这个增速较为中规中矩。但其成长的背后是国内整个工控行业的低迷。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实现产品市占率的缓慢提升及部分产品升级。
http://s3/mw690/006Il9Gmzy7aq97Zwk242&690
核心成长逻辑
1)进口替代
http://s12/mw690/006Il9Gmzy7aq98TA8jbb&690
进口替代一直是国内制造业企业过去20年来的核心成长逻辑之一,公司的产品从研发上市以来,逐步提高市场份额,预计2016年其PLC的市场份额超过5%,达到业内第五。
http://s14/mw690/006Il9Gmzy7aq99THU97d&690
国内的PLC(可编程控制器)领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市面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全球品牌,其中西门子、洛克威尔等占据大中型PLC市场绝对优势,小型PLC领域日资企业体现出一定优势。
从其发展渊源上看,欧美的可编程控制器是各自独立研发成功的,在技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日本的可编程控制器则是引进美国技术,在对美国的可编程控制器产品有一定继承的基础上,将产品定位在中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和亚洲市场,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可以说参考日资企业的发展路径,公司在小型PLC上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包括性价比、售后等),挤占日资品牌的市场。
这一点上公司非常类似汇川技术前期在低压变频器上的发展。
http://s6/mw690/006Il9Gmzy7aq9aXNPL75&690
汇川技术在上市之初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ABB、安川和三菱,三家外资企业2008年在低压变频器领域的销售额分别为21.6亿、10.3亿和5.8亿元;而同期汇川技术的销售额不到2亿元。
凭借产品的性价比和服务优势,汇川抓住国内电梯市场放量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成功挤压了日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信捷电气的小型PLC与汇川的低压变频器对比:
非常类似的是行业竞争格局,都是龙头是欧美企业,技术差距较大,二线是日资,技术差距不大可用性价比和服务弥补;毛利率都在50%以上,显示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壁垒
而不同点是,汇川起步拥有艾默生的技术而信捷电气基本为自主研发;低压变频器在当时拥有下游电梯这一个快速增长子领域而PLC下游非常分散,占比最大的是纺织和包装行业,目前还未看到可以快速放量的细分领域。
PLC和主要竞争对手对比
http://s4/mw690/006Il9Gmzy7aq9bRSEz13&690
2013 年公司在国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市场份额中占比 3.87%,行业排名第六; 2014 年公司在国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市场份额为4.6%,行业排名第五; 2015 年公司的市场份额略有上升,达到 5%。
2)其他可以期待的产品放量
在整个工控行业中,较为优秀的本土企业基本上致力于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以此作为核心战略。参考国际领先企业的经验,西门子、三菱、台达等企业也均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信捷电气利用自身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市场的优势,以建立“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变频等运动控制部件+机器视觉等检测部件+机械臂”完整的产品线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实
现智能装备产业化,为客户提供“整体工控自动化解决方案”。
但从公司过去几年的经营来看,公司的第二大产品线HMI(人机界面)其增速远落后于PLC,
原因在于人机界面整个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公司此产品上的毛利率只有35%左右,低于PLC20个点。
从行业近几年趋势来看,主要是外资大品牌意识到中国中低端市场的庞大规模,纷纷推出经济性产品,行业内价格战激烈、产品升级也较快。
可以说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思路实行起来非常难,各产品依然要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直销和经销的比例也可以看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有其难点:公司直销的比例是20%左右,仍是经销商为主的经营模式。
但目前公司仍在基于各行业不断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若能成功抓住一个成长领域做出品牌,可带来预期外的业绩增速。
鸡蛋分拣机专业解决方案
http://s8/mw690/006Il9Gmzy7aq9cQ5ZZ97&690
全自动钻孔丝机控制系统
http://s1/mw690/006Il9Gmzy7aq9dMn9S70&690
伺服系统整个行业和PLC类似,同样是处于由外资占据主导,内资品牌开始崛起的过程。但由于伺服系统还有传动领域液压到电气的升级背景,整体增速高于其他细分领域。公司的伺服系统采取跟随战略,近几年复合增速超过30%。2016年公司伺服系统销售达到7700万元,毛利率首次超过30%,在市场上初步站稳脚跟。
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在国内整体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可以说是成长最快的工控类细分领域之一,视觉产品内资品牌和外企龙头差距巨大,公司的视觉产品和视觉系统已经在纺织机械、机床行业等领域成功应用。
http://s2/mw690/006Il9Gmzy7aq9eTXvr11&690
公司募投项目中,1.3亿用于投资智能机器视觉及其他智能控制系统或装置产品。
公司的视觉类产品和行业内龙头公司基恩士、康奈视等不同,将视觉系统有效与高端伺服控制系统相结合,对具体行业专门提出解决方案。
(公司列举的视觉应用举例:传统纺织机由于纺线较细,在纺织过程中会出现断纱现象,人工检测可靠性低、灵敏度差,而机器视觉引导的断纱检测自停装置则能杜绝这些缺点,有效提高整机效率和布匹的成品率,也能节省人工,一个工人可管理多台机器。再比如,针对纺织染整后道工序中布匹接口的检测,传统生产利用人工检测和人工抬刀,可靠性和检测效率很低,而利用智能机器视觉系统检测并自动抬刀,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自主专利技术产品——机器视觉引导的自动冲床
http://s3/mw690/006Il9Gmzy7aq9gNOSud2&690
http://s8/mw690/006Il9Gmzy7aq9h0wcfe7&690
视觉类产品前景广阔,公司抓住细分行业突破,可以说提供了龙头公司所不能提供的行业应用方案,战略上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为数不多的突破口,但后续实际进展有待跟踪。
3)上市为公司带来的整体机会
上市前公司没有引入外部投资者,全体股东为33个自然人,全部都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自愿承诺股份锁定5年,其他人员自愿承诺锁定三年,为所有IP
O企业中股权承诺锁定期最长。
可以说公司上市基本主要是奔着融资做实业的本意去的。
从财务上看,公司负债率低,没有长期负债,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等都处于同行业公司中的最好水平。可以说公司上市除了拓宽融资渠道投入研发外,主要还是提升公司知名度,着眼于长远发展。
2017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增长40%左右,除了下游行业整体回暖之外,一部分原因也归功于上市后公司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
小结:整体上,公司是一家踏实做事,具有自己一定核心技术的工控类企业。公司所在细分领域具有长期进口替代的机会,公司产品线面临下游自动化改造的广大空间,仍处于长期的增长通道之中。
公司处于一个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中,后续成长仍取决于核心产品竞争力。目前看来,汇川技术在相同产品上(PLC、通用伺服)竞争力非常强,品牌知名度高,可能是公司继续发展方向上较强的本土竞争对手,而公司能否通过上市融资进一步加大投入研发成功推出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